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哪儿看病?省医啊!”广东乃至华南诸省的百姓,对于“医院”早惯以“省医”相称。你可知道,这医院,今年12月3日就年满70岁了!
省医院庆前夕,“院庆宝宝”江团团回到出生地庆一周岁生日;16年前在省医获心脏移植的谢燕芳,还在做着“救命恩医”的助手……省医走过寒暑岁月,救治无数病人,拯无数家庭出绝望。回头望,建院那栋两层三进铁皮房,那全英文书写的病历,那叶剑英元帅题写的院名……穿透时空,熠熠生辉!
胎心手术宝宝回省医庆生深圳男婴江团团,被省医的医护们昵称“院庆宝宝”,去年12月7日在省医出生的他,脑袋圆圆,大黑眼珠子滴溜溜地张望。省医70周年前夕,团团由父母带回省医心研所,去年救他性命的核心团队近20人给他举行了一个热闹的周岁生日聚会,团团被“白大褂”接力抱着,不哭不闹,仿佛知道彼此的因缘。
没有去年12月3日前后那场紧张的营救,可能就没有萌娃江团团了。去年,江妈妈孕29周B超检查发现胎心长肿瘤、心包积液、胎心慢,被建议引产。绝望中江家赶到省医,中华医学会胸心外科主委、医院院长庄建带领近50人的团队全力营救胎儿——45分钟完成孕妇剖腹、胎儿脱离子宫、保留脐带和胎儿循环,放出小核桃大胎心里的包积液,松解肿瘤对三尖瓣压迫;出生后第2天,体外循环下切除右心房肿物,并结扎动脉导管,修补缺损的右心房。江团团就这样“参与”了我国首例胎儿心脏病外科手术。术后第6天,团团的心脏已经接近正常;第二周、第一个月、第二个月、第三个月、半年、国庆前,每趟复查,团团的生长与智力都正常。出生时才2.2公斤的他,一岁时已是身高75厘米、体重10.5公斤,很健康。
获救后留院报答“救命恩医”年出生的河源姑娘谢燕芳,10多年来先后在省医做过办诊疗卡、电话挂号、接听热线、发检验单、打印结账清单等工作,近年则主要做着乌汉东医生的助手,帮医生整理、打印处方、检查单,与患者沟通等。
全医院都知道谢燕芳情况很特殊。她是因心肌炎两次心脏移植的患者,年、年,天文数字的治疗费用让她准备放弃治疗,医院院长的林曙光却决定“不考虑费用”给她治疗。从此,本就学医的她再也没离开过省医,医院帮忙。
医院为给她治病花去的医疗费用数额巨大,对此谢燕芳心里有一笔清晰的账:两次手术多万元,药费开始时每个月要1万多元,后来每月也要六七千元,如今距离第一次手术已经过去了个月,药费就是多万元,共计多万元。
对这个天文数字,谢燕芳坦言,“我基本没有交过钱,我生活有困难时,还有多位医生自掏腰包给我捐过钱。”国际医学界认为心脏移植后可以活10到15年,“医院救了我的命,到现在过了近17年,说不定能活上三五十年!”谢燕芳说,医院最好的回报,就是好好活着。
院长庄建:
继续压缩门诊回归急危重疑难症救治
如今,医院普遍追求病源增加,省医却逆流而行,连续数年压缩门诊量,到底怎么回事?记者专访了自称“省医管家”的院长庄建。
广州日报问(下简为“问”):业界流传,省医一直在压缩门诊?
庄建:是的。省医门诊量最高峰是一年万人次,如果不管控还可能更高。不过,要提供更高水平的医疗,再结合医改方向,我们发现压缩门诊,回归急危重疑难症救治才对。因此,从前年开始,每年压缩20万人次门诊量,成效显著,预计今年门诊万人次,希望年能压缩至万人次以下,让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回归基层首诊。
问:省医力量调整至哪里?
庄建:调整至主攻急、危、重、疑难病症救治。你看,省医现在床位张,住院人次是年年增,年住院突破11万人次,都是急危重疑难病症患者。通过医学技术提升,不扩病床,还努力降低住院天数,算上老年医学病区,今年人次住院8.23天,明年还要降到8天以下,病人康复好,或医院,这样一来病人的经济负担也轻了,省医的住院费用增长每年都控制低于3%呢。
问:听起来减门诊、增住院,对省医没经济影响?
