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专家17小时手术,帮山西小伙修心

时间:2025/1/25 17:24:42 来源:肺动脉高压

本文转自: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6月29日讯(通讯员吕惠 宋蒙)山西小伙心脏供血“通道”闭合,手术也没能解决问题,且二次手术难度大、风险高,极易大出血。去年,武汉专家为小伙做17小时手术,帮他修补好心脏。近日,医院复查,开心地告诉医生:现在“走路1小时也没问题”。

秦先生出生3个月时,就被确诊患有罕见心脏畸形,包括严重的肺动脉闭锁和室间隔缺损。其中,肺动脉闭锁是“要命”的疾病。

术前,秦先生的嘴唇严重发紫。

正常人的右心房泵出静脉血,经过肺动脉到肺血管网,进行氧合交换后,变成“新”动脉血,供全身使用,但秦先生的肺动脉这一通道却是闭合的。幸亏,还有一些旁系的细小血管帮着维持血供,秦先生才有惊无险地长大。但因为长期供氧不足,他的嘴唇、手指常年呈紫色,他也因此很自卑,性格非常内向。

受到当时医疗条件限制,16岁时,秦医院做了手术,但术后不久就再次出现紫绀、缺氧等症状。顽强的秦先生克服疾病影响,不仅努力学习,考上大学,找到稳定的工作,还成了家,并生育了两个孩子。

年1月,32岁的秦先生突然病情加重,经常头晕、浑身水肿,不得不再次踏上求医路,先后辗转山西、上海、北京多地求诊,但医生的结论是:前一次手术更换的人工血管已严重狭窄,再次手术难度高、风险大,很容易大出血,不能贸然手术。

最后,在山西一位医生的推荐下,秦先生和妻子听医院的陶凉院长擅长处理疑难、复杂、重症心脏病,在手机上挂到陶凉的号后,赶来武汉求医。

陶凉为秦先生做检查。

陶凉回忆,秦先生的病情非常复杂,如果引起并发症,随时有生命危险,必须及时手术矫治。但他16年前做过手术,心脏与周围组织严重粘连,术中如果牵扯到心脏,有破裂的可能性;术中需利用“体肺侧枝血管”进行肺动脉融合手术,既考验缝合技术,又面临出血挑战。

经过反复推演,陶凉及心外科团队制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当年6月23日为秦先生做了长达17个小时的手术,帮他修好了心脏缺损,同时矫治肺动脉,打通“生命通道”。

此后又经过两次手术,秦先生的病情逐渐稳定。住院65天终于能出院了,脸色和指甲都变得红润,回到工作岗位上后,他的体重也从术后的43公斤逐渐增长到60公斤。

近日,医院复查,恢复情况良好。他高兴地告诉先心病中心周红梅主任:以前走路5分钟就累得直喘气,现在连续走1个小时都没问题。

转载请注明:http://www.mosjm.com/yzyy/17041.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