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白癜风医院 http://www.xuexily.com/Special/bjnpxzx/m/
肺动脉高压无法治愈,过去3年存活率不到4成,是比癌症更可怕的疾病。但随着治疗药物进步,及早发现积极治疗,有机会像糖尿病或高血压一样,变成慢性病,大幅延长生命并保有生活品质。
“我还可以活多久?”是不少肺动脉高压病患了解自己得的是什么样的疾病后,问医师的第一个问题,而肺动脉高压治疗药物一直在进步,只要病患配合治疗,存活已不是问题。
?什么是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高压是指肺动脉结构产生变化,限制血液流向肺,因为阻力增加,进而导致动脉血压升高,正常人休息时平均肺动脉压为14mmHg(毫米汞柱),一旦超过20毫米汞柱即为肺动脉高压,属于肺高压的一种。
肺动脉结构变化有3种情况:一是肺动脉收缩变得狭窄,二是肺动脉纤维化变得没有弹性,三是肺动脉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增殖,使血管壁变厚。当肺动脉压力升高,造成右侧心脏需施加更大的压力才能将血液送到肺部,最终可能导致心脏衰竭。
平常以血压计测得的血压是从左心室流出、血流冲击血管壁的压力,然而肺动脉的血液是回流至右心室,肺动脉的压力无法用血压计测量,需就医才能检查出来。
?肺动脉高压3大风险族群
至于引发肺动脉高压的原因,除了不明原因的原发性肺动脉高压,大部分肺动脉高压是由于其他疾病并发导致,包括自体免疫疾病、先天性心脏病、爱滋病、肝硬化等;另外,不当使用特定药物或毒物,也可能引发肺动脉高压。
自体免疫疾病患者是肺动脉高压的高风险族群,几乎所有自体免疫疾病都有引发肺动脉高压的可能,其中红斑性狼疮是华人最常见的自体免疫疾病,因此在比例上,红斑性狼疮并发肺动脉高压的比例比较多;如果就单纯自体免疫疾病来说,硬皮症并发肺动脉高压机会最大。
肺动脉高压常见于3族群:
家族遗传史自体免疫疾病长期莫名喘
?肺动脉高压如何早发现、早治疗
肺动脉高压是高危险疾病,有“心脏的癌症”之称,不治疗会致命,棘手的是,它没有特别的症状,发现不易。研究指出,病患从发病到确诊,平均要花3.9年。
容易呼吸急促、疲倦,是普遍的一个症状,肺部是全身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地方,当肺动脉血管变窄、变硬、增厚,都会让肺血管阻力变高,长期下来,肺部循环的血流变慢,整体交换氧气量变少,病患处于缺氧状态,容易出现呼吸急促、喘、疲倦的情况。
由于肺动脉高压症状无特异性,如果本身属于3大风险族群之一,又出现“喘、咳、血、肿、晕”5种症状,也就是呼吸容易喘、咳嗽、咳血、下肢水肿、经常头晕感觉晕厥,以及运动时呼吸困难或运动耐受度变差等情况,建议尽速到心脏专科做进一步检查,可透过心脏超音波或右心导管检查来确诊。
?积极治疗有机会降低死亡风险
肺动脉高压无法根治,但积极治疗,有机会像糖尿病或高血压一样,变成慢性病,20多年前肺动脉高压还没有好的治疗药物,第一个有效的治疗药物年问世后,这个领域进步非常快,现在已经有非常好的治疗药物。之前得肺动脉高压,跟得绝症差不多,癌症还可能有5年存活率,但肺动脉高压是3年都活不到,但现在病患确诊肺动脉高压,只要好好配合治疗规律用药,大概都可以让病人保持在死亡风险低的绿灯区。而且积极治疗有4大好处:较佳的生活品质、较好的运动能力、理想的右心室功能、较低的死亡风险。
如何评估病友的风险程度?可从患者症状、运动耐受性及右心功能3大面向评估,其中运动耐受性常以“6分钟步行测试”进行,患者如果在6分钟内无法步行米的距离,便属中等或高风险,资料显示,红灯区(高风险状态)病友1年内死亡风险是绿灯区患者的4倍。
及早合并用药是国际趋势,对于没有心肺共病的肺动脉高压,最新的国际治疗指引建议及早合并用药,中低风险病友合用2种用药,高风险病友合并3种用药,治疗目标为让病患留在低风险的绿灯区,因此即使病患治疗后感觉大幅好转,生活可如常,仍不可停药,因为停药后病情退至高风险的红灯区,很难再回到绿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