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回复
给你一个颜辞私家歌单
最近,颜辞收到一封求助信,信的内容如下:“父亲58,母亲57,他们只有我一个女儿。这几天,他们跟我说要去做试管婴儿,找代孕生个男孩。我听到以后,真的很难接受。我女儿都两岁半了,先不说代孕在国内犯法,就是他们现在年龄这么大,精子卵子的质量都不好,孩子的致畸率也高,万一生下来有问题怎么办?”“明明已经到了退休享受生活的年纪,就因为重男轻女的思想,男孩永远在身边的想法,要这么折腾。我要怎么说服自己跟他们一起承担这个风险跟责任,我真的难以接受,还是我要怎么说服我父母放弃这个想法,但是他们相信现在医学发达,能给他们圆健康男孩梦。”这封信让我想到了,前一段时间那个74岁印度老太太生下双胞胎的新闻。她和先生结婚50多年,一直未育。周围的人总是对她指指点点,说没有生过孩子的女人,是不完整的。
她的心病就此埋下,直到她看到55岁的邻居做了试管婴儿,成功生子,她觉得她的人生还有希望。
尽管家境很普通,尽管她已不再排卵,这个老太太还是用捐献者的卵子和82岁老公的精子,剖腹产下双胞胎女儿,打破世界纪录,成为世界上最高龄的产妇。
老太的母亲已经90多岁了,面对媒体,她说:“我会帮忙的,我们能照顾好孩子们,没问题。”
事实上,高龄生养孩子,并不会那么顺利。
他们把生孩子带孩子想得太简单了,以为只要成功生下一个健康的宝宝,就万事大吉。
正如给我写信的这个女人的父母,也只是把重心都集中在了发达的医学能圆他们一个健康男孩梦上。
倒是没先想想自己多少岁了?身体状况如何?
即便今天好,明天是不是一定好,又不是老少配,夫妻俩都奔6的人了,即使费劲千辛万苦真的把孩子生出来了,又有多少能力照顾孩子。
养儿防老?儿子还没成年,他们已经老得不行了。
印度这个老太,在孩子出生以后,一直躺在重症监护室没出来;82岁的老头子也因心脏病,住进了ICU。
俩孩子直接交给了亲戚,好多天了,连个名字都没取。真是造孽啊。
如果说老头老太提前和亲戚商量好了,亲戚愿意帮助他们照顾甚至养大孩子,那这是双方你情我愿。
可这种事情,十有八九都是亲戚们被迫替他们的行为买单。
人家自己的生活都不容易了,还要额外负担两个婴儿。
所以首先,这种不顾一切、非要高龄产子的行为,就是在给亲人添麻烦。
王阳明先生在《传习录》中写到:“敬敷五教,所以亲之也。”翻译成白话的意思是要教化百姓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使他们互相亲近。
即便是古代的中国,讲究的也是良性互动,五种伦理道理互相作用,不是单一的只推“子孝”,而不看“父义母慈兄友弟恭”了。
像这种奔6的父母,即便他们能负担得起做试管婴儿的费用,负担得起到国外去找代孕的费用,但只要他们并非富翁,就是在拆挪养老钱。
往后,他们病了,需要大量医疗费时,这个钱,应该谁来出?
在没有齐备医疗保险的情况下,难道那个未成年的奶娃娃二胎能出钱给老人治病吗?老大要照顾父母之外,还要额外照顾小弟弟/妹妹,和她自己的孩子,谈何爱与自由。
就算父母们有钱,那体力、教育又是不是跟得上?有本事生二胎,就要有本事独立养大二胎,而不是把压力转嫁到老大或其他亲人身上。
可除了他们的盲目自信以外,谁信夫妻俩都这把岁数了,还能有这个本事?
