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秋季气温的不断下降,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病区连续收入了十几例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其中有一定比例的患者被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
这就是“慢阻肺”近日,又一例“慢阻肺”患者赵大爷(化名)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病区。该患者今年72岁。
赵大爷有反复咳嗽、咳黄白粘痰及伴有活动后气急的症状已15余年了,曾到当地卫生院检查过,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赵大爷也不以为意,继续烟酒不停。直到20多天前,他出现右侧胸痛,咳嗽时疼痛明显,夜间睡眠差,大便难解等症状,犹豫再三,终于挨不过病痛的折磨,医院就医。经患者自述及进一步检查,医生诊断赵大爷为“慢阻肺”及“右下肺占位”。
入院后,医生完善了相关辅助检查,并予以舒张支气管、止咳化痰、改善血循环、止痛等一系列对症治疗,赵大爷的病情得到明显缓解。半个月后,他感到右侧胸部基本无疼痛感,咳嗽减少,咳痰转白色,胸闷气急状况也大有改善,且精神状况较为良好,便要求出院。医生要求他注意保暖,避免受凉,防止感冒,并将定期随访。
“慢阻肺”是一种破坏性的肺部疾病,是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通常呈进行性发展并与肺对有害颗粒或气体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它虽然是气道的疾病,但对全身的系统影响不容忽视,故要重视对其的预防及治疗。
被严重忽视的肺肺总是被人们所忽视,但黄帝内经称“肺为娇脏,邪必先伤”,肺往往是外界有害因素首个侵袭的对象。吸烟、雾霾、装修污染、病原菌感染……这些都能直接导致呼吸系统疾病。据统计,在中国老年人的死因中,有80%是死于呼吸系统衰竭。
不同于对高血压、糖尿病的重视,国人对“慢阻肺”的慢性管理知之甚少。由于早期症状不突出,常仅表现为轻度咳嗽、咳痰,因而极易被忽视。待到出现严重的憋气症状时,往往疾病已进入到中晚期,出现了肺动脉高压、肺心病,甚至呼吸衰竭等难以逆转的情况。
令人震惊的数据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慢阻肺”与艾滋病已经并列成为世界第四大致死原因,仅次于心脏病、脑血管病和急性肺部感染等。然而,目前的常规体检中,并没有肺功能检查这一项。由于早期无症状,漏诊、误诊率高,在中国,“慢阻肺”患者的误诊及漏诊超过2/3,甚至达到80%,每年因“慢阻肺”死亡的人数达万。
若有以下症状,及早进行肺功能检查:1、咳痰:咳嗽后通常咳少量黏液性痰,部分患者在清晨较多。
2、喘息和胸闷:不是“慢阻肺”的特异症状,部分患者、特别是重度患者有喘息;胸部有紧闷感通常于劳力后发生,与呼吸费力肋间肌等容性收缩有关。
3、慢性咳嗽:通常为首发症状,初起咳嗽呈间歇性,早晨较重,以后早晚或整日均有咳嗽,但夜间咳嗽并不显著。少数病例咳嗽不伴咳痰,也有部分病例有各种明显气流受限但无咳嗽症状。
无症状人群,有必要常规筛查肺功能吗?对于年龄≥40岁、无论是否吸烟或有无呼吸道症状的人群,应尽早检查肺功能。
1、因为症状和肺功能没有显著相关性,很多患者在发病早期可能仅有肺功能减退,而无相关症状。
2、没有肺功能检查就难以对早期“慢阻肺”病人(尤其是无症状的患者)做出诊断。
3、国外先进国家已将肺功能检测视作和心电图、胸部X线等检查同等重要,列为常规体检项目。
治疗白癜风有哪些方法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