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贞心血管麻醉高峰论坛

时间:2021-5-17 18:29:51 来源:肺动脉高压

首都医科医院建院35周年学术活动

——安贞心血管麻醉高峰论坛

开幕篇

年09月19-21日由首都医科医院麻醉中心主办,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以及首都医科大学麻醉学系协办的安贞心血管麻醉高峰论坛暨第八届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心血管手术及心脏病人非心脏手术麻醉学习班、第二届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监测培训班和北京医学会麻醉学会心胸麻醉学组会议在北京成功举办。

(安贞心血管麻醉高峰论坛会场掠影)

随着我国心血管外科的发展以及心血管病人非心脏手术的逐年增加,从事、接触心血管相关麻醉的人员日益增多,在影响外科发展以及患者康复、围术期满意度的诸多因素中麻醉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为了保证并促进外科的健康发展,亟需培养更多的了解心脏相关专业基础知识以及临床实践技能的临床心血管麻醉医生。而首都医科医院是以心血管疾病为重点医院,每年有大量的心血管相关手术在这里完成。医院作为北京市“危重症孕产妇转诊中心”,多年来收治来自全国各地合并各类心脏疾患的产科患者,其中尤其以治疗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为特色。多学科合作的理念也使各个科室中合并心脏疾病的患者安全的度过围术期,医院麻醉中心在心血管手术麻醉以及伴发心脏病患者接受非心脏手术的麻醉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患者实施血流动力学目标化的精准管理,最大程度地保证了患者的围术期转归。

会议恰逢祖国母亲70华诞,首都医科医院建院35周年庆典。首都医科医院副院长周玉杰教授致开幕辞,首都医科医院麻醉中心主任、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副会长马骏教授主持了开幕式。

(首都医科医院副院长--周玉杰致辞)

(首都医科医院麻醉中心主任--马骏主持并致辞)

学术篇

心血管疾病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管理和监测始终是临床麻醉管理的重点及难点,而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幅度与患者各类并发症及预后密切相关,并且不同种类的心脏病对血流动力学的目标要求各异,管理原则需要精细化。因此优化术中血流动力学参数、避免血流动力学波动、精准化每一类型心脏病的管理是每个麻醉医生必须理解、掌握并能够正确实施的。本次论坛围绕围术期麻醉医生面临的心血管问题,重点针对血流动力学监测及目标管理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旨在加强围术期麻醉质量管理及优化,促进麻醉学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解决临床麻醉中存在的潜在风险问题,同时为广大麻醉界同仁提供学术交流、研讨的平台,以期共同提高。

主会场嘉宾

李立环教授--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会长

《应激反应与麻醉》

黄宇光教授--医院麻醉科主任、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主委

《临床麻醉安全与质控》

万茹教授--《临床麻醉学杂志》编辑部主任

《科研论文投稿的注意事项》

王天龙教授--医院麻醉科主任、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副主委

《老年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管理与术后转归》

晏馥霞教授--医院麻醉中心主任

《心脏手术血管活性药物的合理使用》

一排左起依次为:欧阳川--《小儿心脏手术中血流动力学监测》、赵丽云--《心脏病患者接受非心脏手术--麻醉医生的抉择》、车昊--《胸科手术术中心跳骤停--附一例成功抢救病例分享》、崔博群--《心衰患者的术前调控--我们该做些什么?》、张亮--《全身麻醉通气管理策略的优化》、骆菲菲--《围术期右心功能的维护要点及病例分享》、李书闻--《先心病肺动脉高压围术期目标导向治疗》、侯宇希--《术中亲历羊水栓塞的救治体会》

一排左起依次为:郑晖-医院麻醉科主任、马骏-北京医院麻醉中心主任;刘亚光-北京医院麻醉中心、卿恩明-北京医院麻醉科前主任;张晶-北京医院麻醉中心、刘伟-医院麻醉科主任;吴宪宏-北京医院麻醉中心、李天佐-医院党委书记、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分会副会长

分会场嘉宾

一排左起依次为:马骏--《血管通路建立相关解剖及并发症》、卢家凯--《高危孕产妇麻醉中的循环管理》、王滨--《CRBSI-不一样的BSI》、王成彬--《心脏外科手术的容量精细化管理》、王嵘--《血流动力学监测在重症心衰病人中的应用》、赵丽云--《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PRAM》

workshop会场

手术室观摩

展望篇

心血管疾病手术患者危重,麻醉难度大。为了使更多的患者能安稳地度过围术期,有着更快的术后恢复质量,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心血管疾病相关手术麻醉中的各种问题,积累更多的经验,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善于协作,力求让心血管手术以及合并心脏病患者接受非心脏手术围麻醉期管理的前沿与热点知识普及到全国,让更多麻醉医生能够更加游刃有余的应对此类手术,有理可依,有据可用,有更熟练、更丰富的临床经验。

北京医学会麻醉学会心胸麻醉学组新一届全委会委员(部分)合影

会议最后,由马骏教授、郑晖教授和刘伟教授主持召开了北京医学会麻醉学会心胸麻醉学组新一届全委会,对学会过去的工作进行总结,并对未来的工作进行分工。会上马骏组长提出:医院之间率先实现资源共享,选送优秀专科麻醉医师进行专科培训,取长补短,使更多患者受益。郑晖副组长提出:发挥学组专业优势,进行学术交流,成立巡讲团,分批、分期走基层,并利用学组内部资源,建立多中心研究及科研数据库,使更多中青年麻醉医生获益。刘伟副组长提出:在学会领导的带领下,充分发挥学组特点,把学组做精、做大,代表北京,精细化心血管患者的围术期管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必将成为围术期医学发展最有力的基石,成为患者最牢靠的护航者!

会议花絮

THE

END

来源:首都医科医院

作者:崔博群、蔡成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osjm.com/zzzd/13684.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