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购买重大疾病保险的理由理由一、抵御人生最大风险的利器据国家卫生部年6月公布的数据表明:人的一生罹患重大疾病的机会高达72.18%。目前重大疾病的平均治疗花费一般都在10万元以上(还不包括恢复费用和误工费用)那么,我们靠什么来抵御这突如其来的风险呢?重大疾病保险简而言之就是以疾病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疾病保险。即只要被保险人罹患保险条款中列出的某种疾病,无论是否发生医疗费用或发生多少费用,都可获得保险公司的定额补偿。重大疾病保险所保障的“重大疾病”通常具有以下两个基本特征:一是“病情严重”,会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严重影响到患者及其家庭的正常工作与生活;二是“治疗花费巨大”,此类疾病需要进行较为复杂的药物或手术治疗,需要支付昂贵的医疗费用。重大疾病保险给付的保险金主要有两方面的用途:一是为被保险人支付因疾病、疾病状态或手术治疗所花费的高额医疗费用;二是为被保险人患病后提供经济保障,尽可能避免被保险人的家庭在经济上陷入困境。理由二、保障数字化、确诊即给付购买了重大疾病保险,只要确诊的疾病是符合保险条款中的保障对象,那么就可以一次性获得保险公司的给付,一方面不需要自己在病后垫付医疗费用,更重要的是减轻了个人的医疗支出负担。例如:一个投保20万元的重大疾病保险,哪怕只缴费一年,只要罹患重疾后被确诊,都是按照投保额20万元进行理赔,而非按照已缴费保险费进行理赔。假如年缴保费是元,第二年首次罹患重疾,得到20万的理赔那么这个19.5万就是所谓保障最数字化的体现。理由三、强制储蓄、专款专用如果说我们每十个人当中有九个人是因为重大疾病而身故,那么未来在重大疾病面前,我们是否有一笔钱可以专款专用呢?有人可能会认为,如果高龄罹患重疾,所赔保险金大多数的资金都是自己过去积累的,感觉似乎不划算。事实上,保险保障是一个过程,而非一个片段。在同一个条款下人人平等,重大疾病保险前期的保障功能,使得保险公司承担了巨大的风险机会,这是毋庸置疑的。因为重大疾病风险是不可预知的,谁也不能断言自己何时会得病,我们不能等自己第四个馒头吃饱后来埋怨不该吃前三个馒头,我们也不可能一上来就吃第四个馒头。理由四、重大疾病保险人人都适合有的人会说,我有了社保而且单位福利很好,所以没有必要买重大疾病保险了。情况果真如此吗?(1)社保只报销因疾病引起的医疗费用,因意外伤害导致的医疗费用不能报销;社保不对非工作期间发生的意外伤害和意外医疗责任进行赔付;无论意外身故还是疾病身故,社保都是没有身故赔偿的,身故后只是返还当时个人账户的金额,而这部分的金额是很少的。(2)中国的社保报销或者单位报销首先是一个先支出再补偿的概念,这就意味着即使属于赔付范围,你也必须先开支出去多少,才能在这个基础之上报销回来多少,而且我们报销的数额不会大于开支总额。不在公费医疗药品清单目录上的进口药和营养药是不能报销的。(3)社会医疗统筹基金对医保人员的保障是“保而不包”的,社保有起付线限制,额度内的费用需要自付,住院费用和大病医疗的自付比例和金额相对都比较高。(4)社保重在保障,支付的标准是以保障被保险人基本生活为前提。对于追求高品质的人群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对于没有医保的人来说,重大疾病保险尤其重要。而对医保覆盖对象来说,重大疾病保险可作为一种必要补充。二,重大疾病保险都保什么?重大疾病包括30类种疾病,30类重大疾病简表:以下重疾由中国保险协会与中国医师协会制定了规范定义的疾病:1、恶性肿瘤(常见的恶性肿瘤有:鼻咽癌、肺癌、食管癌和贲门癌、胃癌、原发性肝癌、大肠癌、乳腺癌、恶性淋巴瘤)2、急性心肌梗塞3、脑中风后遗症4、重要器官移植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术(肾脏移植、心脏移植、肺移植、肝移植、骨髓移植)5、冠状动脉搭桥术6、终末期肾病(尿毒症)7、多个肢体缺失8、急性或亚急性重症肝炎9、良性脑肿瘤10、慢性肝功能衰竭失代11、脑炎后遗症12、深度昏迷13、双耳失聪14、双目失明15、瘫痪16、心脏辨膜手术17、严重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症)18、严重脑损伤19、严重帕金森病20、严重Ⅲ度烧伤21、严重原发性肺动脉高压22、严重运动神经元病23、语言能力丧失24、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25、主动脉手术以下重疾由中国保险协会与中国医师协会制定了规范定义范围之外增加的疾病:26、严重多发性硬化27、严重Ⅰ型糖尿病28、恶性葡萄胎(女性)29、系统性红斑狼疮(女性)30、严重原发性心肌病从种类来看:这30类大病共有种,其中癌症种,心肌梗塞21种,脑中风21种,良性脑瘤40种,涵盖人体的所有器官。