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外经验急性肺栓塞的临床实践

时间:2016-12-26 8:59:14 来源:肺动脉高压

急性肺栓塞的临床实践:医院血栓中心的临床经验

连天宇严欣欣荆志成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44(03):-.

急性肺栓塞(acutepulmonaryembolism,APE)是我国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是世界常见的三大致死性心血管疾病之一。

欧洲六国一项大规模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年约有31.7万人死于静脉血栓栓塞(venousthromboembolism,VTE)相关疾病,其中34%的患者因APE猝死,而高达55%的患者死于生前未能确诊的APE[1]。

我国肺栓塞防治项目对至年全国60医院的肺栓塞患者进行了登记注册研究,在例住院患者中共有例确诊为肺栓塞,发生率为0.1%[2]。APE因其较高的发病率和隐匿致死性,应引起临床上的高度警觉。

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肺血管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专家组撰写了"急性肺血栓栓塞症诊断治疗中国专家共识"[3],对规范我国APE的诊断流程和治疗策略、提高诊治水平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但随着近年对APE认识地不断提高,欧洲心脏病学会(EuropeanSocietyofCardiology,ESC)在年、年和年不断更新了APE的诊疗指南,综合了新出现的循证医学证据和来自临床的专家意见。对临床实践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但指南受限于证据时效和受众范围,未免对当前最新观念和动态有所疏漏。

本文结合ESC新版指南,主要从诊断评估和抗凝治疗两个方面介绍了医院血栓栓塞性疾病诊疗中心处理急性肺栓塞的临床实践经验。

一、诊断

ESC诊疗指南推荐对怀疑APE的患者采取"三步走"策略,首先进行临床可能性评估,然后进行初始危险分层,最后逐级选择检查手段以明确诊断。

常用的临床可能性评估标准有加拿大Wells评分[4]和修正的Geneva评分[5]。而初始危险分层以是否存在休克或持续性低血压等血液动力学障碍为标准,分为高危组和非高危组,根据上述评估结果,选择诊断流程和治疗方案。

在本中心的临床实践中,考虑到伴随休克或持续性低血压的可疑APE危险性很高,患者随时可能出现血液动力学危象,临床处理需争分夺秒,所以格外强调初始危险分层的重要性。如果可疑APE患者在排除新发心律失常、血容量下降、脓毒血症后,出现收缩压90mmHg(1mmHg=0.kPa)或下降≥40mmHg,且持续超过15min的持续性低血压时,应直接进入可疑高危APE的诊断流程。

1可疑高危APE:

关于可疑高危APE的诊断,ESC指南强调了CT肺动脉造影(







































北京治疗白癜风手术价格
治白癜风有哪些偏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mosjm.com/jblj/5029.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