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儿心脏中心的医疗水平,某种程度上可以用大动脉调转术水平来衡量。医院高华炜等对11年相关资料分析发现,该院10多年来大动脉调转术手术质量显著提升,患者住院死亡率降低了13%。
大动脉调转术是当前治疗完全型大动脉转位患者的标准术式。从上世纪90年代末到如今,这种术式已在我国开展了十余年。这种术式操作复杂、精细,患者术前术后病理生理改变巨大,对麻醉、体外循环以及术后监护等要求均较高。
目前从全球来看,高水平小儿心脏中心大动脉调转术患者的住院死亡率,已经下降到2%~3%以下。
在该项研究中,研究者发现,10年间来该院就诊的完全型大动脉转位患者临床特征虽无明显变化,但住院死亡率从十年前的17.4%下降到4.1%。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我国特殊国情,经济相对落后、平均文化水平不高、卫生医疗条件不均衡等,就诊超龄患者明显偏多,多错过了最佳手术时机。而且此类患者多合并严重肺动脉高压,对于术后监护要求更高。
研究者通过比较10年患者状况,发现虽然10年我国整体发展较快,但前来就诊患者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以及合并肺动脉高压情况、行左心室训练、冠状动脉异常分型及合并非限制性室间隔缺损等临床特征相似。
医院-年例完全型大动脉转位行大动脉调转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者按将每2年1组将所有患者分为6组,并对这些患者的术前因素及住院死亡率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
来源:高华炜,李守军,闫军,等.完全型大动脉转位行大动脉调转术十年(~年)的变化趋势——单中心报告.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2:-.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关于非法网站冒用我刊名义进行征稿的特别提醒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