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周早产宝宝出院出生时仅克,连闯

时间:2021-6-3 21:52:41 来源:肺动脉高压

出品

搜狐健康作者

医院医院新生儿科申英杰编辑

郜冰蕙2月4日上午,胎龄24周、出生时只有克的超早产儿强强,在父母的陪伴下从医院医院出院了。今天对于强强来说是个特殊的日子,经过医护人员天的共同努力,强强体重已达到克,各项生命体征平稳,他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如此超轻体重的超早产儿能被救活,在全国甚至是世界范围内都为数不多。面对生命的禁区,医护和家属没有放弃时间回到年10月7日凌晨12:00,医院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电话铃声突然响起,电话那头,是产房的紧急呼叫:一位胎龄24周的孕妇即将分娩!虽然家属要求抢救新生儿的愿望十分强烈,但胎龄仅23~24周的宝宝已经接近人类早产儿的生存极限,救治风险极大。放下电话,新生儿科的张倩和赵辉医生便火速前往产房。到达产房后,两位医生发现患儿出生时全身松软、肤色苍白,且仅有心跳,医护团队迅速给患儿清理气道、气管插管、心外按压,并进行脐静脉置管,在生后第一时间建立了静脉输液的生命线。看着宝宝渐渐转红的肤色、恢复的心率和活动的四肢,复苏终于成功了!孩子也在气管插管的状态下转入了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在妇产科教科书上,胎龄28周以下的胎儿娩出被定义为流产,因为这样早产儿生存几率很小。随着围产医学的进展,近年来胎龄25—28周早产儿救治成功的比率逐渐增加,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发达国家对胎龄25周以上的早产儿都会进行积极的抢救(有严重畸形时除外)。但是由于23—25周胎龄的宝宝已经十分接近生存极限,是否进行抢救需要根据患儿情况及父母愿望决定。在24周胎龄的早产宝宝病情稳定下来后,尉进茜主任亲自与患儿的父亲进行了进一步的沟通。因为这么小的早产儿死亡率及致残率高、救治难度大、费用高,且目前的团队还没有救治这么小胎龄早产儿的经验,医院治疗。听到这里,患儿父亲疲惫的眼睛里瞬间流下了无助的泪水,因为种种原医院进行治疗,这里的医护团队就是他们唯一的希望。所以我们的医护人员决定要尽全力积极救治这个弱小的生命,即使肩负巨大的责任与压力。新生儿科尉进茜主任立刻安排有丰富临床经验的申英杰、赵辉医师担任早产宝宝的主管二线医生,自己担任三线医生,张倩、詹实娜医师等先后担任超早产宝宝的一线医生,并配备最强的护理团队配合治疗。呼吸关——早产宝宝面临的第一道生死关由于胎龄实在太小,宝宝的肺部发育很不成熟,过呼吸关是宝宝遇到的最大挑战,因此医护团队在宝宝出生后立即向气管内滴入了肺表面活性物质。在最初的几天里,呼吸机的调整最为困难,从高频到常频、从压控到容控,大家不敢放过宝宝的任何一个细节变化,以便及时调整呼吸支持及治疗方案。经过了7个日夜呼吸机参数逐渐下调,本来大家都松了一口气,觉得看到了胜利的曙光,然而小家伙似乎在挑战我们,逐渐又出现了呼吸困难,呼吸机参数越调越高。医护人员积极寻找原因,医院李耿主任更是大力支持,来到我科进行病例查房及讨论。原来是由于宝宝的胎龄太小,早期给予的肺表面活性物质已经消耗殆尽,而本身的胎龄还没有到产生自身肺表面活性物质的能力。于是,再一次的PS滴入,终于让宝宝化险为夷,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医护团队每日细心评估小宝宝的病情,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在宝宝脱离有创呼吸机前,还邀请了全市新生儿专家进行会诊,收集了多方的权威意见。脱机那天也是异常兴奋的,虽然是加班到半夜,但心里仍是满满的激动和幸福。宝宝在生后不到2个月的时间内就成功脱离了有创呼吸机,战胜了早产儿最凶险的呼吸系统疾病——呼吸窘迫综合征和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而在此期间,多次的床旁胸片拍摄最辛苦的就是放射科的各位兄弟姐妹,无论何时,只要一个电话,随叫随到,为我们成功的闯过呼吸关保驾护航。循环关——早产宝宝面临第二道生死关由于超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对循环系统影响很大,很容易出现血流动力学紊乱、肺血流增多、肺动脉高压等症状,医院超声科的超强配合,时刻帮我们把关。为确保万无一失,医院心外科主任已经做好随时来我院进行床旁手术结扎的准备,但好在宝宝的动脉导管在使用过非甾体类药物后已顺利关闭。营养关——早产宝宝遇到的第三关“营养”是早产宝宝赖以生存的基础,在与家长充分沟通后,宝宝妈妈也树立起了母乳育儿的信心,宝宝降临不到24小时,妈妈的乳汁就开始从鼻胃管输送给了宝宝,从微量喂养开始,逐渐加量。然而宝宝体重极低,各项组织器官系统发育也均不成熟,因此需要静脉营养、静脉补充钙剂等辅助治疗手段。在外周静脉输入无法实现的情况下,护士长王立娟带领的护理团队给予患儿实施了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在患儿的救治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精确计算每日的肠内及肠外胃肠营养量和热卡,以判断宝宝获取的营养是否能达到生长发育的需求,已经成为一线医生每天必不可少的功课。治疗关——考验医护的多个器官的治疗超早宝宝的治疗有多难?救治过程中的多个日夜里,宝宝经历过呼吸窘迫综合征、败血症、颅内出血、动脉导管未闭、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贫血、胃食管反流等一系列状况,这些临床诊断如同一座座险峻高峰,矗立眼前。闯过上述的三关,接下就是考验医护同时治疗宝宝多个器官能力的关口了。比如高频呼吸机通气情况下进行的腰椎穿刺就十分具有挑战性,好在高邈医生动作娴熟,穿刺顺利成功,为抗生素应用疗程起到关键性决策作用。此外,由于出生胎龄太小,宝宝的视网膜也远未成熟,在发育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异常血管增生并出血,从而导致视网膜剥离。所以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眼科医生定期来到新生儿病房为宝宝进行早产儿视网膜病筛查,而早产儿视网膜病的治疗更是得到了医院眼科主任的大力帮助,经过双向转诊绿色通道为患儿顺利治愈后转回我院。护理关——

转载请注明:http://www.mosjm.com/zzzd/13730.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