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2月17日讯 患有复杂先心病,从出生就“长”在妈妈身上,如今两岁了,也无法独立行走,还可能因缺氧随时有生命危险,直到近日,医院心外科专家通过手术成功为他搭起生命之桥,迎来“心”生。今日,康复出院回到家的一家人,跟医生视频,表示感谢。
出生就是“紫娃娃”
妈妈背着他长大
两岁的峰峰出生在凉山彝族自治州北山乡,家有兄姐,一家五口人蜗居在低矮的土坯瓦房里。
出生后,峰峰的嘴唇就呈紫色,哭闹后更加明显,平时吃奶也格外费劲,但爸爸在外打工,妈妈也没在意。
妈妈走到哪都把峰峰背在身上。
因为从小身子弱,两岁的峰峰还不会走路,无论何时,他都“挂”在妈妈身上,“陪”妈妈做饭干活。
直到去年10月,他因肺炎住院才终于找到病因——-先天性心脏病。
辗转求诊无望
千里赴汉寻医
肺动脉闭锁、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峰峰的病情极为复杂,求医之路屡屡碰壁。
绝望之际,一段网上刷到的短视频,让峰峰妈妈重燃希望。凉山一位网友的儿子先后在医院做了两次手术,如今已经16岁了,身体一直很不错。峰峰爸妈原本计划攒够了钱,带孩子到武汉看看,怎料峰峰近日病情加重,已经出现了呼吸困难,实在拖不得了。
1月17日,爸妈带着奄奄一息的峰峰从凉山赶往武汉。跨越一千五百多公里,抵达医院。
“峰峰的肺动脉很纤细,已无法保证足够的静脉血进入肺脏进行血氧交换,所以出现口唇发紫、呼吸困难等症状,影响到生长发育。同时,他还有右心室发育不良问题,如果不及时干预,很可能导致心衰甚至猝死。”该院儿童病区聂林主任表示,尽管病情复杂,手术面临极大风险,但仍有较大的成功几率。为手术费发愁亚心公益救助
但接下来就手术费对他们而言就是天文数字。
在病房里,一碗清汤、一份白饭,就是峰峰母子俩日常的一餐;在病房外,医院大厅里的一排排长椅,就是峰峰爸爸休息的地方。
除夕这天,护士给峰峰一家送来饺子。
了解到峰峰一家的情况后,医院社工积极联系北京彩虹桥慈善基金会,为峰峰申请到了2万元的手术资助,除去医保报销部分,只需自费支付余元。听到这个好消息,峰峰爸爸喜极而泣。“医院,感谢基金会,要不是你们的帮助,我们可能都要放弃了。”等待手术期间,恰逢春节,儿童病区住院的人不多,医护人员破例让峰峰爸爸住进来几天,一家人在病房里团聚,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春节。除夕这天,护士送来热腾腾的饺子,峰峰爸爸第一次点了盒饭,看似简单的一餐,却是一家人吃得最好的一次年夜饭。“家里太穷,没钱过节,平时吃啥过年就吃啥。”送红包、送玩具、送衣服,医护人员对孩子的关怀,峰峰爸妈看在眼里,感动在心。
护士长给峰峰送新衣服。
手术大获成功
搭起生命之桥
1月29日,终于迎来了峰峰的手术日。在心外科金晶主任的主刀下,历时2个多小时,成功为峰峰实施了双向Gleen术。通过手术将峰峰的上腔静脉连接到肺动脉上,打通其心脏与肺动脉连接的“阀门”,起到增加肺血,改善缺氧,促进肺血管发育的目的,为下一步的矫治手术创造条件。
峰峰一家和医护人员合影。
手术后的峰峰变化很大,不仅变得爱笑了,活动耐力也提升了不少,原本走哪都需要背着的他,已经可以在爸妈的搀扶下活动,后期再锻炼一段时间,完全可以独立行走。2月10日,恢复良好的峰峰顺利出院。“半年后我们会对峰峰进行复查评估,一旦具备矫治条件,将如期实施二期手术。一切顺利的话,他的身体状况未来会接近一个普通孩子。”聂林主任说。(长江日报记者黎清 通讯员吕惠 宋檬)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