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预防

时间:2016-12-1 22:48:56 来源:肺动脉高压

概念

在我国导致肺心病的众多原因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和限制性肺疾病(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肺结核、尘肺等)最为多见。在这些原因引起的肺心病过程中,许多环节是可逆的,通过适当的治疗,心肺功能都可有一定程度的恢复,曾发生心力衰竭者,并不表示心肌已丧失了收缩力。由于肺心病由多种原因引起,发病机制各异,在医院治疗,在稳定期多数患者可在家进行对症和维持治疗。以下着重介绍由于慢性阻塞性和限制性肺疾病导致的肺心病,在稳定期应注意的事项,尽可能避免急性加重的诱发因素,提高生活质量。

预防治疗

1、一、预防呼吸道感染——主动免疫

感冒、咽炎、支气管炎、肺炎等上、下呼吸道感染是肺心病急性加重的最常见诱发因素,经呼吸道传播的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是常见的病原微生物。主动免疫和尽可能的避开传染源是预防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方法。注射流感疫苗、支气管炎细菌疫苗、肺炎疫苗等属于主动免疫。

2、家庭吸氧治疗——降低肺动脉压

患者睡眠中缺氧是很普遍的,并且是肺动脉压升高、右心室结构改变的重要因素,睡眠中持续给予低流量的吸氧,对于改善夜间缺氧、延缓肺动脉高压的进展、改善右心功能有显著的作用。这也是迄今为止,国内外公认的治疗肺心病的有效方法。且5年的病死率较不吸氧者明显降低。

3、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医生保持密切联系

在我国对于基础病是COPD、哮喘的肺心病患者,长期应用吸入性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或者二者的复合制剂已为常用方法,即使应用效果很好,也要定期地评价,检查是否有副作用发生。尤其是当出现其他症状如心律失常、血糖升高、咽部不适、咳嗽加剧、痰变粘稠拉长丝、声音嘶哑等,有可能是吸入药物的副作用。

4、保持二便通畅——改善通气功能

二便不通畅易导致腹腔压力升高,影响呼吸和循环功能。大便尽可能地每天排一次,超过二天就应使用通便药或用食疗的方法解决。规律的排大便既能维护呼吸、循环功能,又能减少毒物经肠道的吸收。有前列腺增生的男性朋友,一定要解决排尿不畅的问题,长期的尿潴留也会引起腹腔压力的增加进而导致上述问题,并可能引起泌尿系感染、影响肾脏功能。

5、避开“三新”,不养宠物、不吸烟——免受其害

“三新”是指新装修的房子、新添置的家具、新车,含有多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较高的浓度,要尽可能地远离这种环境,因为这些物质对气道粘膜、肺泡、间质、血管的损害,会加重肺动脉高压。吸烟为最重要的环境发病因素,吸烟者慢支患病率是不吸烟的2-8倍。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预后

慢性肺心病常反复加重,随肺功能的损害病情逐渐加重,多数预后不良,病死率约在10%-15%左右,但是积极预防治疗可以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









































北京哪个白癜风医院比较好
中年白癜风怎么治疗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mosjm.com/zlyz/2405.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