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白癜风专家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503615.html
广慈中医心脏病讲,此为。
这个系列的音频讲座旨在传播中医古方治疗和康复多种心脏病症的知识和技能。面向各类心脏瓣膜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风心病、冠心病、扩心病、肺心病、房颤、早搏、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心包积液、肺动脉高压、心衰浮肿、呼吸不畅、胸闷憋气、心慌心悸等心脏相关病症,讲述各种证型的病症治法,讲解各类中医古方方剂及药物,帮助广大心脏病人更好地康复疾病,还你一颗美丽而健康的心脏!
音频讲述者:高原。中医心脏病研究学者,武汉广慈中医心内科首席学术顾问。自年开始从事中医古方与中重度心脏病的调查研究,20年来访问、接触过3万多心脏病患者,对心脏病中医治疗有独到的知识和见解。
(图为半夏人的典型特征)
本讲所述中药半夏的中医药学说明——
半夏(下)
概说
半夏首载于《本经》,“五月半夏生,丝当夏之半,故名”(《本草纲目》),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块茎,俗称旱半夏,以质地坚实、色白、粉性足者为佳。生品多供外用,能够散结消肿,内服时一般用炮制品,炮制品较多。用生姜、白矾炮制,名姜半夏,长于降逆止呕;用甘草、石灰水炮制,名法半夏,长于燥湿健脾;用8%白矾溶液炮制,名清半夏,长于燥湿化痰;用法半夏与赤小豆、苦杏仁、鲜辣蓼、鲜苍耳草及面粉经加工发酵而成,名半夏曲,长于化痰消食。笔者最常用姜半夏,既能止呕,又能化痰。
不少药店以水半夏混充半夏,价格虽然低廉,但疗效差,不可当做半夏的代用品。
性能特点
品尝生半夏,其味辛辣、麻舌而刺喉,鲜半夏尤为显著,古人谓半夏“戳咽喉”之说,此之谓也,这也是其毒性的具体表现。“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半夏性温,具有良好的燥湿化痰、降逆止呕之功,故归脾、胃、肺经。
功效应用
1.燥湿化痰:半夏辛温而燥,入脾、肺经,具有较强的燥湿化痰、温化寒痰之功,为治湿痰要药,亦可用于寒痰证;同时,经过配伍,也是治疗热痰、风痰、燥痰等其他痰证的要药。用治湿痰证之咳嗽痰多、色白质稀等,常与陈皮、茯苓等同用,如二陈汤,这是治痰的最基本方剂,其他治痰方大多在此方基础上加减而成;若治痰湿上扰之眩晕头痛,可与白术、天麻同用,如半夏白术天麻汤;用治寒痰证,可与干姜、细辛等配伍,如小青龙汤、苓甘五味姜辛夏杏汤等。
目前,药理研究并未证实半夏具有化痰作用,但临床所见,半夏具有良好的化痰之功,对于痰多易咯者,服用半夏的配方后,痰量明显减少,这就是客观的临床证据。至于动物实验并不能证明半夏的化痰作用,只能说明实验设计存在缺陷。
2.降逆止呕:药理研究发现,半夏所含生物碱可抑制呕吐中枢而镇吐;各种炮制品均有明显的止咳作用;临床研究也发现,半夏善降胃气而止呕,为止呕良药,对各种原因所致呕吐,均可随证配伍应用,为历代医家治疗呕吐的要药。用治痰饮或胃寒呕吐,与生姜同用,即小半夏汤,再配伍茯苓,即小半夏加茯苓汤;若治胃热呕吐,常与黄连、竹茹等同用;若治胃虚呕吐,可配伍人参、白蜜等,如大半夏汤。这些止呕方剂,经久临床,疗效可靠,方中半夏的作用至关重要。半夏有毒,对于孕妇而言当属禁已然治疗妊娠呕吐也是常用之品,常配伍紫苏梗、砂仁等。大学期间,讲授妇科学的老师介绍其经验,治疗妊娠恶阻,一般不需辨证,概用香砂六君子汤,方中两味药必用,即半夏与砂仁。
3.消痞散结:本品味辛能散,能够化痰、消痞、散结,常用于痰阻气滞所
致的心下痞满、结胸、梅核气等。用治寒热互结之脘腹痞满或胀闷不适,常与黄连、黄芩、干姜等配伍,如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等;若配伍旋覆花、代赭石等,可治疗痰阻气逆之心下痞硬、嗳气频作,如旋覆代赭汤;治疗胃炎、肺炎、气管炎等症属痰热结胸者,则与黄连、瓜蒌同用,即小陷胸汤,再配伍枳实,即小陷胸加枳实汤;用治痰气互结之梅核气,常配伍厚朴、紫苏、茯苓、生姜,如半夏厚朴汤,这是笔者治疗咽喉诸疾患最常用方剂,有效率非常高。
4.外用消肿止痛:本品外用时,半夏所含成分对皮肤黏膜具有强烈的刺激性,从而具有消肿止痛之功,可以治疗瘿瘤、痰核、痈疽肿毒等以结块为表现的病证,但目前临床已经很少应用。
5.化痰安神:药理研究发现,半夏具有镇静之功,大剂量应用时,能够化痰安神,这种作用早在《内经》中即有应用,如半夏秫米汤,可用于胃不和而卧不安者。“怪病皆因痰作祟”,对于体胖痰多、失眠易惊而多梦(尤其是恶梦)者,从痰论治,多有良效,与枳壳、陈皮、竹茹等用,如温胆汤,这也是治疗抑郁症而体胖痰多者的良方。
用法用量
煎服,3–50g;外用适量。治疗失眠或疼痛时,可大剂量应用,须用姜半夏或法半夏,不可用生品。
使用注意
半夏性温燥,阴虚燥咳及咳血者应慎用;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十八反内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