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凌晨,一辆救护车呼啸着驶入扬州市妇幼保健院的大门,一呼吸困难、口周青紫刚出生6小时的女婴,因“生时羊水胎粪污染,呻吟、气促2小时余”,从江都被紧急送入该院新生儿科。新生儿科立即组成了由科主任吴新萍牵头的抢救小组,并联合放射科、超声科等参与抢救。该患儿入院时皮肤胎粪污染,呼吸困难,头罩吸氧下血氧不稳。结合患儿临床表现、影像等辅助检查,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患儿发生了严重并发症: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简称PPHN)(persistentpulmonaryhypertensionofnewborn)。胎粪吸入综合征有较高的死亡率,特别是并发持续肺动脉高压时(PPHN),死亡率高达50~80%!在这命悬一线之际,扬州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上下同心协力,同死神展开殊死搏斗,第一时间采取各项措施挽救患儿生命!给药、上无创呼吸机,患儿呼吸困难等症状并无改善,改上有创高频呼吸机……但是,在呼吸机支持下患儿病情仍持续进行性加重,医护人员将患儿的吸入氧浓度从80%递增至%(纯氧)后,患儿生命仍处于极度危险状态,病情仍在加重,氧饱和度等生命指标均低于正常值,时间就是生命!新生儿科主任吴新萍、副主任张燕萍亲自与家属紧急沟通,由于患儿病情极度不稳定,无法转运,在目前情况下,应用NO(一氧化氮)吸入治疗是挽救患儿生命的最后一道曙光。但由于该项技术在扬州运用尚属首次,没有相关经验支持,因此在治疗前,征得家属同意后,做好充分准备及各项应急预案。并电医院陈俊主任医师请求会诊,陈主任欣然接受。经陈主任综合分析评估患儿情况,也建议NO吸入治疗,在陈俊主任、吴新萍主任、张燕萍主任、韩敏副护士长等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制定了完善的治疗方案,成功给孩子接上了NO吸入治疗机,调定了合适的吸入NO浓度。很快,患儿的皮肤颜色由青紫转为红色,血氧趋于稳定,上下肢血氧差值减小,情况有了明显好转。8月29日晨患儿血氧稳定在正常高值,上下肢血氧饱和度差别已不明显,患儿呼吸困难明显缓解,复查血气分析明显好转,氧合指数明显下降,呼吸机参数及吸入NO浓度已稳定下调中,整整24小时,抢救小组紧守着患儿,没有丝毫懈怠,时刻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在全科人员的努力下,患儿终于转危为安,生命体征逐步稳定,大家都幽默地称呼NO真是“神仙气”啊!至目前为止,患儿已脱离呼吸机,生命体征平稳。据了解,在科主任吴新萍带领下,该院新生儿科团队此次成功应用NO吸入治疗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技术是扬州市首例,填补了院内及扬州市空白,为扬州及周边地区危重症新生儿的抢救带来新的希望。科普链接
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
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ersistentpulmonaryhypertensionofnewborn,PPHN)是指生后肺血管阻力持续性增高,肺动脉压超过体循环动脉压,使由胎儿型循环过渡至正常“成人”型循环发生障碍,而引起心房及(或)动脉导管水平血液的右向左分流,临床出现严重低氧血症等症状。PPHN病情往往比较严重,重症患儿除有心力衰竭外,尚有左心衰竭表现,部分患儿并发脑缺血缺氧性损害,病死率甚至高达50%。本病多见于足月儿或过期产儿。患儿多于生后12h内出现全身青紫和呼吸增快等症状,但不伴呼吸暂停,且呼吸窘迫与低氧血症严重程度之间无相关性。吸高浓度氧后多数患儿的青紫症状仍不能改善,临床上与发绀型先心病难以区别。NO吸入治疗PPHN
NO吸入治疗PPHN,为近几年来新发展的有效治疗方法,正常时NO由血管内皮细胞产生,为维持血管低阻力的主要因素,低氧时产生减少。在保障有效通气及良好心功能的条件下,持续NO吸入可选择性的作用于肺内阻力血管,使平滑肌松弛,肺血管阻力降低,肺血流量增多,改善肺泡通气、血流比值。可以挽救患儿的生命。但是吸入NO治疗过程中可能引起不良反应:1、由于NO与O2接触后很快会生成具有很强毒性的NO2,会引起肺损伤,对肺表面活性蛋白结构具有破坏作用,从而影响肺功能;2、治疗过程中NO与Hb结合生成NO—Hb,易氧化生成高铁血红蛋白,会降低血红蛋白的携氧能力,造成缺氧和肺水肿等不良反应;3、NO还可能影响凝血功能,对于已有出血倾向的病人,还需要检测凝血功能及血小板计数。因此使用过程中存在风险,需要密切监护。来源:扬州市妇幼保健院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