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的苏州春暖花开、草长莺飞,迎来了最美好的时节,也迎来了肺循环领域的重要时刻。4月9日,中华医学会第八届全国肺栓塞与肺血管疾病学术会议暨第六届国际肺循环研讨会开幕。
本次会议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主办,江苏省医学会、医院承办。
开幕式上,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主任委员王辰院士、医院、苏州卫生计生委、江苏省医学会、苏州市政府领导分别致辞,寄语大会。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主任委员王辰:
近年来我国肺栓塞防治工作取得较大进展,随着循证医学、转化医学和精准医学三大医学理念的更新,肺栓塞也迎来了技术和科学发展的新阶段,如何继续推进和提升肺栓塞防治水平,成为当前我们面临的现实问题。
要有卓越的思维和目光、清晰的路线、务实的行动,推动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体系和能力建设,这是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重要着眼点,医院现代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此同时,全面提高对肺动脉高压的防治意识,规范其诊断和治疗方法,加强对肺动脉高压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是目前医学界所面临的紧迫任务。在肺动脉高压患者的综合管理方面,国内仍较普遍地存在着缺乏认识、诊治不规范的现象。为此,我们任重而道远。
医院院长侯建全:
医院是一所有着医院,建设“名城名院”是我们的目标。主要任务是完成区域医疗,不仅为当地老百姓健康保驾护航,更要做好学科人才的引领作用。本次会议对区域医务人员而言是很好的学习机会,希望大家珍惜机会,博彩学术,斩获友谊,更好地服务好区域老百姓。
苏州卫生计生委主任谭伟良:
评价一个城市的现代化,看其医疗卫生发展程度如何。为此去年“十三五”开局之年,我们制定了苏州市市政规划,使医疗服务体系更好满足老百姓需求;制定了健康市民的计划,通过三大筛查机制建设、五大中心建设和社区健康管理平台的搭建,更好服务老百姓;同时科教兴卫,促进整体医疗卫生水平的提升。目前我们正在着手考虑制定医生多点执业计划,通过引进医学专家,推进医疗水平的提升。
江苏省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彦群:
江苏省呼吸病学分会是我省传统学科、优势学科、重点学科,在医教研、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继续教育、科学普及、科技评价、质量监控、技术培训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多次被评为先进分会。本次会议汇集国内外专家的新技术和新理念,我省专家也将汇报最新研究成果,希望与会代表抓住机会,取长补短,不断提升科研能力和诊疗水平,更好为广大患者服务。
苏州副市长盛蕾:
苏州发展要以人为本,而人的发展要以健康为本,卫生事业是关系民生和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指数,苏州政府一直将卫生事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作为全国全省医改试点城市,“十三五”期间,我们将按照“健康中国”的战略部署,大力推动卫生事业发展。一方面政府要加大对公共卫生、医疗卫生和医疗保障的投入,另一方面我们强调要遵循行业发展规律,实现内涵建设、学科建设、团队建设新的跨越。
国内外40余位肺栓塞和肺动脉高压领域的资深专家与余名与会代表分享了肺循环领域的诊疗新技术和新理念,所开设的20个精彩专题,围绕静脉血栓栓塞症(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肺动脉高压、肺血管炎、肺水肿、肺原性心脏病、高压性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病变等肺循环领域相关疾病的临床、基础研究,为国际和国内广大肺循环疾病研究人员提供了学习与交流的平台。
(来源医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