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到那家医院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labs.html
前面讲了血压,这里谈血液循环。
我们的心脏连接着6根大血管,上动脉上静脉负责把血液送往头部,下动脉下静脉负责把血液送往横膈膜以下的内脏和下肢,还有肺动脉和肺静脉负责把血液送往肺部进行气体交换。这6根血管中把血液从心脏送到外面的3根血管,也就是上动脉、下动脉、还有肺静脉的出口处有阀门,当心脏挤压血液,把血液送出心脏后,这些阀门会关闭,防止血液倒流回心脏,心脏工作的原理大概就这样。
那我们应该如何管理肺,才能让血液更顺畅的进入肺部呢?如果不懂呼吸,就算坐上100年也未必能进入深定,而是会在进入深定之前先拖垮身体,身体是把我们载往彼岸的宝船,身体一旦出问题,修行就会停滞不前。说到四念处,第一个身念处的内容真是观身不净吗?不是,而是建议初学要深入观察身体,细细感觉身体的细微变化,把散乱的注意力,全部引到身体上,而不再攀外缘。观身不净是为了发出离心,发心和实际修行不是一回事,发心可以带动修行,但只靠发心,没有实际修行是无法解脱的。言归正传,为了吸入足够的氧气,就要激活肺的下半部,但是有些人却把肺横着扩张,就是逆腹式呼吸,这种情况下,肺活量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也可以吸入比平时多的空气,但是却有致命的副作用。在横膈膜不下降的情况下,一味的把肺横着扩张,肺的体积会逐渐增大,肺压会越来越大,会超过外面的大气压,到了这里吸入空气的量也就到了极限了。而巨大的肺压又会阻止血液顺利的通过肺静脉进入肺部中,这样人体能吸收的氧气量也就有限,不止如此,肺部的体积过大,会压迫中间的心脏,心脏的跳动会受到阻碍,而且横膈膜动的幅度太小,内脏里的血液循环缓慢,没有横膈膜有力下压的情况下,血液不能及时被送进心脏,导致下肢冰寒,小腹也冰冷,女人会宫寒,也会肾虚,在肾虚上男女都是一样的。
人游泳的时候做的就是逆腹式呼吸,人的下肢要快速拍水,腹肌不能放松,始终保持紧张和收紧的状态,可人又需要大量的氧气,只好做逆腹式呼吸,把肺横着扩张,这样压迫到心脏,时间长了就会影响心脏的正常跳动。逆腹式呼吸只能当做腹式呼吸前的过度用,但不能长时间的做。有些人做腹式呼吸困难,就想常做逆腹式呼吸来获得氧气,这是很危险的,要及时练成腹式呼吸,只有这个腹式呼吸才能让你身体健康。人在进入三昧前,呼吸会逐渐变深,一分钟一次,乃至3分钟一次,脑子也越来越空,呼吸变深,横膈膜下降的程度很大,把内脏下压,腹压就会上升,这样血液就会很顺利的送回心脏,再到肺,乃至流遍全身,心脏的负担会大幅度减少,从而心跳频率会逐渐放缓,心跳缓慢也是进入三昧的前提条件。如果没练成这种身体,只是盲目打坐等待三昧,最后的结果就是拖垮身体,当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时候,对身体的细微变化无法察觉,呼吸也不会正常,血液循环受阻,大脑因为缺氧会出现幻觉,活性氧开始腐蚀脑细胞和内脏,内脏会出现炎症,人就这么坐着坐着开始从内部腐烂。以前也见过出家30多年,参禅超过20年的出家人居然身体发臭,就是内脏发炎开始腐烂的原因。没练好呼吸,没有调好血液循环,越是精进噶的越快。在这里建议大家磕头(瑜伽、八段锦、太极、慢跑之类舒缓放松的运动也可以)、练呼吸和打坐,这三种修行方式要有效的结合起来,单练一种都会出现不好的后果,单练磕头或者玩命运动会伤筋动骨,可能察觉不到,但是筋骨受损的速度超过人体自我修复的速度的情况下,损伤会逐渐累积起来,等年纪大的时候就会爆发。看那些做剧烈运动的项目的人,辉煌都是暂时的,等年纪大了,年轻时受伤的后遗症开始展露出来,余生基本是在和伤痛抗争中度过。
磕头如果一天500个1000个还可以,如果一天磕3000个以上,却不用打坐和深呼吸来修复身体,最后还是会拖垮身体。如果单练呼吸,头胀头晕来的很快,特别是坐着练,人会很容易走神,这个时候脑细胞受损的可能性会大幅度提高。如果你单练打坐,而且一天打坐时间超过8小时,除非已经把身体都练好,否则噶的更快更彻底,血液循环不通畅的情况下,活性氧会侵蚀内脏和膝盖,还有股关节,脑细胞也会受损。所以说,在没有系统的学习的情况下盲目修行还不如不修。初学要把真三种修行结合起来,循序渐进,最初重点放在磕头和慢跑等舒缓的运动上,先把心肺功能强化好,然后再练呼吸,这样出现不良现象的可能性会大幅度减少,呼吸练的差不多了就开始打坐,但还得磕头,一开始打坐血液循环受阻,腿和内脏里的血液循环都很差,还得每天运动来加速血液循环,保证身体不受内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