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心血管系统疾病严重威胁着儿童的身心健康,给患儿、家庭及社会均带来沉重的负担。年我国小儿心血管医务工作者从临床研究到基础研究,再到转化医学,均取得了重要的创新性成果和进步,使我国在该领域的学术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一丶先天性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是儿童时期的重要疾病之一,对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一直是该领域活跃研究的主题。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总结分析了应用第2代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ADO-Ⅱ)对特殊类型室间隔缺损封堵的技巧[1]。对于一些形态较特殊的室间隔缺损,当常规室间隔缺损封堵器无法成功封堵时,可选择ADO-Ⅱ进行封堵。其优点突出,如输送鞘小、对血管损伤小,尤其是对于婴幼儿最为有利。其次封堵装置腰部可轻松延伸,减轻对室间隔的压迫,可以减少室间隔缺损术后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但其不足之处是左右盘面大,如选择不当可影响主动脉瓣和三尖瓣关闭,需引起足够重视。徐秋琴等[2]探讨了采用组织多普勒、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和血清脑利钠肽评估室间隔缺损合并不同程度肺动脉高压患儿右心室功能,结果表明,组织多普勒、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各个参数均能反映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右心室功能,其中脑利钠肽和Tei指数与心功能相关性最好,而脑利钠肽和右室长轴整体收缩期应变可反映轻度肺动脉高压时右室功能受损。医院研究发现,采用经导管介入治疗新生儿肺动脉狭窄及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瓣闭锁安全有效,可避免新生儿期外科手术。汪力等[3]总结了15例先天性心脏病继发感染性心内膜炎患儿的外科治疗经验,提出了积极的手术干预、准确的手术方式、个体化的体外循环方式对改善患儿预后至关重要。
二丶川崎病
对于不完全性KD,正确及时的诊断、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IVIG)无反应型KD的早期预测及正确诊治在临床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李彦晓等[4]探讨了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白细胞、血小板及血浆白蛋白等8项实验室指标在不完全性KD诊断中的临床意义,结果表明,美国心脏病协会提出的不完全性KD诊断中增补的实验室指标在完全与不完全性KD患儿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医院总结了22例再发的KD患儿的诊治经验,探讨了其临床特点与冠状动脉病变(CAL)的关系发现,再发病例热程较初发时短,临床表现与初发相似,CAL发生率并无显著升高,分析其原因可能与对再发病例认识早、治疗及时有关[5]。医院通过研究IVIG无反应型KD患儿的临床特征,发现联合应用治疗前中性粒细胞比例、CRP水平,治疗后白细胞水平、中性粒细胞比例、CRP水平、血胆固醇、血钠及血钾水平积分,对于预测IVIG无反应型KD的发生有较高价值[6]。
三丶儿童功能性心血管疾病
功能性心血管疾病是儿童时期的常见病、多发病,主要包括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血管迷走性晕厥(vasovagalsyncope,VVS)、直立性低血压、自主神经反应障碍等,严重影响小儿身心健康及学习与生活质量。我国在功能性心血管疾病的研究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医院在儿童常见的功能性心血管病——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的治疗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揭示了肾上腺素质前体中段肽对α1受体激动剂治疗儿童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疗效的预测价值,在国际上首次提出肾上腺素质前体中段肽可作为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患儿治疗药物选择的重要指标[7]。上述研究成果对于推动血管生物活性小分子转化医学发展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该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心血管领域杂志《JAmCollCardiol》年第60卷第4期(影响因子14.)。医院通过研究儿童VVS24h动态血压变化情况发现,VVS患儿无症状期即存在自主神经调节失衡,以交感神经张力增加为主,且非勺型血压昼夜变化模式发生率高,以非勺型血压昼夜变化模式诊断VVS的特异度为82.50%,灵敏度为66.67%,总符合率为72.32%,阳性预测值为87.27%,阴性预测值为57.89%,约登指数为45.28%[8]。医院通过对比VVS及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自主神经功能即存在变化,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的均值,全部N-N间期中相邻的N-N间期之差>50ms的心搏数占所有N-N间期个数的百分数及低频功率对预测血管抑制型VVS可能具有参考价值。医院通过测定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反应研究盐酸米多君治疗VVS儿童的疗效预测指标,提示以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反应8.85%作为界值时,对疗效的预测效果较好,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达到90%及80%[11]。
四丶气体信号分子及小分子肽在心血管系统中的研究
气体信号分子家系对心血管调节机制研究依然是国内外该领域的研究重点和热点。医院儿科研究发现,内源性硫化氢体系下调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重要机制,而应用硫化氢供体可显著抑制人巨噬细胞炎症因子的分泌[12]。同时发现内源性硫化氢可能通过对炎症水平的调控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为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提供了新的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和方向[12]。该团队应用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分流大鼠检测了二氧化硫对肺动脉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二氧化硫可显著降低高肺血流大鼠肺动脉收缩压和肺动脉平均压[13]。如何延缓甚至逆转高肺血流性肺动脉高压和肺血管结构重建一直是学者们努力探索的课题。研究显示,肾上腺髓质素能缓解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和野百合碱所致的肺动脉高压,通过微量渗透泵持续予肾上腺髓质素,能缓解大鼠高肺血流性肺动脉高压和肺血管结构重构的形成[14]。
五丶心律失常
对于小儿心律失常的干预手段研究也是目前心血管研究方向之一。医院探讨射频消融治疗小儿Ebstein畸形合并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安全性及其影响因素[15]。Ebstein畸形合并的房室旁路主要位于右后壁及右后间隔;对于小儿Ebstein畸形合并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患儿,矫治术前选择射频消融是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手段。医院总结了小儿经皮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后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生情况,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后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其发生与室间隔缺损封堵有关[16]。该病多无自觉症状,预后良好,可能无须治疗,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观察。医院报道了1例心律平致新生儿室内传导阻滞患儿,提醒临床医师要严格掌握新生儿心律平的用药指征,应密切观察患儿临床表现及心电图变化[17]。医院总结了6例儿童先天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长期随访结果,并探讨安装起搏器治疗的必要性,结果表明,6例患儿随访5~27年,未发生猝死,1例随访27年时发现心脏扩大,提示起搏器安装时机及长远预后仍需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路线北京中科医院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