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接种疫苗
宝宝出生后面临多种威胁
人体获得抗体的主要途径
1.出生时从母体获得
婴儿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但维持时间较短,一般6-8个月消退。
2.患病获得
患传染病后,机体产生针对该病的特异性抗体,并存有持久保护力但危险太大。
3.接种疫苗获得
疫苗接种后,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产生持久免疫力,使宝宝获得疫苗所针对传染病的免疫保护,从而使宝宝避免患相应传染病。
疫苗如何对人体起到保护作用
疫苗的分类
一类疫苗
政府免费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如乙肝疫苗、卡介苗、百白破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疹疫苗等。
二类疫苗
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流感疫苗、五联疫苗、水痘疫苗、肺炎疫苗、轮状病毒疫苗等。这类疫苗在多数发达国家已列入了计划免疫疫苗。
家长误区
二类疫苗不重要,接不接种无所谓。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表
国家对一类疫苗的接种要求
1.必须接种。
2.免费接种。
3.6岁以前全部接种完成。
4.所有疫苗接种日期在儿童预防接种证上记录。
5.儿童入园、入学时需查验儿童预防接种证
(一类疫苗完成情况)。
灭活疫苗:如脊灰灭活疫苗IPV
疫苗中的细菌或病毒经处理毒力完全丧失。
接种后可促使人体产生抗体,获得免疫力。
不会因细菌病毒剩余活性致病,安全性更高。
需要的抗原量多。
减毒活疫苗:如口服糖丸OPV
疫苗中的细菌或病毒经处理丧失致病性,但仍保留活性。
接种后可促使人体产生抗体,获得免疫力。
对于免疫缺陷的孩子,可能因细菌或病毒剩余活性致病。
需要的抗原量少。
如何认识二类疫苗
一类疫苗与二类疫苗是一种行政分类,不是医学分类;这种划分也只是暂时的,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提高,许多二类疫苗也将纳入国家免疫规划成为免费接种疫苗。
从疾病预防的角度看,所有上市的疫苗(包括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都同样重要。而且有些二类疫苗针对的疾病对人们威胁很大,如肺炎、流感、水痘、手足口病等等。
有些二类疫苗还是一类疫苗的有效补充,如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IPV)、联合疫苗等,针对部分患有禁忌症或免疫力低下的宝宝,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
接种疫苗注意事项
接种疫苗前的准备工作
了解自己孩子应该接种的疫苗种类、预防的疾病,疫苗禁忌症,接种后正常的反应和异常反应及异常反应处理原则。
准备好儿童预防接种证。
接种前一天给宝宝洗澡,保持接种部位清洁。
换上整洁、宽松的衣服,方便体格检查,露出接种部位。
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前后30分钟避免温、热食物和饮品。
向医生说明宝宝的健康状况,如身体不适,要和医生预约补打的时间。
接种疫苗后的注意事项
接种后现场观察30分钟,无异常情况再离开。
服完糖丸、轮状疫苗30分钟后再喂奶、喂水或其他温热食物。
离开时给宝宝穿好衣服,谨防吹风着凉。
保持接种处皮肤干燥,不要挠抓接种部位,防止接种部位感染。
接种后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不要吃刺激性食物。
接种疫苗后的反应
1.一般反应
由疫苗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引起的一般不会造成生理和功能障碍。
2..局部反应
接种疫苗后当天(12-24小时)局部出现红、肿、热、痛。
一般2-3天消退。
3.全身反应
发热:少数孩子在接种疫苗后8-12小时体温升高,一般在38.5℃以下。
烦躁、易激惹、睡觉不踏实。
食欲减退。
腹泻、呕吐。
皮疹,但较轻微。
4.偶合反应
指接种疫苗时,正处于一种疾病发病的潜伏期。
接种后刚好发病,纯属巧合,与接种疫苗无关。
如何处理疫苗反应
无论是局部或全身反应,一般无需特殊处理,注意休息。
适当饮水防止继发其他疾病,1-2天这些反应就会自动消失。
T38.5℃,物理降温适当饮水,注意休息即可。
T≥38.5℃,可服用退热药,医院就诊。
全身反应较重,持续发热者等,医院就诊。
接种部位红肿硬结,可用温度适宜干毛巾热敷(卡介苗接种除外)。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1.指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者实施规范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
病例的发生与预防接种存在合理的时间关联性,即必须是在预防接种接种过程中或接种后发生。
受种者机体发生一定的组织器官或功能方面的损害。
病例在就诊时接诊医生怀疑病例的发生与预防接种有关。
2.依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及时处理,并立即报告所在地的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哪些宝宝不宜接种疫苗
免疫异常:免疫缺陷、恶性疾病(恶性肿瘤、白血病、淋巴瘤等)或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剂等,不能使用减毒活疫苗。
急性疾病:发热、患急性疾病或急性疾病痊愈不到2周时,应推迟接种。
既往接种疫苗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需要连续接种(多剂接种)疫苗,如果前1剂接种后出现严重反应(过敏性休克、惊厥等)则不应继续接种以后的针次。
