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订阅哦
国外医学动态|Cochrane系统综述更新: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治疗早产儿或低出生体重儿动脉导管未闭(年4月)
医院儿科
范燕彬供稿
背景
早产儿的动脉导管经常无法闭合,而需用药或手术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atentductusarteriosus,PDA)。PDA可以通过外科手术或使用吲哚美辛或布洛芬等前列腺素抑制剂治疗。既往病例报告表明,扑热息痛也作为PDA的替代治疗。但是据报道,产前或产后使用扑热息痛与后来发生自闭症或自闭症谱系障碍之间存在关联。
目的
确定静脉注射或口服扑热息痛与安慰剂或无干预、静脉注射吲哚美辛、静脉注射或口服布洛芬或其他环氧化酶抑制剂相比,在治疗早产儿或低出生体重儿PDA(超声心动图诊断)方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检索方法
我们应用Cochrane新生儿标准检索方法检索了Cochrane对照试验中心登记册(CochraneCentralRegisterofControlledTrials,CENTRAL;年第10期),经Pubmed检索MEDLINE数据库(年至年11月6日),Embase数据库(年至年11月6日)和CINAHL(年至年11月6日)。同时检索了临床试验数据库、会议纪要和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sedcontrolledtrials,RCT)和半随机试验的相关参考文献。
筛选标准
纳入了比较扑热息痛与安慰剂、无干预或其他药物治疗PDA的RCT,不考虑早产儿(≤34周胎龄)的应用剂量、用药时间和给药方式。我们详阅搜索结果,通过讨论最终决定可能符合条件的文章。同时纳入了预防性和治疗性使用扑热息痛的研究。
数据收集与分析
按照Cochrane新生儿评价组的方法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当数据可用时,使用GRADE方法评估以下结果的证据质量:第一疗程后导管闭合失败;神经发育受损;初次住院期间的全因死亡;胃肠道出血或大便隐血;治疗后血清肌酐水平(μmol/L)。
主要结果
纳入了8项研究,涉及名婴儿。其中一项研究将扑热息痛同时与布洛芬和吲哚美辛进行比较。五项研究对比了扑热息痛与布洛芬治疗PDA(名婴儿)。扑热息痛和布洛芬在第一疗程后导管闭合失败方面无显著差异(典型风险比(riskratio,RR)0.95,95%置信区间(confidenceinterval,CI)0.75~1.21;典型风险差(riskdifference,RD)-0.02,95%CI:-0.09至0.09);RR和RD的I2=0%;中等质量的证据。四项研究(名婴儿)报道扑热息痛组胃肠道出血率低于布洛芬组(典型RR:0.28,95%CI:0.12~0.69;典型RD:-0.06,95%CI:-0.09~-0.02);RR和RD的I2=0%;需要治疗获得额外有益结局的人数为(numberneededtotreatforanadditionalbeneficial,NNTB)17(95%CI:11~50);中等质量的证据。在血清肌酐水平(四项研究,中等质量证据)和血清胆红素水平(2项研究,名婴儿)结局方面,扑热息痛组均低于布洛芬组。扑热息痛组的血小板计数和每日尿量高于布洛芬组。一项研究对在18~24月龄时继续使用扑热息痛或布洛芬治疗的婴儿进行了长期随访,其神经发育结局没有统计学差异(61名婴儿;低证据质量)。
两项研究比较了安慰剂或无干预和预防性给予扑热息痛治疗PDA(80名婴儿)。扑热息痛组在治疗4~5天后导管闭合失败率较低,典型RR为0.49(95%CI:0.24~1.00;P=0.05)具有临界意义;但典型RD为-0.21(95%CI:-0.41~-0.02)有显著意义;RR和RD的I2=0%;NNTB:5(95%CI:2~50);(低证据质量)。
2项研究(名婴儿)比较了扑热息痛与吲哚美辛。2组在PDA闭合失败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典型RR:0.96,95%CI:0.55~1.65;I2=11%;典型RD:-0.01,95%CI:-0.09~0.08;I2=17%)(低质量证据)。扑热息痛组血清肌酐水平显着低于吲哚美辛组,但血小板计数和每日尿量明显高于吲哚美辛组。
结论
根据GRADE评估的中等质量证据表明,扑热息痛与布洛芬一样有效;低质量证据表明扑热息痛比安慰剂或不干预更有效;低质量的证据表明扑热息痛在关闭PDA方面与吲哚美辛一样有效。扑热息痛与布洛芬相比,对儿童的神经发育结果影响没有差异,但该证据质量很低,仅来自一项研究。鉴于对产前和产后扑热息痛使用对神经发育结局的问题较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