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我们哦~~
走不动,爬一层楼梯就气促,几经周折,原来是肺动脉栓塞惹的祸!用“头发丝”样的导丝,在树枝状的肺动脉中穿梭寻找病变血管,然后扩开堵塞的血管,使血液重新恢复畅通!
来自呼吸疾病国家重点专科、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原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广州医院呼吸内科的刘春丽教授和洪城主任联合心内科陆东风主任和罗福全主治医师团队,对一例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病人实施了改良经皮腔内肺动脉成形术(PTPA),使患者重获新生。据悉,该技术目前尚未在国内普遍开展。
/洪城主任/
案例分享
51岁的患者苏某是此次手术的获益者。6年前,苏某出现活动后呼吸急促等症状。到医院就诊后,经检查,被确诊为“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规律药物治疗1年后仍觉活动后气促明显,步行1层楼梯即感明显气促,遂到广医一院呼研院就医。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是一类严重危害患者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疾病,常发展为右心衰竭等严重状况,未经治疗患者三年生存率仅为10%,中位生存期2.8年。
考虑到患者经过规范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医生建议行肺动脉内膜剥脱术(PEA)进行治疗,但苏某考虑PEA术风险大拒绝接受。在对患者全身情况进行评估后,洪主任向苏某介绍了一种治疗CTEPH的新技术。将球囊顺“头发丝样”的导丝送到病变血管处,通过加压扩张球囊,重新开通狭窄的血管,使远端的肺组织恢复血流。得知不用开刀,创口小、费用低、风险低,苏某毫不犹豫地选择接受治疗。
肺动脉好比一颗倒置的大树,外周肺动脉就像树根。如何准确判断病变部位?洪城主任给患者做了肺通气/灌注显像检查,这种检查就像侦察机一样能够发现病变部位。但是肺通气/灌注只能确定病变血管的范围不能确定病变血管,还需要再进一步通过选择性肺动脉造影明确。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为了清楚了解病变血管腔内形态和血流压力。洪主任和罗福全医生术中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OCT)结合压力导丝测定血流储备分数(FFR),充分了解病变血管腔内情况和管腔内径大小避免过大压力损伤血管。
另外,为避免术后发生再灌注肺水肿,他们采用逐步、分次扩张策略。经过治疗后苏某的症状明显改善,活动能力明显增强,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苏某和家人非常感谢团队并送上锦旗。
/肺血管团队与患者苏某/
经皮腔内肺动脉成形术介绍
经皮腔内肺动脉成形术是一种先进的介入手术,手术损伤小、效果明确。可用于不适合接受外科开胸手术、不愿接受或者身体状况不能承受外科手术的患者。
该技术于年由哈佛大学医学院发明,当时因肺水肿的发生率高,未被推广。年日本的心内科专家对其进行了改进,增加了安全性和有效性,引起了全世界的。目前国内正逐步开展此项新技术,广医一院肺血管团队在华南地区较早开展了此项技术并不断改进使之趋向成熟,为广大CTEPH患者带来更大福音。
图A肺通气/灌注检查,图A术前患者可见多发灌注缺损,图B治疗后复查左下肺灌注缺损明显改善。
图C选择性肺动脉造影显示右上肺动脉多发狭窄,图D球囊扩张狭窄肺动脉。
图E球囊扩张前,OCT横断面图像可见管腔内大量网状血栓,图F球囊扩张后,可见管腔内部分网状血栓消失管腔扩张。
球囊扩张前后压力导丝测量病变近端与远端压力图像,红色波形为病变近端压力波形,绿色波形为病变远端压力波形。图G球囊扩张前可见病变肺动脉远端压力低,图H为球囊扩张后可见肺动脉远端压力明显改善。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治疗白癜风正规医院如何快速治疗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