讳病忌医终成虎,妙手回春除急症
导读臧老汉曾患肺栓塞,差点发生猝死,后突发右下肢动脉栓塞,险些右腿不保,重症多发皆因他多年不治的风湿性心脏病而起。日前,来自莱西市的臧先生因风湿性心脏病引发右下肢动脉栓塞,被医院救治。
64岁的臧先生是一位地道的农民,早在二十几岁时就查出患有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当时,医生告诉他想要治好病除了换瓣没有更好的办法,因为家里经济条件不好,他放弃了治疗。年轻时基本上没有太明显的症状,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常常感到胸闷憋气,身体难受,也不如从前那般有力气了。年突发胸闷胸痛加重,原因是风心病导致急性肺栓塞,紧急做了溶栓手术。尽管医生极力建议做换瓣手术,臧先生还是放弃了手术治疗。
从那以后,臧先生感到自己的病就像一颗深埋的炸弹,不知哪一天就会爆炸。这些年来,他断断续续服用了一些中药。病根不除,炸弹仍在,病情一天天在发展下去。
这次发作的前一天,臧先生在自家地头上刨花生,晚上回家后,右腿膝盖以下开始剧烈疼痛,在这之前臧先生已经腿疼了半个多月。这期间疼痛反复发作,每次忍一忍就过去了。这次腿疼却不一样,不仅剧疼、走不动路,还麻木、发冷,他意识到情况不好,连夜把在青岛务工的儿子叫了回来。
9月18日,臧先生在儿子护送下一路医院。此时已过中午12:00,诊室内,当心脏中心病区主任崔美平看到面前这个带着一腿子泥巴、腿部疼痛冰凉的病人以及一起带来的检查资料后,立即意识到,病人的情况非常危险,一刻也不能等,当即给他进行了检查诊断。彩超检查显示,患者风心病二尖瓣重度狭窄、肺动脉高压、房颤,导致左房血栓形成,血栓脱落引起右下肢动脉栓塞。必须尽快开通右下肢闭塞的动脉,否则将面临截肢的可能。
经紧急会诊后,当天下午,放射介入团队紧急为臧先生实施经导管下肢动脉溶栓术。术中造影显示,股动脉近端完全闭塞,并可见大量血栓,专家利用血管腔内技术将溶栓导管插入血栓中,经导管直接灌注溶栓药物,血流开通了,病人的右下肢迅速恢复了血供,疼痛明显缓解了,经过10多个小时的持续溶栓,患者残存的血栓也基本消失了,接下来又进行了持续的抗凝治疗。手术由中国医学科医院常驻专家宋会军、医院放射科主治医师杨呈伟完成。
据杨呈伟医生介绍,手术很顺利,也很及时,病人若再拖延数小时,很可能面临截肢的后果。尽管手术成功溶掉腿部血栓,及时解除了急症,但风心病不从根本上治愈,后面还将继续面临房颤及血栓等病症的威胁。而对于病人来讲,若不做换瓣手术,预防血栓的形成是今后最重要的事情。
据了解,经导管下肢动脉溶栓术是一种介入治疗手段,具有药物作用直接、用药量少、全身副作用小等优点,与动脉切开取栓术等外科手术相比则具有避免麻醉和手术切口、减少手术创伤的优点。
专家提醒风湿性心脏病容易导致房颤,房颤容易引起左房血栓,血栓脱落可随动脉血流栓塞至全身的各个部位,一经确诊要及早治疗。对于发病初期、严重的二尖瓣狭窄,可采取球囊扩张术进行微创介入治疗,无需换瓣,同时,要注意吃药抗凝,预防血栓形成。如果发生栓塞,要立即就医急诊处理。
下肢动脉栓塞的特点是发病突然,栓塞到大动脉,症状明显,进展迅速,预后严重,有着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这与缺血时间长短、动脉血栓栓塞部位和侧支循环是否形成有关。因此,早期诊断并及时手术治疗是降低截肢率与病死率的关键。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争取在黄金时间8小时内手术取栓或溶栓,以减少肢体坏死的危险。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