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心衰右房血栓诊断与治疗,路在

时间:2018-12-2 10:50:58 来源:肺动脉高压

-12-19医院房颤MDT医院心内一科医医院一名房颤患者进行了MDT会诊。

医院副院长信栓力博士,医院魏金花主任,心内一科韩丽英主任医师、孟利民、谢志江医生,心外科郭海平主任,神内二科程利萍主任,彩超室王少波主任,CT/MR室刘彭华主任,医务科牛东生医生,房颤MDT秘书焦凤辉医生参加了此次房颤MDT会诊。

首先,医院魏金花主任进行了详细的病例汇报,具体如下:

患者赵某某,女性,66岁。主因活动后胸闷、气喘1周于-12-04入住医院。

既往“冠心病”病史,平时口服“阿司匹林75mg1/日,美托洛尔12.5mg2/日、辛伐他汀10mg1/日,硝酸异山梨酯5mg3/日、参松养心胶囊0.83/日”。“心律失常阵发性心房颤动室上性早搏”8年,房颤发作可自行或口服胺碘酮复律。

入院查体:无明显心衰体征。

入院心电图示:心房颤动快速心室率继发性ST-T改变。

D二聚体:6.61pg/ml,BNP:.7pg/ml。

-12-15行心脏彩超:LVD:5.5cmRVD:2.4cmLAD:4.3cmRAD:4.4cmEF:46%。右房内探及大小3.3*1.7cm较强回声团,附着于房间隔右房面。超声提示:主动脉增宽右房内附壁血栓?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关闭不全肺动脉瓣轻度返流左室收缩功能减低。

入院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心房颤动心功能不全心功能III级(NYHA分级)。

入院后给予扩冠、抗凝、降低心肌耗氧量、控制心室率等治疗,给予美托洛尔25mg3/日,地高辛0.25mg、0.mg交替口服,静息心室率次/分。于-12-10加用华法林,目前1片3/4(3mg/片),复查INR:2.64。

孟利民主治医师发言

1.患者房颤病史8年,近2年房颤加重,以阵发性为主,此次出现持续性房颤,并出现右房血栓。患者房颤由阵发性转为持续性,病理上表现应为心房纤维化程度加重。2.心脏彩超示LAD:4.3cmRAD:4.4cm双房扩大,心房由纤维化到解剖变化。3.目前治疗上给予美托洛尔25mg3/日,地高辛0.25mg、0.mg交替口服,静息心率仍为次/分,因此建议美托洛尔加量,根据情况可以用到最大耐受剂量,每日总剂量-mg,以降低交感神经张力、抑制RASS系统,从而降低心室率。4.关于血栓的来源问题,心房血栓通常以左房多见,因为左心耳结构较右心耳复杂。关于右房血栓的来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卵圆孔未闭(PFO),左房微血栓通过PFO进入右房,然后滚雪球效应,形成大血栓。(2)血栓由腔静脉到达右房(3)右房原位血栓。5.治疗上,首先心电图V1心房P波向上,肺静脉系统来源大,可以在血栓化栓后2-3个月行射频消融手术。

信栓力副院长发言

 

1.如何通过超声或影像界定团块性质?

2.右心房团块是不是血栓,如果是血栓来自哪里?

3.在房颤患者中,右心房血栓比左心房血栓少见得多,右心房为什么形成血栓,此血栓是否与房颤有关,是否有易栓倾向,是否有肿瘤,因为肿瘤也容易促进血栓形成,甚至可以先于肿瘤被发现。

4.患者心脏彩超示左室增大,EF:46%,BNP:.7pg/ml,如果数据准确,是可以确定心衰诊断的,但是引起心衰的原因是什么?是缺血性心肌病引起的,还是快速房颤引起的一过性心衰?

超声室王少波主任发言

结合患者5月份彩超未见团块,此次彩超新发现团块,有房颤病史,考虑血栓可能性大。

首先需要复查经胸心脏彩超进一步明确心房团块摆动情况、附着情况、有无卵圆孔未闭(PFO)。同时建议查下肢血管彩超和腔静脉彩超明确血栓的来源。

通过心脏超声造影可明确是肿瘤还是血栓,若超声造影剂灌注进去则考虑肿瘤,若超声造影剂灌注不进去则考虑血栓。其中,超声造影剂为微气泡,为微血管示踪剂,通过静脉注射,实时显示靶目标的微循环灌注,最后通过呼吸排出体外,无肝肾毒性。

CT/MR室刘彭华主任补充:

心房肿物的鉴别,首先明确其性质是肿瘤还是血栓。心房肿物的鉴别超声最简便,核磁共振较CT有优势。核磁可以显示肿物的信号特点、活动度、形态变化。

与5月份心脏彩超相比,左心室增大,是否需要做冠脉CT明确心室增大的原因。患者长期口服胺碘酮,胺碘酮的副作用会导致肺纤维化,患者有胸闷症状,入院时D二聚体升高,需进一步明确有无肺动脉高压,有无肺小动脉栓塞。

信院长再次发言

患者存在以下问题:

1.血栓脱落的风险大,因为心脏复律后出现短暂的心房收缩功能不全,即心房顿抑,当心房由静止再到恢复收缩时,心房栓子容易脱落,因此该患者既不能药物复律也不能电复律。

2.那么如何解决血栓问题?

