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下午的分论坛精彩纷呈,令人目不暇接,简直就是虐死选择困难症。等小编吃完午饭走进心胸麻醉论坛会场的时候已经错过了李立环教授《麻醉管理中的哲学》的讲课(其实小微根本不懂哲学,有一种淡淡的忧桑)。
紧接着是中南大学湘雅二院的徐军美教授论述一个颇有争议的话题《保护心肌:吸入麻醉药和静脉麻醉药谁更好》。
选择吸入麻醉药物还是静脉麻醉药物一直是临床麻醉的热点话题。记得10多年前小编刚进入麻醉科学习的时候全科室就进行过这样的辩论。徐教授从自己的科研着手,进行讨论,认为吸入麻醉药物对心肌的保护作用取决于心脏原始状态,因此在心脏手术而不是其他类型手术中表现出患者死亡率的下降效应。大会主持缪长虹教授总结:麻醉药物其本身并无优劣,其效应取决于麻醉医生如何使用。
前半场的最后一个医院的王晟教授(被主持人誉为心超医生中麻醉做的最好的,麻醉医生中心超做的最好的)通过大量的实例来向观众展示了TEE在围术期的应用。
论坛的第二部分以陈杰教授的《围术期血管活性药物应用》开场,介绍了心血管手术中不同类型的药物选择以及应用。陈教授指出:用药秉承“能不用就不用”的原则,任何药物使用的前提是对其药理的掌握。
作为心脏手术“超级大户”的医院麻醉科心脏麻醉亚专科主任,郭克芳教授就心脏手术围术期肺动脉高压的处理进展做一知识更新。
郭教授从肺动脉高压的分类,手术时机的判定和不同成因的肺动脉高压其治疗原则不同这三方面入手,阐述了近年来在围手术期处理肺动脉高压的新理念。
会上吕欣教授询问了关于NO吸入装置的问题。郭教授说,医院的NO吸入装置医院孙科教授等研发,可以监测气体吸入浓度的可靠装置,医院。又有观众提问,对于肺动脉高压的患者使用单纯全麻还是复合硬膜外阻滞更为有益。郭教授答,低位手术中,硬膜外阻滞对肺动脉高压的患者是有利的,可以降低右心前负荷,然而实际上是否选择硬膜外阻滞还要考虑患者接受的手术以及肺动脉高压的程度。
由于时间问题,小编听到此处只能忍痛挥别心胸论坛,前往麻醉与血液保护论坛。临别时依依不舍,拍下了两位资深心胸外科麻醉专家罗红教授和陈怡绮教授的倩影。
麻醉与血液保护分论坛由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输血与血液保护学组副组长仓静教授、方浩教授及郭建荣教授主持,围绕着通过血液保护改善手术患者临床转归,尽可能实现疗效最大化、风险最小化这一主题展开。
来自上海市血液中心的钱开诚教授所做的报告“大量失血输血救治的策略”为此次分论坛的学术交流拉开了序幕。他从一则生动的社会现实事件出发,引出了当前绝大多数医务工作者对RhD阴性患者紧急输血存在的误区,从而提出应以患者为中心,依据循证医学的证据,科学合理地实施RhD阴性患者的应急输血。随后,他向大家详细介绍了大量输血时的血液制品选择,补充血小板、凝血物质的时机以及大量输血应特别注意规避的不良反应。
高危出血产科手术的围术期血液管理是麻醉科医师北京哪个医院医治白癜风最好杭州治疗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