为更好地巩固拓展呼和浩特市基本医疗保障成果,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有效提升呼和浩特市基层医疗服务能力,6月27日至7月15日,由呼和浩特市卫生健康委选派部分基层医疗机构的67名医医院(医院)接受培训,持续助推基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期间,为进一步了解学员在我院学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我院组织召开座谈会。我院党委书记类延旭以及对外合作与发展办公室、医务处、护理部、带教科室负责人和呼和浩特学员代表等参加了座谈会。
学员代表首先感谢我院医务人员细致耐心的带教,并在课程设置、学习和跟岗安排方面与我院相关科室进行沟通。大家还分享了在我院生活和学习的点滴,学员们谈到,营养食堂和职工食堂搭配了品种多样、丰富的花样餐食,医院对学员的关爱与呵护。
此外,为满足跟岗学员的学习需求,在广泛征求学员意愿的基础上,医院通过多方协调为有意向转科的学员进行跟岗科室调整。
6月30日,10名学员来到我院全科医学科跟岗学习。全科医学科主任姜岳对学员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向学员介绍了科室文化和业务情况。姜岳还对学员提出殷切希望,希望大家认真遵医院相关政策,积极学习,提高全科专业技术水平,将所学知识带回呼和浩特,做有温度的全科医生,“全人、全家、全程”的服务当地居民,做好群众健康的“守门人”。
随后,教学主管老师孙阳和才溢、李晓静、刘春艳、李艳等带教老师与各位学员座谈,了解他们当地医疗情况,当地常见病和多发病诊疗现况,并与学员深入交流,了解其所想学,根据教学大纲和学员情况,量身制定专业、周密的学习计划。全科医学科护士长何苗对学员疫情防控和考勤管理提出要求,并向学员介绍了全科护理特色,并强调健康宣教的重要性。
学员们每天分批次全科门诊跟诊学习,把遇到的问题及时和带教老师讨论,自学查阅指南找到答案。学员们纷纷表示,这种跟岗学习模式,既可提高他们对常见疾病的诊治能力,又能更新医学理念,在实践中得以快速进步。学员们的学习热情非常高涨,抓住临床每一个机会,在教学查房时,带教老师亲自示范,规范了学员们的临床查体动作,提升了全科诊疗思维。
7月9日,心脏中心为学员们精心安排了一整天的心血管疾病诊疗培训课。授课以线上、线医院远程会诊中心进行。在进一步传播医学知识的同时,拉近了与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距离,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授课伊始,心脏中心心内科主任苗立夫的一句蒙古语问候,一下子拉近了与学员间的距离、亲切感倍增。苗立夫与心脏中心副主任医师崔永亮、尹燕平等授课老师从心内科的常见症状,到冠脉介入的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从急危重症的心电图异常、房颤的治疗,到冠脉搭桥、或心外科手术治疗,以及心力衰竭的终末期治疗,结合实际工作给予精彩的讲解。
授课结束后,双方还积极互动,分享了各自在日常工作过程中的点滴感悟,希望日后增强联系,为需要来京进一步明确诊断与治疗的患者搭建快捷的就医平台,及时缓解当地看病难的问题。
近20天的学习生活即将结束,学员们纷纷表示,这次学习机会十分宝贵。在这段时间里,大家从清华一附院的专家、老师们那里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学习归来后将会更好地为基层群众服务,为守护乡村振兴“健康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感恩的心,感谢有您——进修跟岗培训心得体会
我是一名来自内蒙古呼和浩医院的超声科医生李海艳,作为一名基层医疗工作者,有幸参加了此次“京蒙协作跟岗培训项目”,来到了美丽的首都北京,医院(医院),这是我离清华最近的一次,荣幸之至!
在心脏中心彩超室培训期间,我见到很多先天性心脏病的病例,例如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法洛四联症、肺动脉瓣狭窄、心内膜垫缺损、大动脉转位等,对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超声诊断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掌握。我还参加了心脏中心王廉一教授主讲的课程,对不同病理原因所致右室扩大的超声成像特点及扫查技巧有了更深程度的了解,获益匪浅。在随后的实践操作培训中,心脏中心牛永红老师手把手教我们如何将各个切面标准采集,如何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融会贯通。
在进修的这段日子里,清华一附院各位老师们的敬业钻研的工作态度、将是我从医生涯的榜样,从她们身上我不仅学到了医学专业知识,更学会了怎样做一名合格的医务工作者。我将会把进修所学到的专业知识运用到今后的临床实际工作中,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最后,千言万语汇成两个字,那就是“感谢”,感谢老师们给予我们的帮助和指导!
作者:对外合作与发展办公室胡建立/全科医学科才溢/党政办宣传组
摄影:心脏中心/对外合作与发展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