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一题)
.为什么吸入气管内的异物容易进入右侧支气管?
答:因气管在隆突处(位于胸骨角)分为左右支气管,右支气管较粗短,并与脊柱形成30°角,而左支气管为50°角,故异物吸入更易进人右侧支气管。
.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有哪些?
答:1.自然咳疫法最为常用,清晨采标本前用清水漱口数次后用力喷出深部第一口痰,留于无菌容器中,咳痰困难者可采用雾化或口服祛疾剂后留取。
2.经环甲膜穿刺气管吸引留取标本。
3.经纤维支气管镜防污染法采样。
.采集痰培养标本时应注意什么事项
?
答:1.采集清晨痰为佳。
2.防止唾液及上呼吸道分泌物污染。
3.标本应及时送检,因为有些细菌如肺炎链球菌产气杆菌等极易死亡。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饮食指导有哪些?
答:腹胀的患者应进软食,少食多餐,细嚼慢咽。避免进食产气的食物,避免进食易引起便秘食物。肺气肿的患者由于机体需要应进高热量、高蛋白质饮食,可在两餐问提供。患者餐前和进餐时避免饮液体。餐前提供口腔护理可以增加食欲,餐后避免平卧,有利于消化。
.结核病可分为哪几个类型?
答:1.原发型肺结核。
2.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3.继发型肺结核。
(1)浸润性肺结核‘
(2)空洞性肺结核。
(3)结核球。
(4)干酪样肺炎。
(5)纤维空洞性肺结核。
4.结核性胸膜炎。
5.其他肺外结核。
6.菌阴肺结核。
.咯血窒息的原因有哪些?有什么临床表现?
答:1.咯血窒息的原因有:大量血液阻塞呼吸道。患者体弱,咳嗽反射差,无力将血液咳出。患者极度紧张,诱发喉头痉挛。
2.临床表现:患者突然烦躁不安、惊恐、大汗淋漓、发绀、不能讲话呼吸困难,有憋气感,若不及时处理,可迅速出现抽搐,发生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
.大咯血窒息时如何抢救?
答:1.保持呼吸道通畅,立即取头低脚高45°的俯卧位,面部侧向一边,轻拍背部,迅速排出在气道和口咽部的血块,或直接刺激咽部以咳出血块,有条件时行吸痰管机械吸引。
2.高浓度吸氧。
3.做好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准备与配合工作,以解除呼吸道阻塞。
4.必要时用呼吸兴奋剂。咯血时要注意防治阻塞性肺不张、肺部感染及休克等并发症。
.肺癌患者为什么出现高钙血症?
答:肺癌患者可因骨转移导致骨质破坏,或由癌细胞(多为鳞癌)分泌异位甲状旁腺激素引起高钙血症。
.何谓上胜静脉阻塞综合征?
答: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主要是指上腔静脉梗阻地疾病,表现为上半身血液回流受阻,上腔静脉压升高,形成广泛的上腔静脉侧支循环,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患者有头痛、头晕、嗜睡等症状,典型体征为面部、颈部和上肢淤血、水肿和前胸部的静脉曲张。
.何谓张力性(高压性)气胸?
答:张力性气胸是指胸膜破裂口呈单向活瓣或活塞,吸气时因胸廓扩大、胸膜腔内压变小而开启,空气进人胸膜腔;呼气时胸腔内压升高压迫活瓣而关闭,使气体不能排出,致使胸腔内气体不断积聚,压力持续升高,造成肺脏萎缩、纵隔移位、静脉回流受阻等,甚至引起急性心肺功能衰竭。此型胸腔压力明显升高,抽气成负压后不久,又转为正压。
.对自发性气胸的患者需作哪些健康指导?
答:1.坚持肺部基础疾病的治疗:向患者介绍继发性自发性气胸的发生是由于肺组织有基础疾病存在,因此遵医嘱积极治疗肺部基础疾病对于预防气胸的复发极为重要。
2.避免气胸诱发因素:(1)避免抬举重物、剧烈咳嗽、屏气、用力排便等,并采取有效的预防便秘措施。
(2)注意劳逸结合,在气胸愈合后的1个月内,不要进行剧烈运动,如打球、跑步等。
(3)保持心情愉快,避免情绪波动。
(4)吸烟者应指导戒烟。
3.气胸复发时的处理:一旦出现突发性胸痛,随即感到胸闷、气急时,可能气胸复发,应及时就诊。
.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病情观察包括那些内容?
答:1.观察哮喘发作的前驱症状,如鼻咽痒、喷嚏、流涕、眼痒等黏膜国民症状。
2.哮喘发作时,观察患者意识状态,呼吸频率,戒节率深度及辅助呼吸肌是否参与呼吸运动等,检测呼吸着,哮鸣音变化,检测动脉气血分析和肺功能情况,了解病情和治疗效果。
3.哮喘严重发作时,如经治疗病情无缓解,做好机械通气准备工作。
4.对急性期患者加强监护,尤其在夜间和凌晨哮喘易发作。
5.观察药物作用和不良反映。
6.了解患者复发哮喘的病因和过敏源,避免诱发因素。
如何之道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进行体位引流?
答:1根据不同部位的病变作体位引流病变部位处于高处
2引流时间每次为15MIN鼓励患者咳嗽引流完毕后给漱口
3每日1~2次,(清晨、入睡前)作体位引流,记录引流出的痰量及性质。
4.引流应在饭前进行,应协助拍背。
.何谓饰性脑病?其临床表现有哪些?