神经系统疾病:患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如未控制的癫痫、婴儿痉挛、进行性脑病等,不应接种含百日咳抗原成分的疫苗、乙脑疫苗、流脑疫苗。
有严重过敏史,或对疫苗中任一成分过敏。
慢性病急性发作期。
特殊健康状态儿童预防接种专家共识
01
早产儿与预防接种
PrematureInfants
可以接种:
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或不详母亲所生的早产儿应在出生后24h内尽早接种第1剂乙肝疫苗,接种之后1个月,再按0、1、6个月程序完成3剂次乙肝疫苗接种。
HBsAg阳性母亲所生早产儿,出生后接种第1剂乙肝疫苗的同时,在不同(肢体)部位肌肉注射IU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
危重早产儿应在生命体征平稳后尽早接种第1剂乙肝疫苗。
暂缓接种:
出生体重<2.5kg的早产儿,暂缓接种卡介苗。
待体重≥2.5kg,生长发育良好,可接种卡介苗。
02
支气管哮喘与预防接种
BronchialAsthma
可以接种:
哮喘的缓解期(长期维持吸入哮喘药物包括低剂量吸入型糖皮质激素)且健康情况较好时应按免疫规划程序进行预防接种。
暂缓接种:
在哮喘急性发作(出现喘息、咳嗽、气促、胸闷等症状),尤其是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时(包括口服和静脉给药)应暂缓接种。根据美国免疫实施咨询委员会(ACIP)的建议,停止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1个月,可正常接种。
03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预防接种
PrimaryImmunodeficiency
联合免疫缺陷(CID)
可以接种:CID患儿可接种任何灭活疫苗。
禁忌接种:
CID患儿禁忌接种各类减毒活疫苗,如卡介苗(BCG)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麻疹疫苗、风疹疫苗、腮腺炎疫苗、水痘疫苗等。
SCID患儿恢复免疫接种应在干细胞移植治疗成功,并已停止对移植物抗宿主病治疗1年后。
抗体为主的免疫缺陷
可以接种:灭活疫苗,但免疫效果会受到一定影响。IgA缺乏或特异性多糖抗体缺陷患儿,应该按时接种除OPV外的常规免疫规划中的疫苗。
暂缓接种:使用免疫球蛋白治疗时除了灭活流感疫苗,可不接种其他灭活疫苗。
禁忌接种:禁忌接种OPV(脊灰减毒活疫苗)。
04
先天性心脏病与预防接种
CongenitalHeartDisease
可以接种:
生长发育良好,无临床症状,心功能无异常。
CHD患儿介入治疗术后,复查心功能无异常。
CHD患儿外科术后3个月,复查心功能无异常。
暂缓接种:
伴有心功能不全、严重肺动脉高压等并发症的CHD患儿。
复杂发绀(紫绀)型CHD患儿,需要多次住院手术者。
需要专科评估的其他情形,如免疫缺陷、感染、严重营养不良、免疫抑制剂使用等的CHD患者。
05
食物过敏与预防接种
FoodAllergy
可以接种:
食物过敏的儿童可以按免疫程序正常接种。
有蛋类严重全身过敏反应史的儿童,应在医疗机构监护下接种流感疫苗。
暂缓接种:
食物过敏的急性反应期(如并发哮喘、荨麻疹等)或接种部位皮肤异常(湿疹、特应性皮炎等),应暂缓接种。
禁忌接种:
对蛋类过敏者禁忌接种黄热病疫苗。
06
婴儿黄疸与预防接种
NeonatalJaundice
可以接种:
生理性黄疸、母乳性黄疸患儿身体健康状况良好,可按免疫程序接种疫苗。
病理性黄疸患儿生命体征平稳,可正常接种乙肝疫苗。
暂缓接种:
病理性黄疸患儿需及时查明病因,暂缓接种其他疫苗,建议前往专科门诊就诊。
参考文献:
刁连东,季钗,叶盛等.特殊健康状态儿童预防接种专家共识之一早产儿与预防接种[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33(10):-.
王晓川,孙金峤,孙晓冬等.特殊健康状态儿童预防接种专家共识之一支气管哮喘与预防接种[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33(10):-.
孙晓冬,王晓川,孙金峤等.特殊健康状态儿童预防接种专家共识之一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预防接种[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33(10):-.
孙晓冬,吕海涛,朱轶姮等.特殊健康状态儿童预防接种专家共识之一先天性心脏病与预防接种[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34(1):2-4.
王晓川,孙金峤,孙晓冬等.特殊健康状态儿童预防接种专家共识之一食物过敏与预防接种[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34(1):1-2.
孙晓冬,孔小行,张钧等.特殊健康状态儿童预防接种专家共识之一婴儿黄疸与预防接种[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34(2):87-88.
王涛简介:
临床医学博士,医院新生儿科副主任医师。从事新生儿临床工作二十年,临床工作经验丰富,擅长新生儿常见疾病、新生儿危急重症的诊治。兼任: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新生儿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医师分会新生儿转化医学委员会委员;湖南省预防医学会第六届儿童保健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主持湖南省科技厅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参与获得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二项、湖南医学科技奖二等奖一项,第一作者发表科研论文10篇,其中SCI3篇,参编论著4本。
—THEEND—
陈平洋教授
医院
新生儿科主任
一级主任医师
博士研究生导师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