庄建:这个方面,其实是从药品依赖性向靠病种技术性取胜。我们的药品比从几年前的45%,降至如今的37%,尤其是主动压缩辅助类药品。比如从前年开始压缩输液,门诊输液下降了70%,从每天两三百人输液,到如今全天几十人。而另一方面,我们像四级手术这样的大病案多了,年增百分之十几。
真的不是患者越多越好,像华南地区心血管病诊疗量1/3在省医,我们宁愿开发远程点对点会诊,将一般心血管病问题在基层解决。
问:70年建设,省医已是广医院。未来,在医学科研上有没有新规划?
庄建:我们正在与“三华”合作。一是华大基因。他们的出生缺陷研究和我们的先天性心脏病学科吻合,心脑血管、肿瘤、抗衰老、感染性疾病研究也和我们的心血管、肿瘤、老年科等学科一拍即合。我们可共同探索基因诊疗方法和途径,向精准医疗迈进。第二个合作对象是华南理工大学。依托与省医学科学院平台,我们和华南理工大学共同创办了华南理工大学医学院,致力于打造成我国医学教育领域的金字招牌,更期望打造医工结合的创新平台,在医学影像、3D打印、材料学等方面共同打造新成果。第三个合作对象是华为公司。我们将依托华为的网络信息资源,打造可全省共享的医学大数据平台,推进远程会诊,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走近省医
建院:铁皮房里“名家云集”
医院创建于年,医院。年,国民政医院之一——医院迁到广州,医院。医院就建在当时广州善后救济总署提供的惠福西路一栋两层三进的铁皮房里。在这里,著名公共卫生学专家李廷安担任院长,副院长是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医学博士、儿科专家钟世藩和美国西北大学医学博士、骨科专家游维义,内科主任是英国皇家内科学院院士胡启勋教授……可谓“名家云集”。省医的李培雄、陈之白两位老主任回忆,医院的病历几乎都是采用英语书写。
接管:钟南山之父守卫省医
年10月,叶剑英元帅率部队迅速南下,10月14日,部队解放了广州。新中国成立前夕,当时的国民党中央卫生部长抵穗,医院医院的巨额资金,连夜全家撤往台湾。钟院长毅然拒绝了卫生部的潜逃命令,全家留在了广州。年7月15日,医院物资一一清点,移交给继任院长陈汝棠。年9月,钟世藩始任省医第二任院长,他正是我国赫赫有名的呼吸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教授的父亲!正是钟氏全家,守卫保全了省医。
题名:叶剑英元帅亲题院名
年10月21日,叶剑英(当时大家尊称叶帅为“参座”)从赣州到达刚刚获得解放的广州市,接着,叶参座先后担任广州市军管会主任、广州市市长、华南分局书记、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席等职务,全面领导华南建设。
年一天,时任广东省卫生厅厅长的李得奇向叶参座提出希望其为解放军医院题写新院名,叶剑英欣然同意,用毛笔写下“医院”七个大字。年,医院更名为医院,叶帅亲笔题写的“医院”挂到惠福西路省医大门上。年1月1日,医院住院部搬到百子路,即今东川路与中山二路交界处。
发展:周总理心系心血管病事业
自此,省医发展迈上轨道。年省医就成立了胸外科,年又成立骨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以及麻醉科,年就能开展心脏血管手术等高难度手术。
值得一提的是,周恩来总理年11月26日陪同越南总理范文同至省医视察,观看针灸麻醉下肾盂切开去石术。看着病人在针麻下取出结石,周总理频频点头,连声说“好”!此行周总理还对省医在心血管病治疗产生了兴趣。年,他批准省医受邀至阿根廷学习心血管病技术,罗征祥教授等4名医生先后至阿根廷学习两年,回国全力促进省医心血管病事业发展。
省医专科哪些最牛?
你知道吗?截至目前,医院只有病床张,医院里不算多;预计今年门诊万人次,比最高峰万人次回落不少。可是,医院却“深藏功与名”——竟然拥有12个国家重点专科、24个省重点专科!
