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期:
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
常规:血常规:WBC5.75×/L,NEUT%73.3%,HGBg/L,PLT×/L,CRP36.0mg/L;尿常规、便常规(-)。
生化:ALT22U/L,Alb27g/L,TBil7.2μmol/L,K3.8mmol/L,Cr(E)35μmol/L;
血脂4项:TG2.13mmol/L,LDL-C4.06mmol/L;
心肌酶:CK、CK-MB、cTnI、NT-proBNP(-);
糖化血红蛋白:13.0%;PCT(-);
肝部病变行穿刺引流,引流液常规:白色混浊,白细胞总数*/L,多核%79.9%,黎氏试验阳性(+);乳糜试验(+);引流液生化:TP43g/L,Alb22g/L,ADA.8U/L,LDU/L,Glu0.1mmol/L,TC2.24mmol/L,TG1.11mmol/L,Cl95mmol/L;细菌涂片、培养、药敏、真菌培养、药敏、抗酸染色、全自动化厌氧培养:(-);全自动化需氧培养:肺炎克雷伯菌ESBL(-)。
肝脓肿诊断明确。
入院后继续泰能0.5gq6h抗感染治疗,并于02-11及02-15行CT引导下肝脓肿穿刺引流术,但患者仍间断发热,每日一个热峰,Tmax37.8℃,可自行降至正常,无畏寒、寒战等伴随症状,02-20尝试将抗生素降级为头孢他啶后患者体温高峰明显升高,Tmax39.1℃,遂再次升级为泰能。02-25行CT引导下右侧胸腔积液置管引流术,之后患者体温持续正常,02-28起抗生素降级为头孢他啶,监测患者无发热。03-06复查胸腹盆CT:胸水及肝周脓液已基本消失;肝右叶脓肿较前明显缩小,且已无液性暗区;完善介入科会诊后,予拔除胸腔及肝脓肿引流管;03-08抗生素更换为罗氏芬2gqd。
肝脓肿是最常见的内脏脓肿,细菌性肝脓肿占内脏脓肿的48%,且占腹腔脓肿的13%,混合的肠道兼性厌氧菌和厌氧菌是最常见的病原体。危险因素包括糖尿病、潜在的肝胆或胰腺疾病及肝移植,在亚洲某些地区,肺炎克雷伯杆菌是细菌性肝脓肿的主要原因,相当比例的细菌性肝脓肿是在1次或1次以上门静脉脓毒血症发作后产生,通常与肠漏和腹膜炎有关。另一重要途径为胆道感染直接播散。40%-60%的病例存在基础胆道疾病,如胆结石或恶性梗阻。肝周腹腔感染或脓肿也可以直接感染肝脏形成肝脓肿,偶尔脓肿源自手术或穿通伤,包括摄入异物移动所致的损伤。
肝脓肿也可能由全身循环的血行播散引起。若为链球菌或葡萄球菌所致的单微生物肝脓肿,则应迅速评估其他感染源,特别是感染性心内膜炎。肝脓肿最常累及肝右叶,很可能因为与肝左叶和尾状叶相比,右叶更大且血供更丰富。肝脓肿也可能伴有门静脉炎(门静脉感染性化脓性血栓形成,典型临床表现是发热和腹痛。其他常见症状包括恶心、呕吐、厌食、体重减轻及不适。约90%的患者出现发热,50%-75%的患者出现腹部症状。
细菌性肝脓肿是通过病史、临床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以及脓液抽吸和培养而诊断。CT及超声检查是首选的诊断方式。脓肿必须与肿瘤和囊肿区分。肿瘤的影像学表现为实性,且可能含有钙化区。肿瘤内坏死及出血可能导致液体充盈表现;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影像学检查与脓肿鉴别较为困难。囊肿表现为积液不伴有周围环靶征或充血,在CT或超声引导下穿刺抽取的样本应送至实验室进行革兰氏染色和培养(需氧培养和厌氧培养)。应在实验室检查申请中特别要求进行厌氧培养。
高达50%的患者血培养呈阳性。
细菌性肝脓肿的治疗应该包括引流和抗生素治疗。直径≤5cm的单个脓肿可行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或细针抽吸。直径5cm的单个脓肿经皮引流优选置管引流,而不是细针抽吸。在未获得脓肿革兰氏染色和培养结果前,应给予经验性广谱静脉抗生素治疗。抗生素治疗应持续4-6周。
下一期
43岁,男性,憋气20余天
-03-05患者停用美沙拉嗪后出现腹泻,无胸闷、憋气等不适,于解放军第一五O医院查血生化提示低白蛋白血症(未见单),给予白蛋白50ml输注,输注约10小时后在上楼时出现憋气症状,活动耐量下降,平地行走距离小于50m(发病前可行m以上),夜间睡眠可平卧,伴心悸、间断干咳,全身乏力,无发热、胸痛等不适,查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心率bpm。Echo:EF59%,右心大,肺动脉高压(收缩压95mmHg),三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窦部增宽,心包积液(少量)。肺功能:FVC3.05(62%),FEV12.16(54%),FEV1/FVC70.87%。主动脉CTA(自阅片):见肺动脉增宽,右心房饱满,右肺下叶实变影。诊断为“肺源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重度)”给予呋塞米20mgbid,螺内酯20mgbid,单硝酸异山梨酯片20mgbid,洛丁新10mgqd,倍他乐克25mgtid,氯化钾缓释片0.5gbid,西地那非25mgbid后,憋气及心悸症状缓解,平地行走距离可达m,期间曾剧烈咳嗽或快速体位变动后出现眼前黑矇4次,持续几秒钟,可自行缓解,无肢体麻木等遗留不适。现为进一步诊治收入院,发病以来,精神、睡眠、食欲可,小便正常,腹泻症状在服用美沙拉嗪1周后缓解,体重未见明显变化。
既往史:年诊断为“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平素服用达沙替尼,自诉病情控制平稳。年10月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平素服用美沙拉嗪。
个人史:在鞋厂工作15年,每月接触粘合剂3-4天,鞋厂粉尘大,仅戴普通口罩。抽烟20年,15支/日,戒烟1月。余无殊。
查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及胸膜摩擦音,心律齐,肺动脉瓣区P2亢进。周围血管征(-)。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肠鸣音3次/分。
该患者考虑何病所致憋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