答:肺性脑病是因呼吸功能不全导致缺氧、CO2而引起的神经,精神障碍,它是一种临床综合征。轻型患者有头痛、神志恍惚、白天嗜睡、夜间失眠、兴奋;中型患者出现谵妄、躁动、肌肉抽搐、球结膜水肿;重型患者是呈昏迷状态,有癫痫样抽搐,生理反射消失,巴彬斯基征阳性,可导致死亡。
.何谓长期家庭氧疗(LTOT)长期家庭氧疗的指证,用法及目的是什么?
答:1.长期家庭氧疗是指持续低流量吸氧1~2L/min,每日吸氧15H以上。对COPD慢性呼吸衰竭者可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2.LTOT指证:(1)PaO2≤7.3kpa(55mmHg)或SaO2≤88%,有或没有高碳血症。(2)PA.3~8.0kpa(55~60mmHg),或SA02<89%,并有肺动脉高压,心力衰竭所以红细胞增多症(血细胞比容>于0.55)。
3.用法、目的:一般用鼻导管吸氧,氧流量为1~2L/min,吸氧时间>15H/D。目的是使患者在海平面静息状态下,达到PAO2≥8.0kpa(60mmHg)和(或)使SAO2升至90%。
.为什么长期氧疗能提高肺心病患者生存率?
答:1.吸氧后缺氧性肺血管收缩得到控制或缓解。
2.PaO2维持在8kPa以上,避免致死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3.能改善生活质量。长期氧疗不仅减轻静息状态的呼吸困难,而且改善了活动后的喘息,增加日间有效活动,提高运动耐力。
.慢性肺心病患者低浓度给氧的依据是什么?
答:1.失代偿期患者多为慢性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呼吸中枢对
CO2刺激的敏感性降低,甚至处于抑制状态,其兴奋性主要依靠缺氧对外周化学感受器的刺激作用,当吸入氧浓度过高,随缺氧的短暂改善解除了其对中枢兴奋作用,结果使呼吸受抑制,CO2潴留加剧,甚至出现呼吸性酸中毒和肺性脑病。
2,由氧解离曲线的特点所决定,吸入低浓度氧,使患者PaO2适当提高,就能使SaO2明显提高,这样既纠正严重缺氧,又避免CO2潴留对呼吸中枢的抑制作用,为进一步治疗创造了条件。
如何指导慢性肺心病患者减少体力消耗?
答:指导患者采用既有利于气体交换又能节省能量的姿势,如站立时,背倚墙使隔肌和胸廓松弛,全身放松。坐位时登高合适,两足正好平放在地,身体稍前倾,两手放在双腿上或趴在小桌上,桌上放软枕,并略抬高床尾,使下肢关节轻度弯曲。
如何保持呼吸衰竭患者的呼吸道通畅?
答:1.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及异物,保持呼吸道湿化,根据患者病情进行吸痰,如分泌物严重阻塞气道时,应立即进行机械吸引。
2.缓解支气管痉挛,用支气管解痉药,必要时同时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病情需要时建立人工气道,如: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氧疗改善低血症的作用机制是什么?
答:氧疗的效应是通过提高肺泡氧分压,增加氧弥散能力,提高PaO2改善低氧血症导致的组织缺氧。机体缺氧状态的改善可减轻呼吸肌因代偿缺氧过度工作的负担,并可减轻心脏的负荷。
.慢性呼吸衰竭的氧疗指证是什么?
答:鱿鱼慢性呼吸衰竭患者机体有一定的代偿和适应能力,一般将PaO28kPa定为氧疗的指证。PaO27.3(55mmHg)为必须氧疗的指标。
.I型呼吸衰竭氧疗方法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答:1.I型呼吸衰竭(低氧血症,二氧化碳分压正常或降低):短时间内吸入FiO%~60%或更高浓度的氧,待PaO2上升至60mmHg以上后,将FiO2降低,以防氧中毒等并发症。常压下FiO%以下是安全的,40%~60%有可能引起毒性反应,60%以上必须限制在48h以内,最多不超过72h。
2.II型呼吸衰竭(低氧血症伴二氧化碳潴留):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FiO%,使PaO2维持在60mmHg,这样既能纠正严重缺氧,又能防止CO2潴留的加重。
.呼吸衰竭患者康复期的健康指导内容有哪些?
答:1.指导患者做缩唇腹式呼吸以改善通气。
2鼓励患者适当家务活动,尽可能下床活动。
3.预防商户到干扰,注意保暖、季节交换和流感季节少外出,少去公共场所。
4.劝告戒烟,如有感冒尽快就医,控制感染。
.何谓记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答: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ARDS)是指患者原心肺功能正常,由于肺外或肺的严重疾病,如严重感染休克烧伤严重创伤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和大手术而继发的急性,进行性呼吸窘迫和难以纠正的低氧血症性呼吸衰竭。
.何谓氧中毒?有何临床表现?
答:长时间吸入高浓度氧,体内盐城过多的氧自由基,导致组织细胞的损伤和功能障碍称为氧中毒。氧中毒一般在吸入高浓度氧(FI02>50%)6~30h开始出现患者有胸骨后疼痛或不适,胸闷、干咳、呼吸困难、PA02呈进行性下降,肺顺应性下降P(A-a)CO2增大,X线胸片有斑片状模糊浸润性阴影。
.试述机械通气患者脱离呼吸机的步骤。
答:1.调整呼吸机参数,如逐渐减少进气量,进气压力及氧浓度。
2.间断勇士呼吸机或调节呼吸机模式,如可选用AIMV、PSV等,锻炼呼吸肌,帮助患者恢复呼吸功能,要特别注意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
3.撤机:当患者具备完全撤离呼吸机的能力后,需按一下4个步骤进行:撤离呼吸机-气囊放气-拔管(气管切开除外)吸氧。
昆明好的白癜风医院北京治白癜风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