省医3D手术室
国家重点专科包括:
心血管外科、肿瘤科、老年病科、胸外科、神经内科、重症医学科、急诊科、肾病科、心血管内科、病理科、临床护理科、中医科。
省重点专科包括:
普通外科、泌尿外科、内分泌科、神经内科、呼吸内科、重症医学科、新生儿科、神经外科、骨科、耳鼻咽喉科、消化内科、皮肤科、烧伤科、口腔科、儿科、妇科、康复科、病理科、麻醉科、眼科、感染科、肿瘤科、医学影像科、血液内科。
接下来,五大省医最精尖的科室为你逐个数。
心血管三科
全国唯一从胎儿至老人手术年龄全覆盖
在省医,年完成广东省首例心脏移植成功,年完成广东省首例心肺移植成功;年全国首例左心辅助应用于临床,年成功完成全国首例双心室辅助后心脏移植。
这些依赖的正是国家重点专科心外科,该科每年手术量超过例,“救心”手术数量、质量均位于全国前列,因此是华南地区最大的心血管外科临床和教学中心。
心外科拥有先进的心外科专属手术室10间,包括心血管“杂交”手术室1间。年,完成全国第一例胎儿心脏手术,成为全国唯一实现手术年龄覆盖胎儿、新生儿、婴幼儿、儿童、成人以及中老年人的心脏中心。它还是华南地区最大的先心病外科中心,华南地区最大的主动脉外科治疗中心。
该科的学科带头人庄建,正是医院院长,担任中华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
另一国家重点专科心内科,成立于年,是与老年医学科同龄的省医“驰名品牌”,张病床,每年收治住院患者多例。冠心病、心律失常、周围血管疾病和成人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和导管介入治疗是其最大特色。
在省医心内科,每年完成冠心病介入治疗约多例;每年射频消融治疗心律失常约多例;每年永久起搏器植入约多例;每年结构心脏病及瓣膜介入治疗约多例;每年主动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夹层/瘤约多例。
该科室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心力衰竭、高血压急症、主动脉夹层、引起血流动力学障碍的恶性心律失常、感染性心内膜炎、肺栓塞及肺动脉高压等心内科急重症的诊治技术、抢救能力均为国内领先水平。
心血管病领域的第三个国家重点专科是心儿科。省医心儿科介入治疗数量近年一直稳居全国第一,其中年先心病介入治疗病例数为例。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小儿心脏病超声诊断、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器械研制、小儿心律失常药物及射频治疗等都是其重点方向。
目前,心儿科又以“心脏母胎医学科”闻名,每年进行胎儿心脏检查近例次,胎儿心动过速、胎儿心功能衰竭等均实现药物治疗。近来最引起轰动的,莫过于年开展国内首例胎儿心脏病不断脐带的产时手术;年成功开展了全国首例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
肿瘤科实现肿瘤患者个性化精准治疗
省医肿瘤科最知名的大专家就是学科带头人吴一龙副院长,他是国际肺癌协会(IASLC)30年来唯一的中国肿瘤学专家。肿瘤科树立了全国肺癌治疗和研究新标杆:最早在国内实施靶向治疗,开拓了国内肺癌靶向治疗的新方向;最早提出了中国肺癌患者的基因变异特点;最早和国际同行联合开展临床研究,使得我国肺癌靶向治疗一跃而成为国际上最重要的研究力量之一。
值得提醒的是,省医肿瘤科拥有强大的实验室技术和转化医学平台,国际、国内抗肿瘤创新药物临床试验平台,实现肿瘤患者个性化治疗和精准医治。
事实上,医院各肿瘤专科和亚专科,包括:肿瘤中心(肺科、放疗科、介入科、乳腺科、胸外科、血液科、肿瘤内科)、头颈肿瘤外科、泌尿肿瘤外科、肝胆肿瘤外科、胃肠肿瘤外科、骨软组织肿瘤外科。
肺科:有4个病区,合计张床位,实行内、外科与实验室结合,和国内首家首席专家制的单病种多学科综合治疗和基于生物标志物的肺癌个体化治疗的肺癌专科。
放疗科:27张床位,拥有先进的三光子的直线加速器、大孔径的CT模拟定位机和先进齐全的调强适形放疗装置,开展各种常规放疗和三维适形放疗(3D-CRT)、调强适形放疗(IMRT)。
介入科:47张床位,从事肿瘤介入和各种微创消融治疗,肝癌治疗在全国享有盛誉。
