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教授谈慢阻肺连载四慢阻肺患者的家

时间:2018-2-22 22:14:59 来源:肺动脉高压

(接上部分)

二、增强抵抗力,改善肺功能

2.1康复锻炼护理

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表明,坚持长期的康复锻炼能提高慢阻肺患者的体力、耐力及抵抗力;改善通气功能,保持最佳的肺功能,缓解呼吸困难。康复锻炼包括全身性运动锻炼和呼吸肌功能锻炼。

2.1.1全身性运动锻炼可促进人体新陈代谢,调节各系统功能,增强和改善机体的功能。活动应从最易实现的目标开始,从易到难,循序渐进。适宜的全身性运动项目有散步、慢跑和游泳、节奏舒缓的跳舞、太极拳和气功等。

运动原则:要根据自己的年龄、肺功能及体质情况、兴趣爱好等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并且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运动量从小到大,动作从简到繁,不能急于求成,以免反受其害,任何运动项目都必须通过长期的坚持和积累才能达到明显的效果。运动时间以每天1-2次,每次30-60分钟为宜。

注意事项:饥饿状态或饱食后不宜运动;运动强度必须合适,简易判断方法为:①运动后心率达到最适宜心率(次/分)=-年龄;②运动结束后3~5分钟之内心率恢复到运动前水平表明合适,在3分钟内或10分钟以上才恢复者提示运动量偏小或过大;注意气候变化,冬季避开最冷的时段,夏季避开最热的时段;结伴锻炼,既可增加锻炼的乐趣,又能互相照应,利于安全;如有感冒发热、头晕头痛、咳嗽加剧、呼吸困难等症状或情绪特别激动或悲伤时,暂停锻炼。

2.1.2呼吸肌功能锻炼

据国内外研究报道,呼吸肌功能锻炼对缓解慢阻肺患者呼吸困难、增加吸气肌强度和耐力及患者6min步行距离效果显著,使患者的呼吸困难指数和生活质量都得到改善。具体的锻炼方法包括:缩唇式呼吸、腹式呼吸(膈式呼吸锻炼)、缩唇-腹式呼吸、全身性呼吸操。呼吸肌功能锻炼应根据病人的肺功能而订出不同的训练计划,强度以患者自觉稍累而无呼吸困难为度;理想的运动锻炼是在对患者不造成负担的情况下达到最大的运动效果。如果患者年纪大,锻炼时不强求动作一定要做到位,运动也要注意个人安全,防跌倒。

2.2长期家庭氧疗和无创通气的护理

2.2.1长期家庭氧疗的好处

反复发作的慢阻肺引起邻近小动脉炎症、管壁增厚、管腔狭窄或纤维化甚至完全闭塞,肺泡壁破坏,肺血管阻力增加,管壁张力增高刺激管壁增生,缺氧使肺动脉发生变化,形成肺动脉高压。肺动脉高压加重右心室后负荷,逐渐发展为慢性肺心病以至心力衰竭;慢阻肺所致的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可引起脑细胞、脑间质水肿等身体损害。而长期家庭氧疗可以尽量减少以上身体损害,提高慢阻肺患者的寿命,有研究证实其寿命与每天吸氧时间的长短有关;其次接受长期家庭氧疗的患者呼吸困难症状减轻,睡眠改善,心理和精神也得到改善,减少了急性加重而住院治疗的频率,减轻了医疗经济负担,从而提高生存质量;长期家庭氧疗纠正了低氧血症,改善了患者大脑的缺氧状态,纠正了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和智力下降、抑郁、烦躁等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长期家庭氧疗可以降低肺动脉压,阻止或延缓肺心病的形成和发展。

2.2.2长期家庭氧疗的方法及护理

(1)根据动脉血气分析结果,确定氧疗的指征:慢阻肺缓解期患者休息状态下、运动或睡眠时呼吸室内空气,氧分压低于或等于55mmhg或已经有肺心病、肺动脉高压、红细胞增多症的患者休息状态下呼吸室内空气,氧分压低于或等于59mmhg者是氧疗的适应症。氧疗的目标是在休息、睡眠和运动过程中维持血氧饱和度大于90%,一些慢阻肺患者急性加重经过治疗后能恢复到正常水平,则不需要再吸氧,故长期家庭氧疗的患者在1-3个月后重新找医生评估,如没达到氧疗的血气标准,则氧疗不需继续。

(2)方法及护理

①方法重度慢阻肺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二氧化碳潴留,因而主张低浓度、低流量给氧。长期家庭氧疗的患者必须坚持每天吸氧至少15小时,氧流量1-2升/分钟,氧浓度25-29%。氧浓度与流量的计算公式为:氧浓度=21+4X氧流量/分钟。患者常用的供氧类型有罐装压缩气体和制氧机,患者采用单鼻塞或双鼻塞氧气连接管或面罩给氧,面罩吸氧比较舒适,但影响说话和进食,长时间使用有二氧化碳潴留的危险,一般适合在短时间需要提高流量吸氧时使用。

②护理湿化瓶内盛1/3至1/2的蒸馏水或纯净水,条件不允许者用经过沉淀的冷开水也可以,湿化水每天更换,湿化瓶每天清洗,以防引起细菌感染,天气寒冷时使用接近体温(37度左右)的湿化水使氧气加温湿化,患者吸氧更舒适。氧气管应经常清洗或更换,保持清洁通畅,每周用75%的酒精或0.5%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用清水彻底冲洗晾干。

2.2.3纠正家庭氧疗的认识误区患者由于医学知识缺乏,常常存在有以下三个吸氧误区;

(1)发病才需要吸氧,不发病不需吸氧。正确做法是发病时需要吸氧,不发病如果体内有缺氧存在,仍然需要吸氧,才能减少发病次数和减轻发病的程度。

(2)长期吸氧成瘾。实际上氧气存在于空气之中,是人每时每刻所必需的,如果患者病情好转,缺氧状态改善,就可以不吸氧,不吸氧也不会难受的;如果病情没好转或持续恶化,吸氧状态没改善,空气中的氧气不足以满足身体需要,就必须通过吸氧来为身体补充供氧,纠正身体的缺氧状态,这时候不吸氧才会觉得难受,绝对不是吸氧上瘾了。

(3)吸氧中毒。我们每天都吸空气中的氧,也没有发生中毒,同样道理,只要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低流量(1-2升/分钟)、低浓度(25-29%)吸氧是不会发生中毒的。

2.2.4氧疗的安全防护

(1)氧气筒和制氧机周围严禁烟火氧气罐内是高压(达到个标准大气压)状态,氧气有助燃的化学性质,要做好防火、防热、防油、防震。氧气筒和制氧机至少距离火炉5米、暖气1米,氧气筒内的氧气用剩0.5Mpa(兆帕)时,必须更换不能用尽,以免灰尘进入筒内再次充氧气时发生爆炸。

(2)当吸入氧浓度高于60%(9.75升/分钟),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可能引起氧中毒、肺不张、呼吸道分泌物干燥以及呼吸抑制。故患者如果各种原因(排便、剧烈运动等)引起呼吸困难加重,可以短时间提高氧流量纠正身体缺氧状态,等呼吸困难缓解后及时调低氧流量至安全范围(1-2升/分钟)。

(中部分完)

周宇麒

医院

呼吸内科副主任

博士/副教授

为有爱的呼吸企业、用户、医生而生









































北京中科白瘕风
白癜风的发病原因

转载请注明:http://www.mosjm.com/zzzd/9931.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