从人体全身来看,男性28类、女性30类重疾:从头保到脚。三、重大疾病保险人人不可或缺认识到重大疾病险的重要作用后,不同收入状况、不同身体状况、不同消费习惯的族群,可以结合实际情况,为自己精选合适的重疾险产品。我有医保了,还有必要买重大疾病险吗?有不少人也许会有这样的疑问。怎么选购最合适?重疾险很重要,人人不可或缺对于社会基本医保和商业重疾险的关系,每一辆车都配备了刹车,当驾驶员看到前面可能存在的危险时或许可以用刹车来规避,但并不能因此排除所有的风险。为什么越来越多的车辆装配了保险带甚至气囊?就因为这些装备是补充的保障措施,能够最大程度保障车上人员的安全。社会医保就好像刹车,商业健康类保险就是保险带,是对医保体系的有利补充。没有人会因为有刹车就不要保险带,更不会有人有了保险带就不用刹车,越来越多的人会想要配置气囊。事实上,社会医疗统筹基金对医保人员的保障是保而不包的,住院费用和大病医疗的自付比例和金额相对比较高。而重疾险不是一种报销型的保险。重疾险理赔金的给付是以约定病种的发生为条件的,一旦确诊,即可理赔,理赔金额度一般也较高,对投保人而言,帮助其早日接受治疗,特别是对初期治疗费用的支援作用非常大。保险专家赖均良介绍说。实际上,对于一般的工薪族,具备一定的危机感是非常必要的,谁都不愿意自己家庭陷入财务困境,当他们患重病并需求治疗和康复时,通常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此时,我们不妨设问如果一种没有预料到的大病,如恶性肿瘤、中风或心脏病等疾病发生在自己身上时,一张20万元的支票对我和我的家庭会产生什么不同呢?四、如何选择合适的重大疾病保险产品既然重疾险作用大,对个人和家庭保障而言也相当重要。那么,如何选择一份适合自己的重疾险产品呢?专家认为,不同的人群(包括年龄和性别的不同)在具体挑选重疾险产品的时候,可以有一定的差异。重疾险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纯消费型的产品,不带任何资金返还;还有一类则是带有储蓄性质的返本产品,或是用寿险类的主险产品附加一份重大疾病险。消费型的重疾险,比较实惠些,我们说,买消费型的健康险,更像是租房。消费成本低,可选择余地大,觉得不喜欢、不合适,就可以换一个,退掉它的损失也不大。消费型重疾险每年缴费较低,灵活性也比较强。一份一年买一次,或是每隔3~5年买一次的短期重疾险,就好比一年期或五年期的一份租约,租金便宜,觉得不合适自己了,只要不续保就行。而一份保障期限为十年、二十年,或是约定保到60岁为止、70为止的长期消费型重疾险,就像一份长期的住房租约(当然类似这样的租房合约,在现在的居民住房市场已经很少,在商业用房租赁合同中较多些),可以使用一二十年,甚至三四十年,但是只要每年缴少量的租金,虽然最后的产权不属于你,你也不能通过取得产权然后将房子卖出换回货币,但是已经满足了你在一定期限内的保障或使用需求。购买具有返本条款的储蓄型重疾险则好似买房,二三十年之后如果你还生存,就可以收回一笔资金,但是每年的缴费压力比较重。比如,一名40岁男性投保10万元额度的某公司消费型重疾险,保障至70岁,20年缴费,每年缴费大约元。而这名男性在同一家公司投保一份10万元额度的储蓄型重疾险,保障期限同样到70岁,同样20年缴费,每年缴费额大约需要多元,原因是后者在你70岁时,会给付一笔较高额度的祝寿金,具有一定的储蓄功能。到底是买消费型的重疾险,还是买带有一定储蓄功能的重疾险,主要看个人的经济收入情况、消费习惯、行为偏好等因素。总体来看,对年纪较轻,或者收入较低的人群,消费型的重疾险产品更合适些,因为费率优势更大。而对于40岁以上,又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人群而言,可以选择消费型的产品,也可以选择消费型与储蓄型产品混搭配置的方式。其实得了大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钱治疗,而至还要拖累家人,这才是最可怕的,如果我们知道五十岁会生病,那四十九岁买最合适,如果知道四十岁会生病,那无疑三十九岁买最合适,关键是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生病,所以现在买最合适!你的保障买了吗?白癜风有什么危害治白癜风南昌哪家医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