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世2问要命,还是要生孩子

时间:2022-6-29 15:05:57 来源:肺动脉高压

为了不在茫茫人海中失联,请把我们设为“星标★”哦。

点击上方蓝字“南周知道”→进入新页面,点击右上角“...”→点击第一栏“设为星标”。

我们歌颂母亲的伟大,但我们不应该以“伟大”为由对母亲和女性进行道德绑架。

“知道”(nz_zhidao)跟你谈谈,当代女性是要命还是要孩子?

(视觉中国/图)

《人间世2》播出后,引发强烈的社会反响。年《人间世1》播出后,豆瓣评分高达9.6分,暌别两年的《人间世2》甫一播出,豆瓣评分依旧高达9.6分。

《人间世2》第一集《烟花》,对准的是一种非常可怕的癌症——恶性骨肿瘤。第二集《生日》,讲述的是生命的诞生,它聚焦了一群特殊的母亲,她们本不该怀孕,却因为种种原因躺在了产科的重症监护室里。

而其中最令人唏嘘的是一个案例是,产妇虽然生下孩子,自己却失去了生命。

吴莹,25岁,患有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伴重度肺动脉高压。怀孕生子有可能会让她心脏大大超出负荷。结婚两年,两次流产,这是第三次怀孕。吴莹不顾丈夫、父母、公婆反对,坚持要生下这个孩子。在胎儿只有七个月大时,考虑到吴莹的心脏负荷,不得不进行剖宫产手术。虽然手术还算成功,但吴莹被送进了重症监护室,到了第八天,她因肺部严重感染,最终没能见到自己的孩子……

不仅是吴莹,片中拍摄的几个产妇,身体条件都不适合怀孕,但她们不约而同怀揣着一个观念,不生育人生不圆满,没有孩子人生不圆满,于是冒着风险选择怀孕。最终可能母子平安,也可能是吴莹的悲剧,甚至一尸两命。这集播出后,也引发全民的大讨论:当女性身体不适合怀孕时,要不要生孩子?

生或不生,由女性来决定

在《生日》中,出现的一个关键词是,生育权。

吴莹去世后,医院产科主任林建华,再次提醒自己的同事们:遇到妊娠禁忌症女性,要警告再警告,劝阻再劝阻,一定要往“往死里谈”,希望危重孕产妇的数量可以减少。但是她也提到,“我们有的时候也很尴尬,人家说生育权在她手上,这么沟通、这么谈话,她认命了,她不肯终止,我们也不能全部把她引掉。”

生育权是一项基本的权利,公民的生育权是与生俱来的,是先于国家和法律发生的权利。作为人的基本权利,生育权与其他由宪法、法律赋予的选举权、结社权等政治权利不同,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剥夺的。这也就意味着:即便一个女性的身体不适合怀孕,一怀孕就高危甚至可能危及自己的生命,她的生育权都不可剥夺。

那么,当丈夫的生育权与女性的生育权发生冲突时,谁来主导?

回看《生日》中几个女性之所以冒险生子,丈夫的因素或显或隐出现。林琴在已经生育两个女儿的情况下,不顾生命危险,就是为了拼一个儿子。吴莹丈夫及其家人多次提及他们也劝产妇放弃孩子,不过结婚两年,流产两次,这是第三次怀孕,为什么丈夫明知身体不允许,还让妻子多次怀孕?

这里并没有对片中人物进行道德评判或指责的意思,我们只是在设想这样一种可能:所有高危产妇都认为有孩子人生才圆满、家庭才圆满,这其中是否有来自丈夫家庭的压力?比如产妇也害怕、也担忧身体健康,但考虑到丈夫的生育权,考虑到爱人的愿望,才选择铤而走险。

《人间世2》(影视剧照/图)

这时就涉及到另一个问题,如果丈夫想生,但产妇不想生,产妇是否有权利不生?

是的。在婚姻关系中,丈夫也享有生育权,但丈夫的生育权是通过妻子来实现的,只有夫妻双方协商一致,丈夫才享有这一权利。如果妻子不愿意生育,丈夫不得以其享有生育权为由强迫妻子生育。

《婚姻案件审理要点精释》中有更详尽的解释:“男方生育权的行使与实现既然需要利用女方的身体,就应当尊重女方的人身自由权、身体支配权及健康权,两相权衡,女方的权利比男方的生育权具有优先保护地位。因此,生育权应倾向于保护妇女选择是否生育的权利。

事实上,妇女可以自行决定采取包括堕胎在内的各种避孕方法,并决定是否让男方成为父亲。”这也就意味着:生或不生,由女性说了算。哪怕妻子擅自终止妊娠,都不构成对丈夫生育权的侵犯。

妻子的次序应优先于孩子

法理上是站在女性这边的,难就难在许多女性观念上掣肘。在生命健康权和生育权之间,自己要怎么选择?到底是自己的命重要,还是孩子重要?