大家还记得吴梦吗?那个赌命生子的医疗记者,她是一个肺动脉高压患者,从医学角度而言,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伴重度肺动脉高压是绝对的妊娠禁忌证。但是,在年6月,吴梦不顾医生反对,执意要生下孩子。当时吴梦的身体状况极度危险,躺在病床危在旦夕,只能靠机器维持生命,主治医生提出换肺,否则她和肚子里的孩子,都只有死路一条。这等于是用肚子里的宝宝和孕妇身份挟持医生给做的换肺手术,而且还是插队用的肺源,要知道器官移植都是要排队的,有好多患肺部疾病的病人,可能等这个肺源已经很久,再等不到,他们就没命了。问题是如果吴梦不生孩子,她根本走不到换肺这一步,平时能像正常人一样自由行走活动,用在她身上的肺源,完全可以给更需要它的人。年12月,吴梦因肺部真菌合并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再次入院。在感染控制不佳的情况下,她考虑过二次肺移植,但肺水肿及一般情况持续恶化,最终选择了自动出院。年4月,医院回家的途中去世。孩子还不到1岁。吴梦的离世,让她的孩子失去母亲,她的父母失去女儿。
她不是没有生过孩子,在她的第一段婚姻中,她与前夫已有一个儿子,她现任丈夫和前妻也有过两个孩子了。
吴梦解释自己冒着生命危险,去赌注一个孩子的原因是“爱”。
她举了很多因为没有孩子被爱人抛弃的病友的例子,所以她坚信如果没有这个孩子,病友的结局也将是她的宿命。
生孩子是为了留住老公,留住老公是因为没有办法忍受孤独。和“爱不爱”或许关系不大。
更让人捏一把汗的事,吴梦想用自己的”冒险“来鼓励那些和她患同样疾病的病友,如果她活下来了,就会成为一个”正面例子“。
”看,医生说我们不能生孩子?我这不是生了吗?“
她的主治医生、国内顶级肺移植专家陈静瑜教授曾撰文《沉重揪心的世界首例产妇肺移植》,文中叙述了吴梦的经历,着重强调了肺动脉高压病人怀孕的风险,明确表达了对吴梦选择的不认同。
但她这种不顾不一切、非要高龄产子的行为,是给社会添麻烦,浪费资源。
浪费资源的不止吴梦,纪录片《人间世2》里,也记录了这样的准妈妈们。
38岁的林琴,已经有两个女儿,为了拼一个儿子,她又一次怀孕。
但是由于经历过两次剖宫产,胎盘前置,疤痕子宫,胎儿长到子宫肌层。在剖宫产手术后大出血,摘除子宫,紧急输血CC后她才保住性命,而这相当于体内的血换了三遍。
如果她没有冒险生这一胎,或许这些血就能留给更多病患了。吴莹,与吴梦的情况类似,她也是先天性心脏病加肺动脉高压。医生一劝再劝,不能生,可是她坚决表示想要个孩子。她说:“好朋友都有孩子,我也想要孩子,事情不发生在自己身上,是体会不到的……我认为人生要是圆满,就是有个孩子。”最终,她没能挺过来,在术后昏迷,苦苦挣扎了14天后她还是离开了人世。生孩子虽是一个专属于女人的权利,但并非所有的女人都能拥有这份看似公平的“权利”。
任何时候,医生都是希望每个人健康地活着,即使签下免责声明,不管术后效果如何,也并不意味着医生可以不考虑后果的让人选择极端。
医生要承担的重托绝非常人所能理解,你可以不怕死,然而作为医生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你突破底线走向死亡,然后冒着良心的不安去从悬崖上将你拉回。
这样执意而为的生孩子,不就是浪费医疗资源吗?
如果给亲人添麻烦、给社会添麻烦,还不能说服越来越多的人不要盲目生子,更不要随意生二胎。
那么,你们有没有想过孩子的人生?
对于我们绝大多数人来说,四十多岁已经是财富值顶峰时期,五六十还能突然发迹的,那是凤毛麟角。体力就更不用说,再健壮的五六十岁,也早就不能和二三十相提并论。
夫妻俩都奔六张了,孩子读完大学,父母已经八十多了,还在不在人世,都尚且未可知。即使还健在,生活能不能自理也是一个问题。
在这种状况生下的孩子,极有可能造成他在缺乏照管的环境下长大,像杂草一样生活。
孩子没有办法在出生以前,就告诉父母——他想不想过这样的生活,他是被动来到这个世界的。
由此足够负责任的父母,才更要想清楚,你们到底有没有能力给他吃饱穿暖,还给他良好的教育。
如果既没有足够的能力照顾好小儿子,也不能让大女儿过得好,如此自私的只想圆自己的梦,这种人怎么配为人父母。
更别说这种“梦”,是有多荒诞?
追生儿子,真的是女人想要的吗?说白了,拥有子宫的女人们不过是掉进了男权社会设下的圈套而已。
因为男性非常清楚,如果没有女人,他们的DNA将无法延续,为自己的基因博杀出继续下去的机会,然后一代又一代的给女性洗脑:你不生孩子,你就不完整。你不生儿子,你就会被看不起……
根据中国妇幼健康发展报告,我国放开二胎后,孕产妇的死亡率上涨了30%。
医学发展至今,已经大大降低了孕产妇的死亡率,”生子“这个鬼门关本来已经向很大一拨人关闭了,现在又被一群高龄产妇涌了进去。
我生小王子这一年是33岁,剖腹产,身边很快就有朋友鼓励我生二胎,我说一来是我不想当高龄产妇,二来是我知道自己的能力。
朋友们马上就会反驳我,现在医学进步了,生孩子可以生到四五十。
她们反驳我的话,我一点也不陌生。
张羽的《只有医生知道》系列书里写了女性高龄产子的风险,我曾经也在旧文中科普过,可依然还有女读者不信,反而觉得我是在贩卖焦虑,说她看到过她周围大批大批四五十岁的女人,依然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把孩子生下来了。
她们总是只看成功的案例,而忽视失败的,就好像哪怕只成功了一例,都证明这是可行的。
然而事实是女性高龄产子,就是比适龄产子风险大很多。不光是孩子,还有自己。而这个风险,只有女性单方面承担。
如果女人看不破这个本质,只会害了自己,更会害了你的孩子们。
实录话题征集
为了能给大家带去更多有趣的,观点新鲜的,可以看到百态人生的文章,颜辞要开个实录新栏目。今天征集的实录话题:第一次当妈,是什么感觉?可以是你本人的,也可以是你亲朋好友、伴侣的,入选的小伙伴,颜辞都有稿费相赠。联系邮箱: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