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新生儿听力筛查远离耳聋困扰
年3月3日是第18个全国“爱耳日”。我国目前有听力语言障碍的残疾人万,听力残疾占33%,居我国残疾之首,其中7岁以下的聋儿可达80万。
据哈医院儿科主任赵华贤介绍说,由于药物、遗传、感染、疾病、环境噪声污染、意外事故等原因每年约新生聋儿3.5万余名。我院自年10月于省内率先开展了“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年卫生部正式颁布《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新生儿听力筛查”才作为“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内容”在全国各地全面启动。为了达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康复”的目的,重点做好遗传性耳聋和先天性耳聋预防工作,加强婚前、孕前健康检查,做好产前筛查、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新生儿听力障碍发生率约1‰~3‰,具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一定要做好“听力筛查”的监测:
1早产儿,特别是胎龄34周或克的早产儿2家族有遗传病史的婴儿3母亲有宫内感染:风疹、疱疹、梅毒、巨细胞病毒感染等疾病4产时有缺氧病史及症状的新生儿:生后5分钟评分0~3分或生后10分钟内不能自主呼吸或生后肌张力低下持续至2小时的患儿5生后于NICU治疗的新生儿,特别是机械通气给氧时间9天以上(例如:持续性肺动脉高压)6婴儿头颅面部畸形:耳廓和外耳道外形异常、发际低下7黄疸持续时间长、需干预治疗的,特别是较重的病理性黄疸婴儿(总胆红素指标达到换血指征),需定期(生后42天、3个月)做“听力监测”赵华贤主任建议所有生后1个月内“新生儿听力筛查”未通过者,应该在3个月内接受相应听力学及其他医学评估、以确定诊断,确诊为“永久性听力损失”者、6个月内干预。
1个月至2周岁婴幼儿发生听力障碍的高危因素:
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发现孩子“说话晚”,即语言形成和发育迟缓者
头颅外伤,特别是颞骨的损伤
细菌性脑膜炎
用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红霉素等耳毒性药物5天以上者
新生儿期即具有高危因素的婴幼儿
中耳炎
患有与感觉-神经性耳聋有关的感染性疾病:腮腺炎、麻疹等
患有神经纤维瘤、肌阵挛性癫痫、舞蹈病、脱髓鞘性疾病等
听力有问题的婴儿中65~70%由遗传引起。正常人群中约有5~6%携带耳聋基因突变者,这就是虽然新生儿期听力筛查已通过,仍有可能发生耳聋的原因。
我国第一大致聋基因GJB2,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3%正常人群携带、21%耳聋患者携带。“一针致聋”的药物敏感性耳聋,是由耳聋基因12SrRNA引起,是线粒体基因母系遗传,3‰正常人群携带、4.4%耳聋患者携带。为了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家长要从新生儿期、婴幼儿期、学龄前期这几个阶段监测孩子的听力,做“新生儿听力筛查”及“耳聋基因筛查”,并希望全社会共同白殿风上海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