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中心和多中心临床研究发现,肺动脉高压患者的3年病死率仍高达20%~30%或以上
现在研究已发现bmpr2、alk-1、endoglin、smad、k钾通道(kcnk3)及cav1基因突变及芳香化酶单核苷酸多态性[is]是不同类型肺动脉高压的遗传危险因素肺动脉高压的环境因素、表观遗传学特点、社会经济因素、修饰影响因素及预后特点未完全阐明,仍需深入研究其他类型的肺高血压,如左心疾病相关性肺高血压、肺部疾病和睡眠呼吸障碍相关性肺高血压的临床研究资料较少,仍需更多的相关研究以明确其流行病学特点
1/
个性化治疗
肺动脉高压 2013:治疗日趋多元化
流行病学
肺动脉高压当代治疗进展
jacc:九国专家联合更新肺动脉高压治疗流程
现代治疗时代肺动脉高压肺动脉高压引起咳嗽患者的生存率已明显改善,但目前仍缺乏药物干预导致病死率下降的临床研究报道尽管有疗效的药物陆续上市,但肺动脉高压患者的短期生存率仍不满意肺高血压还增加了以下疾病的死亡风险,如特发性肺纤维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慢性心力衰竭,并且至今仍缺乏针对此种肺高血压的治疗手段
有关肺动脉高压最迅速、显著的进展是在其治疗领域,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证实多种药物有效,已在美国、欧洲和亚洲等陆续上市过去的15年是肺动脉高压新型治疗药物和临床试验不断创新、高速发展的历史阶段,从早期临床试验到后期药物开发和批准上市的成功率非常高这些治疗药物主要针对肺动脉高压的3条经典发病途径发挥作用,即内皮素途径、内皮功能障碍和no合成减少以及前列德纳肺动脉高压环素途径
危险因素
作者:steven m.kawut(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学院)[李静惠 译 徐希奇 校]
关键词:
如其他慢性疾病一样,肺高血压的治疗前景在于寻找某些与疗效相关的特定临床特征或生物学标记物以指导制定治疗策略个性化治疗是肿瘤新型化疗药物临床应用的重要原则,也是肺动脉高压治疗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最新一项研究显示,女性对内皮素受体拮抗剂的治疗反应优于男性,且疗效存在种族差异开展治疗药物和患者临床特征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将促进我们更接近“在恰当的时问,给特定的患者以正确的药物及合适的剂量”这一目标
近年来多项新型治疗药物包括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激动剂、酪氨酸激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和激素抑制剂等针对不肺动脉高压注意事项同靶点发挥作用,可能与经典治疗药物存在协同作用然而除肺动脉高压和慢性血栓栓塞性肺高血压外,其他类型的肺高血压仍无特异治疗的药物研究人员已开展针对有心室功能的靶向治疗研究,因为至少肺动脉高压患者的预后与基线右心室功能及其对治疗的反应性有关
尽管肺动脉高压目前仍然是一种无法治愈且病死率较高的疾病,但我们在流行病学、遗传学、病理学、发病机制和靶向药物等研究领域的迅速进展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还是有所帮助的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肺动脉高压咋回事,请及时联系我们)
随着20世纪50年代有心导管检查技术的改进及广泛应用,肺动脉高压的诊断水平明显提高,开启了肺动脉高压现代诊疗及研究的新时代早期一项入选3例年轻女性肺动脉高压患者的研究发现其平均肺动脉压和肺血管阻力明显升高,而心输出量降低早期的研究发现某些特定的心肺疾病可显著影响肺血管,不仅导致右心形态学异常,而且可导致右心输出量下降,这在当时都是革命性的
相关阅读:
-->
肺动脉高压
肺高血压最新临床实践
早期关于肺动脉高压的研究表明,肺动脉高压以年轻成年女性为主虽然不同地区患者年龄可能存在差异,但特发性肺动脉高压(ipah)仍好发于女性20世纪80年代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注册研究显示,ipah患者平均年龄36岁,其中女性患肺动脉高压病人麻醉管理者占63%近年来美国和欧洲(包括法国、西班牙和英国)陆续公布多项更大规模注册登记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ipah女性多发,比例高达60%~80%,但平均年龄较nih注册研究增加约10~20岁一项来自欧洲多中心的大规模队列研究表明ipah发病年龄显著增大,提示其流行病学特点发生了改变尽管在西方ipah发病年龄有逐渐增大的趋势,但中国的研究显示ipah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为30~39岁因此ipah的流行病学存在地区和民族差异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李丛悠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怎么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