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港植入术
导管断裂
临床表现
延期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临床表现导管断裂部位分为四组:
(1)静脉输液港-导管连接部分;
(2)皮下隧道,
(3)导管插入静脉部位,
(4)静脉内部分。
在静脉内部断裂和静脉外部断裂会有不同的临床表现。使用胸部X线或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可以明确导管断裂部位。导管断裂部位在静脉输液港-导管连接部分最常发生。导管断裂发生在静脉内部分可迁移进入下腔静脉、心脏或肺动脉,通常也是胸片或CT上意外发现的,除非发生心律失常或猝死。
在静脉血管外导管部分发生导管断裂,这包括连接部分、皮下隧道,以及导管插入静脉区域,主要表现是回抽无血,输液后有外渗,特别是在断裂部位邻近浅表皮下区域,尤其是在营养不良、皮肤非常薄的患者身上。患者的皮下部分和输液港断裂区域出现同样的症状,包括局部肿胀和波动感、皮肤红斑、局部疼痛和压痛,并出现瘀斑或血肿。若未及时发现,局部红斑和血肿、疼痛症状可能更明显。若导管断裂处理不当,蜂窝织炎和皮肤坏死也是严重局部并发症之一。
若导管断裂发生在静脉内部分,可回抽有血且输液时无阻力,也有的可出现感染,肺脓肿,心律失常,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右心房穿孔和突然死亡。血栓及肺动脉高压也是导管断裂相关的并发症。大部分患者断裂的导管紧贴静脉血管壁,从而无任何临床不适表现,通过X线或CT检查意外发现。
若静脉输液港置管患者出现回抽无血或输液阻力增加,需警惕导管断裂可能,必要时需影像学检查确认导管的位置和连通情况。
文章摘自:《肿瘤治疗血管通道安全指南》
中护在线《肿瘤治疗血管通道安全指南》
本平台精心编辑制作,欢迎在线购买,谢谢大家支持~
全书共分五个章节,从肿瘤治疗现状概述、静脉血管通路装置概述、血管通路的建立技术与维护、血管通路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化疗治疗的职业防护进行阐述。特别介绍了血管通路建立技术,包括外周静脉血管通路(PVC)技术、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技术、中心静脉导管(CVC)技术、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技术。血管并发症包括皮肤反应、静脉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导管相关性血栓、导管异位、导管阻塞、穿刺点渗液、导管夹闭综合征、药物渗漏。加入“全国肿瘤护理新进展讨论群”,与全国肿瘤护理同行交流知识,同时每天中午十一点半,下午五点半,晚上八点准时分享干货!加群助小丽丽2.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