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在哈尔滨医院心内科田野教授及韩薇教授带领下,联合先心病介入李元十医生、孙伟举医生以及心脏超声科薛凤华医生,完成了首例应用心腔内超声心动图指导的多孔房缺封堵病例并获得成功,目前我国尚未见相关病例报道。该患者的成功手术在黑龙江省尚属首例。
介入治疗是先天性心脏病一种安全有效的非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具有具有简便易行、出血少、创伤小、恢复快、不留瘢痕、不需输血等优点且手术前后处理非常简单等特点。目前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技术已经进入成熟阶,但由于介入治疗有严格的适应证限制,如果病例筛选不严或操作不当易引起各种并发症。心腔内超声心动图作为一项与心导管检查相结合的超声诊断新技术,在特制的心导管顶端安装微型超声换能器,经血管插入心腔内进行心脏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检查的超声显像,由于腔内超声阻隔少,显示直观、清晰辨等特性,可帮助医生大幅度按缩短手术时间,避免操作不当,减少手术时间及X线暴露时间,提高患者预后。在此前我院心内科已将此技术用于指导心脏电生理介入手术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次又将应用于双孔房缺封堵术患者,也取得了成功。 在本例患者双孔房缺封堵过程中,心腔内超声心动图明确的显示了缺损数量、大小、缺损间距离及解剖位置,并在腔内超声引导下首先通过小孔,并封堵,再次建立房缺轨道,通过大孔,并封堵,使得封堵按先小后大的顺序进行,有效减少了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本例患者封堵后查经胸超声,未见残余分流,释放双伞,手术成功完成。 心腔内超声心动图在黑龙江省及国内的不断推广应用,必将对我国先心病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