乳腺科:有乳腺一、二科共2个病区,合计78张床位,从事乳腺癌单病种诊治,早期乳腺癌的微创诊治在全国领先。
胸外科:39张床位,食管癌单病种在全国有特色。
血液科:59张床位(含5张层流床),白血病单病种在全国有特色。
肿瘤内科:有4个病区,共有张床位,分别从事头颈和骨/软组织肿瘤、胃肠肿瘤、儿童血液肿瘤、淋巴瘤的内科诊治。
老年病科张病床最擅五种病
广东省老年医学研究所(医院东病区)可谓省医的“驰名品牌”,50多年发展至今,在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特别是老年高血压与缺血性心脏病、老年危重症、老年性痴呆、骨质疏松、睡眠呼吸医学等五大方面实力雄厚。
在东病区门诊部、合群门诊部,共有病床近张。值得提醒的是,不要专盯五种病,其实老研所设置有ICU、消化内科、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内分泌内科、泌尿内科、神经内科、综合科、中西医结合以及康复科等病区,亚专科齐全,不仅完成老年高难度及复杂疾病的鉴别和诊断问题,更独到的是对很多老年多发的疑难重症疾病的治疗。
比如肠癌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呼吸衰竭的综合治疗、老人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治疗及复杂冠心病的介入治疗等;在国内最早开展老年便秘的生物反馈治疗、老年肺癌个体化治疗、血管内超声、冠脉斑块旋磨等创新项目;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老年性痴呆(AD)、危重病等的诊治优势较强。
此外,研究所还开展前列腺肥大、老年结肠癌早期筛查及基因诊断、老年性高血压病及心脏瓣膜病变、老年人多器官衰竭防治等方面的相关研究。
烧伤科大面积烧伤治愈率超98.6%
与心内科、老年医学一样,烧伤科是省医超过50年的“驰名品牌”,至今救治了近3万例烧伤病人。
该科是国内最早建立的烧伤专业学科之一,率先在国内建立了级全层流烧伤治疗病房,大面积烧伤治愈率达到98.6%以上,医技水平处国际先进行列。
该科的技术专长包括:特大面积烧、烫伤的治疗;严重吸入性损伤的治疗;烧伤瘢痕整形、功能障碍康复;急慢性损伤皮瓣修复;各类皮肤损伤或皮肤感染的防治;皮肤慢性溃疡防治;糖尿病足;放射性溃疡;长期不愈伤口的治疗。
不广为人知的是,省医烧伤科还是广东突发灾害性事故应急救治单位,近10年来,在重大伤亡事故10次救治任务中救治伤员55人,以特重度烧伤病人为主,最严重伤员诊断为烧伤面积99%,III度97%,55名伤员无1例死亡。
特别提醒的是,胸部创面修复是其强项,修复手术方案多样,患者救治成功率99.1%,所治疗病例的数量、难度都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急危重症医学部MDT多学科协作诊治
有不少致命性疾病因为症状不典型,极易被误诊漏诊,如急性心肌梗死可以没有胸痛而只表现为腹痛或牙痛;又如患者不知自己患有糖尿病,病情危重时常以恶心呕吐或腹痛就诊,容易误诊为胃肠炎。
其实很多普通腹痛症状,背后可能是主动脉夹层的腹腔血管性疾病、急性心肌梗死、急性重症胰腺炎、严重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致命性疾病。
省医是全省乃至华南地区最大的急危重症救治中心,采用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MDT,Multidisciplinaryteamwork),成功拯救无数人性命。
早在年,省医就对急诊和重症医学科进行整合,在全国率先成立了急危重症医学部,创建院前-院内-重症监护一体化救治模式,这医院争相效仿。
目前省医是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副主委单位和广东省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主委单位,最近公布的医院复旦排行榜,省医急诊医学专科名列全国第七位。
来源|广州日报记者何雪华通讯员郝黎
编辑|广州日报全媒体
早期白癜风的症状图片最好的白癜风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