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源性心脏病的分类

时间:2016-11-30 3:32:03 来源:肺动脉高压

1、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病。引起本病的主要原因是各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结核、阻塞性肺气肿、尘肺等。本病多见于寒冷地区,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病人先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肺气肿的症状。出现心力衰竭时,气急和紫绀就更为明显,并有心悸、颈部静脉膨胀,肝脏肿大和下肢浮肿等症状以及心脏增大的表现,严重者可因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引起昏迷。

治疗呼吸道感染是防治该病的重点。可用抗菌素如青霉素、链霉素等。服用支气管扩张剂,如氨茶碱、异丙肾上腺素等。连续小量氧气吸入可纠正缺氧或兴奋呼吸中枢,也可同时加用呼吸兴奋剂如可拉明等。治疗心力衰竭时,应慎用洋地黄类强心药,以免发生中毒。

2、急性肺源性心脏病:本病是由于肺循环血流突然发生严重的障碍,右心室无法将血液完全排出而产生急剧的扩张,引起急性的右心衰竭。本病起病突然,情况多极严重,有胸痛、气喘、紫绀、咳嗽、咯血、休克等症状,重者短期内可致死亡。

在预防方面要注意,卧床过久或肢体不能移动的病人,要经常帮助他们活动肢体,手术后或产后宜尽早起床活动,以免下肢静脉内形成血栓,栓子脱落随血流至肺动脉,造成栓塞。如发生此病,应立即给予氧气吸入,控制心力衰竭和抗休克,并用抗凝剂减少血栓的继续形成。

3、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本病较少见。肺小动脉由于发炎,寄生虫感染或先天性病变等原因,引起了血管壁的增厚、硬化或痉挛、使血管变狭窄,因而肺部血液循环受阻,肺动脉内压力增高,右心室增大,最后引起心力衰竭。

☆★☆★☆★









































故宫初见
2016万宁国际冲浪赛将于12月2日至1

转载请注明:http://www.mosjm.com/zlyz/2325.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