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徐希奇和荆志成等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我国肺动脉高压患者的生存率已经有明显改善,平均生存率基本与发达国家水平持平。
徐希奇介绍,肺动脉高压是一种恶性肺血管疾病,以肺血管阻力进行性升高为主要特征,往往导致右心室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该研究发现,年前肺动脉高压患者的1年、2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68.0%、56.9%和38.9%,而年后分别提高到89.3%、78.1%、68.2%,与法国近期的生存率结果相近。
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也由30.4个月提高到66.2个月,基本与发达国家水平持平。年后,6分钟步行试验和右心导管检查也得到广泛开展。
徐希奇介绍,以前,钙拮抗剂几乎是治疗肺动脉高压的唯一选择,而年之后,前列环素类似物、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等药物陆续走入临床,这也标志我国肺动脉高压的治疗已进入靶向治疗时代。
但同时研究也发现,年前后我国确诊肺动脉高压者平均年龄没有明显差别,分别为35.9岁和34.5岁,其中心功能较为严重的患者比例均在60%左右。
“这表明,大多患者在确诊时临床症状已十分明显,但在早期均未得到明确诊断。患者确诊延迟或与患者就诊较晚,医院临床医师诊断意识薄弱及肺血管病专科医师队伍缺乏有关。”徐希奇说。
徐希奇也认为,经济因素仍是我国肺动脉高压患者得到有效治疗的瓶颈,“只有患者、医师、政府相关部门共同努力,才能更有效改善我国肺动脉高压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生存率。”
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吗北京医院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