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用药一直备受大家
一、所有含可待因药品生产企业均应依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按照含可待因药品说明书修订要求(见附件),提出修订说明书的补充申请,于年2月28日前报省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备案。
修订内容涉及药品标签的,应当一并进行修订;说明书及标签其他内容应当与原批准内容一致。在补充申请备案后6个月内对已出厂的药品说明书及标签予以更换。
各含可待因药品生产企业应当对新增不良反应发生机制开展深入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做好使用和安全性问题的宣传培训,指导医师合理用药。
二、临床医师应当仔细阅读含可待因药品说明书的修订内容,在选择用药时,应当根据新修订说明书进行充分的效益/风险分析。
三、含可待因药品为处方药,患者应严格遵医嘱用药,用药前应当仔细阅读说明书。
含可待因药品说明书修订要求一、增加以下内容:“12岁以下儿童禁用;哺乳期妇女禁用;已知为CYP2D6超快代谢者禁用”。
二、增加“呼吸抑制”的不良反应。
三、项下,应注明“12岁以下儿童禁用本品。对于患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12—18岁儿童和青少年不宜使用本品。”
另外,对于用于镇痛的含可待因药品,在项下再增加“本品仅用于急性(短暂的)中度疼痛的治疗,且只有当疼痛不能经其他非甾体抗炎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缓解时才可使用。”
四、项下,应注明“哺乳妇女禁用”,并增加以下内容:
“哺乳期母亲使用可待因可分泌至乳汁。在可待因代谢正常(CYP2D6活性正常)的母亲中,分泌至乳汁中的可待因量很少并呈剂量依赖性。但如果母亲为可待因超快代谢者,可能出现药物过量的症状,如极度嗜睡、意识混乱或呼吸变浅。母亲乳汁中的吗啡浓度也会升高,并可导致乳儿中产生危及生命或致死性不良反应”。
五、项下,应增加以下内容:
(一)“禁用于已知为CYP2D6超快代谢者。可待因超快代谢患者存在遗传变异,与其他人相比,这类患者能够更快、更完全地将可待因转化为吗啡。血液中高于正常浓度的吗啡可能产生危及生命或致死性呼吸抑制,有的患者会出现药物过量的体征,如极度嗜睡、意识混乱或呼吸变浅,目前有与可待因超快代谢为吗啡相关的死亡不良事件报道。在扁桃体切除术和/或腺样体切除术后接受可待因治疗,存在使用可待因在CYP2D6超快代谢的儿童中发生过呼吸抑制和死亡的证据”。
(二)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三)服药期间不得驾驶机、车、船、从事高空作业、机械作业及操作精密仪器。
六、项下,应注明“长期使用可引起依赖性”“超大剂量可导致死亡”。
我们一般都会相信药物说明书
会按照说明书上面自行用药
为保障用药安全
年总局对24个药品做出了说明书修订
超过年的18个,和年的15个
↓↓↓
日常用药除了注意查看说明书
一些基本的儿童用药常识
身为家长一定得知道!
①
小儿用药特点
1.药物吸收多
口服用药时,婴幼儿的胃酸偏少,胃酶活性较低,胃排空迟缓,肠蠕动不规则,特殊转运能力弱,某些易受胃酸、胃酶和肠道酸碱度影响的口服药物,小儿的吸收量较成人多。
皮肤用药时,由于儿童的皮肤娇嫩,血管丰富,药物容易透皮吸收,皮肤破损时吸收量就更多了。如有用硼酸溶液湿敷治疗尿布皮炎,发生病儿中毒死亡的报道。故皮肤用药,小儿的吸收量也较成人多。
2.血药浓度高
一方面,小儿尤其是新生儿细胞外液较多,这样就影响了某些按脂——水分配系数在体内分布的药物(如磺胺、青霉素、头孢菌素、速尿等),可使血中药物浓度增高。
另一方面,由于婴幼儿体内血清蛋白量不仅比成人少,而且与药物的结合力也较弱,因而造成血中游离药物浓度增高。易出现多种不良反应。
3.代谢排泄能力弱
药物的代谢和排泄有赖于肝脏和肾脏功能是否健全。婴幼儿肝、肾发育尚不完善,所以对药物的清除和排泄较慢。
如新生儿用磺胺类药物可使血胆红质浓度增高加之代谢能力较低易出现核黄疸症。
又如新生儿肝脏功能不健全,服用氯霉素后可引起“灰婴综合征”。故小儿不准服用氯霉素和磺胺药物。