谢志江医生发言

1.对于血栓的治疗,有抗凝、溶栓、外科取栓。目前case-report显示,溶栓VS抗凝无明确的结论,溶栓会加重肺栓塞,抗凝治疗没有溶栓积极。该患者的血栓在心房底靠近间隔部,此处为平滑肌组织,比较光滑,此处血栓脱落几率大。内科治疗可以暂时先抗凝,抗凝效果较溶栓弱,但是溶栓血栓脱落几率大。其中,抗凝可选择华法林或者新型口服抗凝药达比加群mg2/日口服。

信院长补充

评分系统应用也要选择准确,该患者需要进行CHA2DS2-VASc评分评估卒中风险,同时进行HAS-BLED评分评估抗凝出血风险,从而指导用药。

郭海平主任补充:患者有房颤史,超声显示团块组织相对疏松,密度不高,倾向于血栓。外科取栓手术相对简单,对于该患者,可行取栓术联合迷宫手术。之前的切割迷宫手术创伤大,目前改良切割迷宫手术是在切割的基础上,联合肺静脉隔离,从而达到切割迷宫手术的效果。

信院长提出:此患者抗凝的同时是否需要抗血小板?

韩丽英主任医师发言

通过询问病史,患者没有心绞痛病史,因此目前没有应用抗血小板的指征。该患者心房已经形成血栓,鉴于瓣膜性房颤时预防血栓推荐的是华法林,因此我个人推荐该患者使用华法林抗凝。

谢志江医生补充: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s)不是不能应用于瓣膜性房颤,而是初期大型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没有纳入瓣膜性房颤病人,因此NOACs在瓣膜性房颤抗凝方面证据不充分,但是目前有小样本试验证实,在瓣膜性房颤患者抗凝方面,NOACs不劣于华法林。针对该患者可以继续使用华法林抗凝。

针对该患者是否抗血小板问题,目前一项纳入6万多样本的试验证实,华法林联合阿司匹林与单一华法林相比,并未减少栓塞事件,反而增加了出血风险。因此,不推荐房颤患者应用华法林联合抗血小板治疗预防卒中。

程丽萍主任发言

1.该患者冠心病诊断是否成立?2.房颤的病因是什么?3.患者目前右心房血栓形成,若存在PFO会发生反常栓塞,同时右房有血栓时往往左房也会有血栓,因此该患者将来会面临脑卒中问题。

针对该患者推荐应用抗凝药来预防卒中。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心源性栓塞和本身脑血管问题导致的卒中治疗方案不同,因此推荐对患者进行脑血管及颈部血管评估,以指导将来发生脑卒中后治疗。同时,推荐应用核磁评估脑微出血,若微出血灶超过5个,或微出血灶集中,在血压骤升等诱因下容易出现脑出血。

CT/MR室刘彭华主任

头颅核磁GRE-T2*和SWI两个序列评估脑微出血,从而提供颅内出血风险预测。

最后,信院长对此次房颤MDT讨论进行了总结,针对该患者:1.患者5月份心室无增大,12月份左心室增大,查明患者心衰的原因至关重要,是缺血性心肌病引起心衰还是快速房颤引起的心衰,需要进一步行冠脉相关检查。2.针对右心房团块问题,需要进一步明确其是否为血栓及其来源,建议先复查心脏彩超以明确心房团块的性质,明确有无PFO,最好行经食道心脏彩超或者超声造影检查。同时,建议行腔静脉彩超及下肢静脉彩超明确有无血栓。因为右房血栓并不多见,血栓有时先于肿瘤出现,因此建议该患者进行肿瘤方面的筛查。3.通过讨论考虑心房团块性质为血栓的可能性大。治疗上,建议抗凝治疗,可以继续应用华法林,同时INR要达标,同时监测出血风险。4.建议进行脑血管评估以指导后期发生脑卒中的治疗。其中,脑血管的评估包括临床评估(TIA表现、颈部血杂音等)和检查评估(MRI+MRA)。5.如果血栓脱落,就会引起肺栓塞,因此要有肺栓塞抢救预案。6.血栓消失后的房颤治疗问题,对于心衰合并房颤的患者,首先推荐行射频消融术,左心耳封堵仅适用于不能耐受抗凝治疗的部分患者。7.血栓消失后可以进一步行心肺评估,进一步确定心衰的诊断,同时可以评估心衰程度以及心衰限制有氧运动能力。

房颤MDT讨论结束后,在医院彩超室为患者进行了彩超检查。心脏彩超:LVD:5.4cmRVD:2.1cmLAD:4.1cmRAD:3.7cmEF:50%,估测肺动脉收缩压约为47mmHg,二尖瓣中量反流,右房团块附着于右房顶处,大小3.1*1.4cm较前无明显变化,团块较前疏松,密度较前有所降低,功率管血栓的可能性大。腔静脉颈部血管彩超未见异常。

◆◆◆◆◆

年12月30日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患者右房血栓已明显减小,目前没有心衰症状。

赞赏

长按







































中科白癜疯口碑怎么样
银川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mosjm.com/zzzd/11006.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