毫无疑问,母爱是伟大的,而从古至今,我们也一直在歌颂母爱的伟大。这其中我们也常常听到这样的例子,比如有的女性哪怕是有先天性心脏病或罹患癌症,都坚持要怀孕要生孩子,我们的反应都是为母亲的牺牲精神所感动。

也因此,我们很少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一个女人只有成为母亲,才能证明她自己的价值吗?一个母亲只有敢于拿命换孩子,才能证明她是伟大的吗?

不是这样的。一个应该被反复强调的常识是:生育虽是女性的生理功能,成为母亲虽然是一个女性的权利,但这绝非意味着女性是生育机器,也不意味着每一个女性只有成为母亲她的人生才是圆满的。哪怕是一个女性成为母亲,抚养孩子是她的义务,但这也绝不意味着,母亲才是她的唯一身份和标识,她必须为孩子付出她的一切时间和精力。她依旧首先是她自己,然后才是母亲的身份。

我们歌颂母亲的伟大,但我们不应以“伟大”为由对母亲和女性进行道德绑架。

另一个值得讨论的议题是:一个家庭、一对夫妻一定要有孩子才圆满?为了这种圆满,甚至可以让女性拿命去换?

诚如有人一再强调的,一个家庭的核心关系是夫妻关系,而不是亲子关系。但中国的太多家庭,孩子始终是家庭的核心。结婚,就是为了生小孩,为了传宗接代。整个婚姻、整个家庭,都是围绕着小孩转。费孝通认为这种观念与乡土社会传统有关。他写道,“中国的家庭,是个绵续性的事业社群,它的主轴是在父子之间,在婆媳之间,是纵的,不是横的。夫妇之间只是配轴。配轴,虽则和主轴一样并不是临时性的,但是这两轴,却都被事业的需要而排斥了普通的感情。我所谓普通的感情是和纪律相对照的。一切事业都不能脱离效率的考虑。求效率就得讲纪律;而纪律排斥私情的宽容。”

什么是效率?效率就像是两人合伙做生意一样,权责分明,男的负责赚钱养家,女的负责传宗接代、相夫教子。在这种观念支配下,夫妻关系的排序总是低于亲子关系,因为在效率思维下,爱不能产生什么,但小孩(尤其是男孩)是延续香火的后代。所以一个家庭要有孩子才圆满,而且一定要生到男孩为止。这就是纪录片中那位高龄产妇的选择,已经剖腹产两个女孩,依旧要冒着生命危险再剖腹产一个男孩。最后她腹产手术一共出了一万毫升的血,相当于体内的血换了三遍,手术切掉了子宫,她的大出血才止住了。

这样的观念当然是荒谬的。我们是因为相爱才结婚,而不是为了生孩子才结婚;孩子是婚姻爱的延续,而不是相反,孩子被拿来当做婚姻的维系——这是把孩子当做工具了;我们生育孩子,但就像纪伯伦说的,孩子并不属于你,孩子并不是为了实现你婚姻或生活的圆满而来的。有多少人,的确是爱孩子,但这爱里,也包含着太多的自私、欲望和占有,他们将孩子当做自己人生或婚姻的寄托,当做安全感的来源。

如果真的爱一个人,不会因为她是否生育而决定是否爱她;当然,如果两个人真心相爱,也都有生育的欲望,拥有爱的结晶也是顺理成章的事。爱,优先于生育;妻子,优先于孩子。没有爱,孩子也只是让婚姻“撑下去”;你不在了,你的父母你的丈夫你的孩子都会为你的离去而悲痛,这怎么称得上“圆满”?

最后还是要强调下:我们没有对片中的人物进行道德评断的意思,我们尊重他们的选择,我们也祝愿所有幼小的新生命能够快乐平安长大。我们仅把纪录片当做一个思考的延伸,我们希望更多女性的权利得到尊重,她们被爱,不是以生育为前提的。

相关文章推荐

《人世间》的确感人,它为我们呈现了医者仁心的形象,但如果我们想要寻求医患矛盾的纾解之道,我们就不该在逻辑的半山腰上嚎啕大哭。

点击蓝字标题,即可阅读《人间世:感动的,煽情的,与被遮蔽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osjm.com/jblj/15044.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