②
儿童用药禁区
镇静、催眠与抗惊厥药哌醋甲酯:6岁以下避免使用氨甲丙二酯:6岁以下不用抗癫痫与抗帕金森氏病苯妥英钠:癫痫持续状态,小儿不作首选地西泮:6月以内的婴儿慎用苯海索:4岁以下儿童不用或慎用麻醉药相关丙泊酚:诱导麻醉2~2.5mg/kg;维持麻醉0.1~0.2mg/kg;3岁以下不宜使用利多卡因:早产儿半衰期延长慎用泮库溴铵:对新生儿、未成熟儿作用时间长,使用警惕过量镇痛药
吗啡:1岁以内不用氨酚待因:7岁以下不宜使用呼吸系统溴己新:多用于年长儿(大于6岁)喷托维林:一般用于5岁以上右美沙芬:2岁以下要遵医嘱福莫特罗:小于4岁要遵医嘱丙卡特罗:早产儿、新生儿、年幼儿慎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小于4岁应慎用,遵医嘱消化系统用药胶体次枸橼酸铋:年幼儿一般不宜服用本品雷尼替丁:8岁以下禁用奥美拉唑:婴儿慎用比沙可啶:6岁以下禁用酚酞:婴幼儿禁用活性炭:小于3岁如伴长期腹泻腹胀禁用消旋卡多曲:不推荐1月以下儿童使用东莨菪碱:乳幼儿、婴儿慎用多潘立酮:1岁以内应特别慎用西沙比利:早产新生儿不建议使用磷脂酰胆碱:新生儿和早产儿禁用注射液柳氮磺吡啶:2岁以下小儿禁用泌尿系统
螺内酯:小于2岁使用应遵医嘱内分泌系统
二甲双胍:不推荐10岁以下儿童使用抗微生物药物
头孢呋辛酯:药品不可嚼碎服用,5岁以下不宜用
头孢孟多:早产儿、新生儿不推荐使用
头孢丙烯:小于6月婴儿不推荐使用
头孢哌酮:早产儿和新生儿应慎用
头孢克肟:小于6月婴儿慎用
头孢泊肟酯:小于2月小儿安全性未确立
头孢吡肟:小于2月小儿安全性及疗效未确定
美罗培南:小于3月暂不推荐使用
氯霉素:新生儿及早产儿禁用
乙酰螺旋霉素:小于6月安全性尚不清楚
克拉霉素:小于6月的疗效和安全性尚不清楚
阿奇霉素:6月以下小儿口服用药安全性及小于16岁儿童静脉注射安全性均不明
氨基糖苷类:小于6岁慎用或禁用
多粘菌素B:不推荐小于2岁小儿使用
克林霉素:小于1月新生儿不宜应用,(某些药品说明书中为4岁以下慎用)
去甲万古霉素:新生儿禁用
磺胺嘧啶:小于2月婴儿禁用
甲氧嘧啶:小于2月婴儿禁用
呋喃妥因:新生儿禁用
喹诺酮类:一般不用于18岁以下儿童及青少年,如病情需要,应完善知情告知。
利福平:不用于新生儿,少用于3个月内婴儿
酮康唑:2岁以下不宜使用,2岁以上慎用
氟康唑:6月以下小儿用药安全性及有效性未确定
氟胞嘧啶:儿科用药安全性尚不清楚
金刚烷胺:不宜用于1岁以下婴儿
阿昔洛韦:2岁以下小儿用药剂量未确定
扎那米韦:小于7岁用药安全性不详
左旋咪唑:2岁以下禁用
甲苯达唑:2岁以下慎用
阿苯达唑:2岁以下慎用
吡喹酮:4岁以下小儿用药安全性未肯定
解热镇痛类阿司匹林:目前不推荐作为儿童退热药的首选赖氨匹林:目前不推荐作为儿童退热药的首选尼美舒利:不推荐作为一线退热药(12岁以下儿童禁用)布洛芬:用于3个月以上儿童抗过敏药苯海拉敏:新生儿、早产儿忌用茶苯海敏:新生儿、早产儿忌用异丙嗪:2岁以下小儿慎用,新生儿、早产儿禁用马来酸氯苯那敏:新生儿或早产儿不宜使用,婴幼儿慎用富马酸酮替芬:小于6月儿童禁用盐酸羟嗪:婴幼儿禁用,6岁以下慎用赛庚啶:2岁以下不宜使用,大于2岁小于6岁一次剂量不超过1mg氯雷他定:2岁以下儿童用药的安全性不明富马酸氯马斯汀:新生儿、早产儿禁用营养用药脂肪乳注射液:新生儿和未成熟儿伴高胆红素血症或肺动脉高压者慎用维生素A(视黄醇醋酸酯)(大剂量):婴幼儿对大量或超量维生素较A敏感,应谨慎使用免疫抑制剂环孢素:1岁以下儿童不宜使用免疫增强剂匹多莫德:适用于2岁以上儿童皮肤科用药磺胺嘧啶银:2月以下婴儿禁用卤米松:2岁以下儿童慎用樟脑:婴幼儿禁用他克莫司:2岁以下儿童禁用吡美莫司:2岁以下儿童禁用鼻用抗过敏药丙酸倍氯米松:6岁以上使用糠酸莫米松:3岁以上使用很多人不理解儿童用药,
以为成人药减半就可以
其实很多药都不适用于孩子身上!
赶紧转发给家人朋友吧~
文字来源: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赛柏蓝、丁香医生等
图片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晚报君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正规北京专治白癜风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