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练呼吸系统高频经典考题与解

时间:2017-9-15 2:45:07 来源:肺动脉高压

考试倒计时17天

经典考题

1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必要条件是

A胸部X线片示肺纹理增粗紊乱

B肺功能检查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C高分辨CT示肺气肿改变

D长期大量吸烟史

E慢性咳嗽、咳痰病史

答案:B

解析:COPD明确诊断依赖于肺功能检查证实有不完全可逆的气道阻塞和气流受限,这是COPD诊断的必备条件。吸入支气管舒张药后FEV1/FVC<70%,FEV1<80%预计值,可确定为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可明确诊断COPD。50%≤FEV1<80%,为中度;30%≤FEV1<50%,为重度;FEV1<30%,为极重度。如FEV1≥80%预计值,为轻度COPD。

2语音震颤减弱常见于

A肺炎

B肺梗死

C肺脓肿

D肺气肿

E空洞性肺结核

答案:D

解析:语音震颤减弱或消失主要见于:①肺泡内含气量过多,如肺气肿、支气管哮喘发作期;②支气管阻塞,如支气管肺癌、支气管结核和支气管分泌物增多引起气道阻塞,甚至肺不张;③大量胸腔积液或气胸;④胸膜高度增厚粘连;⑤胸壁皮下气肿或皮下水肿。

语音震颤加强主要见于:①肺泡炎症浸润,肺组织实变,如大叶性肺炎实变期,肺栓塞等;②接近胸膜的肺内巨大空腔,尤其当空腔周围有炎性浸润并与胸壁靠近时,如空洞型肺结核,肺脓肿等;③压迫性肺不张。如胸水压迫引起肺组织变致密,有利于声音传导,因此语音震颤可增强。

3不属于湿啰音特点的是

A断续

B短暂

C连续多个

D性质不变

E部位易变

答案:E

解析:湿啰音的特点:断续而短暂,一次常连续多个出现,于吸气相尤其吸气终末较为明显,有时也出现于呼气早期。部位较恒定,性质不易变,中、小水泡音可同时存在,咳嗽后可减轻或消失。

干啰音的特点:持续时间较长带乐性的呼吸附加音,音调较高,持续时间较长,吸气及呼气时均可闻及,以呼气时为明显。干啰音的强度和性质易改变,部位易改变。

4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动脉高压最重要的原因是

A肺小动脉原位血栓形成

B肺小动脉内膜增厚

C肺小动脉痉挛

D肺小动脉壁纤维化

E肺小动脉微血栓栓塞

答案:C

解析:COPD发展至一定阶段,可出现肺泡低氧和动脉血低氧血症,PAO2(肺泡气氧分压)下降可引起局部肺血管收缩和支气管扩张,以利于调整通气/血流比例,并保证肺静脉血的氧合作用,这是机体的一种正常保护性反应。长期缺氧引起的肺血管持续收缩,即可导致肺血管病理性改变,产生肺动脉高压。

5示支气管哮喘患者病情危重的是

A呼气相延长

B脉压增加

C呼吸性碱中毒

D胸腹矛盾运动

E烦躁不安

答案:D

解析:以下情况示支气管哮喘患者病情危重:不能讲话,嗜睡,意识模糊,胸腹矛盾运动,喘鸣音减低或消失。正常人吸气时胸廓扩张伴有腹壁膨隆。胸腹矛盾呼吸时吸气相胸廓扩张而腹壁反而塌陷。见于膈肌麻痹或疲劳时,吸气相胸腔负压增加,膈肌收缩无力,反而被负压吸引上升,故使腹壁下陷。

6肺结核所致支气管扩张最好发的部位是

A上叶尖后段

B上叶前段

C右中叶

D左舌叶

E下叶基底段

答案:A

解析:继发型肺结核好发于两肺上叶尖后段或下叶尖段。

7Ⅱ型呼吸衰竭最常见的病因是

A肺纤维化

B肺结核

C支气管扩张

D阻塞性肺炎

E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答案:E

解析:Ⅱ型呼吸衰竭是由于通气功能障碍所致,既有缺氧,PaO2<60mmHg,又伴有二氧化碳潴留,PaCO2>50mmHg,最常见的病因为COPD。临床上慢性呼吸衰竭是在原有肺部疾病基础上发生,最常见的病因为COPD,早期可表现为1型呼吸衰竭,随病情逐渐进展加重,肺功能越来越差,可表现为2型呼吸衰竭。

8社区获得性肺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

A流感嗜血杆菌

B肺炎支原体

C嗜肺军团菌

D肺炎链球菌

E葡萄球菌

答案:D

解析:细菌、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真菌、寄生虫等病原均可引起CAP,其中以细菌最为常见。肺炎链球菌尽管其比例在下降,但仍是CAP最主要的病原体。HAP病原体以革兰阴性杆菌所占比例最高。

获得更多知识点及考题请加壹医考医师QQ群

医师

一定要写我们的暗号:听诊器









































鍏ㄥ浗闈掑皯骞寸櫧鐧滈鍏泭鎻村姪
鐜绱犺蒋鑳跺泭

转载请注明:http://www.mosjm.com/ysty/8972.html
热点排行
前列腺素介绍

前列腺素 开放分类: 医学、动物生理学、避孕药、药理学、影响子宫和胎盘功……【查看详情】

精彩推荐
前列腺素介绍

前列腺素 开放分类: 医学、动物生理学、避孕药、药理学、影响……【查看详情】

相关导读
前列腺素介绍

前列腺素 开放分类: 医学、动物生理学、避孕药、药理学、影响……【查看详情】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