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儿先心病中,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这三类疾病中,通常会有一定比例的患儿具有自愈的可能,不需要任何药物及手术的干预治疗。但是,“可能”自愈并非高枕无忧。
对于那些能够自愈的简单先心病,我们应该区别看待:
房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一旦自愈,重新开放的几率就非常低,这与它们自身的解剖结构有密切关系;
而室间隔缺损的自愈就不一定了,对于有自愈可能的膜周部室缺而言,如果室缺直径较大,其周围常附着火山口样纤维增生,或三尖瓣副瓣遮挡,这种情况我们叫做假性室隔瘤形成。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假性室隔瘤形成是室缺自愈的一个重要标志,但这并不是一个非常可靠的指标。因为:
即使假性室隔瘤完全覆盖了室缺,没有分流存在,也不能排除今后在某种特殊情况下室隔瘤破裂,室缺重新开放的可能。
此外,假性室隔瘤的形成有赖于三尖瓣的参与,如果有过多的三尖瓣组织参与形成室隔瘤,则有可能引起三尖瓣返流等不良并发症。
医生提示如果发现宝宝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医院咨询相关医师,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机会。同时,我们应该科学地看待简单先心病自愈的问题,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使我们的宝宝更加健康茁壮的成长。
柏松
主任医师
医院小儿心外科
出诊时间周二上午擅长疾病小儿先心病的治疗,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法洛氏四联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