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首西施,其蹙眉捧心時展現了閉月羞花、傾城傾國之美,西施的美不只迷倒了當時的少年君子們,也成了當代女子的學習典範,東施效顰便是個例子。但若以現代的科學角度去看當時體弱多病的西施蹙眉捧心之行為,不難發現,其實西施極有可能是患有心臟疾病。
令人聞之色變的心臟病,到底是什麼樣的疾病?相較於古代,現代的物質生活條件大大提升,醫療水準大為進步,但為什麼現代人還是擺脫不了心臟病的糾纏?且讓我們探討心臟病的成因與風險,讓我們對這「美麗」的疾病能有所認識。
心臟是身體內臟的重要主宰,靠著心臟的搏動,血液才可順利的在全身各處流動,倘若心臟停止工作,在短短的6分鐘內便會終止一個人的性命。如果平常疏於保養與關心,那麼這一個只有拳頭般大小的器官便容易出現病變而危害生命安全。
讓人害怕的心臟病可分為先天性心臟病與後天性心臟病兩大類,先天性心臟病發生的原因目前並不十分清楚,推測可能是綜合了環境與基因遺傳等多項因素。
雖然目前醫界無法正確指出先天性心臟病的成因,但已知道先天性心臟病是約在受孕第3~8週期間,因為胎兒心臟及大血管發育受阻所引起,先天性心臟病根據發病症狀可粗分為發紺性與非發紺性兩大類,所謂的發紺是指發病時病患的嘴唇、指甲、皮膚會呈現紫黑色。發病原因簡述如下:
一、非發紺性
1.心內膜墊缺損缺損可能會出現在心房中隔、心室中隔或是二間瓣與三尖瓣閉鎖不全,導致肺動脈高壓,甚或心臟血液由右往左分流,引起主動脈血含氧量不足的現象。2.心室中隔缺損是最常見的心臟病,約有30%的心臟病患屬於此類。因左右心室相通,左心室血流向右心室,會有以下情況發生:(1)肺動脈血流增加,發生肺水腫現象。(2)主動脈血流減少,交感神經興奮,因此血壓增加、心跳加快、心室收縮力道加大。(3)左心室負荷增加,嚴重導致心臟衰竭。此類疾病得依缺損破洞大小來決定治療方式,但平常生病要小心細菌性心內膜炎。
3.心房中隔缺損因左心房的血壓大於右心房的血壓,因此血液會由左心房往右心房流動,間接導致肺動脈血量增加。若缺損洞口不大,90%的嬰兒會在一歲以前自動癒合,且此病症狀不易被發現,僅在心臟檢查時會聽到部分的心雜音。相較於其他心臟病種類,此症狀較不嚴重,因此預後較佳。4.開放性動脈導管在胎兒時期,肺循環是無用武之地的,但為了維持胎兒正常的血液循環,胎兒的心血管構造會與成人稍有不同,胎兒的左右心房間有一孔洞,可左右相通,且主動脈與肺動脈間有一「動脈導管」相通,負責胎兒時期的血液循環,正常情況下出生後的胎兒會自動關閉動脈導管,若動脈導管忘了關閉,可能會使嬰兒的生長及活動受影響,不過這樣的問題,現在只要以心導管手術治療即可痊癒。5.肺動脈瓣狹窄因肺動脈狹窄,導致右心室血液無法順利流向肺動脈,嚴重時會使右心室衰竭,運動時也容易出現肝腫大、四肢水腫等狀況。要治療這樣的狀況只要利用「氣球導管擴張術」撐開肺動脈即可。6.主動脈瓣狹窄左心室的血液無法全數順利的流向主動脈,輕微的情況會產生心雜音,嚴重的話會導致心肌缺血、心絞痛、暈倒甚至死亡。此症狀可視嚴重程度來決定治療方式,外科手術與氣球擴張術都是治療方法之一。7.主動脈弓窄縮此症狀可分為兩型:(1)嬰兒型:血液由肺動脈經動脈導管流向下行主動脈,導致下肢缺氧。(2)成人型:上肢血壓高於下肢血壓,容易出現高血壓或腦內出血等症狀。多半以外科手術治療此症,但術後殘留問題仍相當多。8.冠狀動脈先天異常為較罕見的疾病,醫學記載也相當少,主因為冠狀動脈的起源及分佈異常,年輕人在運動後若出現心絞痛或心肌梗塞,極有可能是因為患有此病。
二、發紺性
1.法洛氏四合症病患有四大異常:(1)肺動脈狹窄,使缺氧血無法順利轉換為充氧血,病患發育欠佳。(2)心室中隔缺損,左右心室的充、缺氧血相通。(3)主動脈跨於心室中隔上方,因此主動脈同時送出充氧血與缺氧血至全身。(4)長期缺氧的結果,使得右心室更加努力工作,企圖加速肺循環,最後導致右心室肥大。此症狀唯一的方式便是開刀治療。2.大血管轉位因血管位置錯誤,使得右心室的缺氧血由主動脈送出至全身,導致身體缺氧、發紺。而左心室的充氧血由肺動脈送出至肺,重複的氧化而無用。若新生兒有此疾病,可先加藥保持動脈導管不閉鎖,並緊急開刀治療。
敬請期待:西施捧胸-淺談心臟疾病(HeartDisease)-下
最出名的白癜风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