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主动脉瓣返流CAR

时间:2020-10-14 7:29:12 来源:肺动脉高压

今天来讲讲慢性主动脉瓣返流(ChronicAorticRegurgitation,CAR)。即使在健康人群中,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发现的瓣膜返流也很常见,FraminghamHeartStudy即发现健康男性有13.0%,女性有8.5%超声检查提示AR。(这个检查同时还发现MR和TR的发病率要远远高于AR)

图1健康人群瓣膜返流的发生率

AR有很多原因(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结缔组织疾病、以及主动脉疾病等),在多数原因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逐渐发展,通过增加左心室LV舒张末期的容量使其发展为偏心性肥大。在CAR的情况下,返流量是逐步增加的,一开始LV搏动增加使得输出量保持在正常范围,并能容纳返流量,患者可长期无症状。但随着AR的加剧,LV无法维持这种补偿状态,主动脉收缩压升高,而回流到LV的快速返流又使得舒张压降低,最终收缩压和舒张压的脉压差增加,LVEF降低。主动脉扩张并伸长,并可在胸部X线片上观察到。

图2CAR的发展机制(代偿-失代偿)

心脏外科专家们从60-70年代即开始研究,对于CAR患者来说,何时才是正确换瓣的时机。当然到了20世纪,超声已经作为确定AR严重程度的第一步检查,直接决定着AR患者的治疗方式。

图年代的一名CAR患者AVR手术后,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在术后逐渐降低(DED,Dimensionatend-diastole)

根据年ESC/EACTS的指南,严重AR并具有症状的患者,尤其是LVEF≤50%,或LVEF>50%但存在LV扩大的患者,建议手术治疗。也可由心脏团队讨论决定是否对患者行主动脉瓣修复。(看下面这张老图)

图4ESC/EACTS对AR的治疗推荐

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知名专家对指南提出了建议,认为上图的推荐主要来自于小型研究,且随访时间较短,更别提大部分研究还是20多年前进行的,当时的手术换瓣死亡率和发病率远高于今天,更何况现在还有微创手术和TAVI。

美国研究者AmgadMentias教授(ClevelandClinic)等,选择了年至年在该中心就诊的III级以上CAR患者(LVEF≥50%)1,名,而将心功能不全LVEF降低的患者特地除外。其中有名患者接受了AV手术,术中名患者接受了AVR(名生物瓣,名机械瓣,43名同种移植物)。手术指征包括:有症状(n=),无症状的LV扩张(LVEDD≥6.5cm,LVESD≥5cm,或iLVESD≥2.5cm/m2)(n=),主动脉动脉瘤(n=)或之前曾治疗过的感染性心内膜炎(n=)。(注意这个研究手术的入选标准基本与指南相同)其长期随访的结果如下图:

图5CAR患者外科手术与否对长期随访生存率的影响

就长期存活率而言,接受AV手术的患者死亡率显著低于未接受手术的患者(,13%vs.,29%;log-rankp<0.),而与同期美国同年龄性别人群相近。(注意这些未接受手术的患者,同时是指南暂时不推荐的患者)

图6左室LV扩张与否对两组死亡率的影响(注意LV未扩张的情况下手术组的死亡率也较低)

跟着,美国研究者Li-TanYang教授(MayoClinic)等,同样针对这个问题入选了本中心年至年,超声TEE按照指南确定为Moderate-severe和Severe的AR患者名。结果显示对于左室收缩末期指数iLVESD(leftventricularend-systolicdimensionindex,或称LVESDi)>20mm/m2的患者,其5年生存率开始恶化。而对于无论LVESDi处于什么阶段的单纯CAR患者,6月内行AVR手术后的生存率都高于未及时或未手术的患者。

图7LVESDi以20mm/m2为分界死亡率的变化

图8LVESDi分组后,三组人群6月内AVR与否与长期生存率的关系(注意C组P值未<0.05,但该组也是入选人数最少的,可能达不到统计学意义的有效人数)

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提示了iLVESD是确定无症状CAR患者的重要变量,特别是在体表面积较小的女性和老年患者中。此外,患者出现症状也是预测全因死亡率的有力预测因子,有症状的患者年龄较大,且舒张功能障碍一般都较严重,严重的低舒张压直接影响了冠脉系统。研究中还发现有80%至91%的有症状患者没有出现指南提示的LV扩大。

图9AVR术后的多因素分析

这两个殊途同归的研究结果提示了,左室功能是否受影响决定了CAR的治疗,已出现功能失代偿的患者早期AVR治疗有益。这里我们稍稍发散一下思维,就会发现压力超声心动图ESE(之前推送肺动脉血流动力学中提到的),测量GLS,不也是判断左室功能的指标嘛,那么自然也对预测CAR患者是否需要早期进行AVR治疗有效。

图10CAR患者LV-GLS测量示例(左图:LV-GLS功能保留者;右图:LV-GLS降低者)--每次看这图都觉得好神奇

那么同样的,ClevelandClinic的AlaaAlashi教授等,对LVEF≥50%、左室LVESD<5cm,iLVESD<2.5cm/m2的严重CARIII级以上1,名患者分析得出,即使在心功能貌似正常和左室貌似不扩大的情况,多元回归分析后,LV-GLS也是预测长期死亡率的独立因子。(因其提示了更精确的左室心肌功能状况和早期受损)

图11手术与否和LV-GLS对预测长期生存率的影响

那么今天就到这了,还是小小的总结,说到总结,之前有老师提议总结太短了。。。其实笔者的总结都在文章里了(主要也是一般写到这就写不动了)。今天的感慨是一切事物都是相通的,希望它们再通一点,这样看起来就更省力。

参考文献:

1.Li-TanYang,HectorI.Michelena,ChristopherG.Scott,etal.Out

转载请注明:http://www.mosjm.com/ysty/12480.html
最新文章
前列腺素介绍

前列腺素 开放分类: 医学、动物生理学、……【查看详情】

热点排行
前列腺素介绍

前列腺素 开放分类: 医学、动物生理学、避孕药、药理学、影响子宫和胎盘功……【查看详情】

精彩推荐
前列腺素介绍

前列腺素 开放分类: 医学、动物生理学、避孕药、药理学、影响……【查看详情】

相关导读
前列腺素介绍

前列腺素 开放分类: 医学、动物生理学、避孕药、药理学、影响……【查看详情】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