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疑难病例由医院神经内科提供。
病例资料介绍
基本信息:患者女,39岁,布依族。于年4月23日入院。
主诉:反复头痛、发热6月,加重1月余。
现病史:入院前6月(-10),患者自觉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伴头痛,表现为右侧颞枕部刺痛,呈持续性,阵发性加重,伴发热,最高体温39℃,伴双侧小腿肌肉疼痛、乏力,纳差。无呕吐、视物模糊、言语障碍、饮水呛咳、吞咽困难,无肌肉跳动、肌肉萎缩、意识障碍、肢体抽搐。医院输液、打针等治疗(具体用药不详),患者头痛、发热等症状无好转。医院就诊,予以口服药物治疗(具体用药不详),患者头痛、发热有好转,自觉仍有头部胀痛、低热,间隔10余天出现双侧小腿肌肉疼痛不适。入院前2月,患者自诉淋雨后头痛较前加重,出现全头部“爆炸样”疼痛,伴咳嗽、发热,体温大于38℃,医院输液治疗后头痛、发热稍好转,仍反复头痛、低热。入院前1月余,患者再次出现头痛、发热加重,最高体温39℃,医院输液、口服药物治疗效果欠佳,医院、医院就诊,自诉完善腰椎穿刺术“未见明显异常”,颅脑MR增强+波谱提示“左侧额颞叶、右侧顶枕叶多发感染性病灶,寄生虫可能性大”,未予以药物治疗,自服“退烧药”对症处理,头痛、发热持续存在,多于午后发热,伴出汗,自觉四肢关节、腰部疼痛,双手指游走性肿胀、发木,双下肢肌肉胀痛,四肢乏力。否认吃生肉史。发病来精神差,饮食差,睡眠差,大小便正常,体重减轻约5Kg。
既往史:5月前因“左侧腰痛”医院诊断为“左肾结石”,并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术后有结石排出,偶有左侧腰痛不适。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肝炎、结核”,否认外伤史,否认输血史、血制品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
个人史:生于贵州省乌当区,在原籍长大,初中文化程度,从事教师工作,无疫区居住史,无疫水、疫源接触史,无放射物、毒物接触史,否认药物、食物接触史,无吸烟、饮酒史,无冶游史。
婚育史:已婚,19岁结婚,配偶健康状况良好,夫妻关系和睦,孕1产1,育1子。
月经史:(13岁)4-6岁/20-30岁(年4月10日),经量正常,颜色正常,无痛经,白带正常,经期规律。
家族史:母亲健在,父亲因“胃癌”去世。有1哥3姐,体健。儿子健康状况良好。家族中无传染病及遗传病,否认家族中存在类似疾病。
体格检查:体温:37.5℃,脉搏: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89/58mmHg,身高:cm,体重:42kg。全身可见皮肤色素沉着,双下肢肌肉压痛,余普通内科查体无特殊。
神经专科查体:意识清楚,精神差,言语清楚,对答切题,查体欠合作。颅神经阴性,四肢肌张力正常,四肢肌力约4级。双侧深浅感觉正常,双侧腱反射对称(++),双侧病理征阴性。颈阻可疑阳性。
辅助检查:
院外资料:(-4-3医院)颅脑MR增强+波谱:左侧额颞叶、右侧顶枕叶多发感染性病灶,寄生虫可能性大。(-4-11贵州金域医学检验中心)血液寄生虫检查:脑囊虫抗体弱阳性。
入院后资料:
血常规:WBC11.26×/L↑,NEU%78.6↑,LYM%16.2↓,EO%0.2↓,HGB95g/L↓,RBC3.64×/L,HCT31.1%↓,MCH26.1pg↓,MCHCg/L↓,余未见明显异常。
CRP:.1mg/L(0-8)↑.ESR:63.7mm/h(0-20)↑.PCT-J:0.15(0-0.25).
电解质:NA.2mmol/L,K3.44mmol/L,余未见明显异常。
凝血六项:PT14.9sec(9.4-12.5)↑,INR1.35(0.8-1.2)↑,D-二聚体0.mg/L(0-0.↑,PT百分比活动度,APTT,TT,FBG未见明显异常。
炎症标志物:IL-.1pg/ml(0-3.4)↑,TNF-α19.9pg/ml(0-8.1)↑,IL-pg/ml(<62)↑.
贫血四项:蛋白.01ng/ml(5-)↑,叶酸2ng/ml(3.1-20)↓,VB,EPO26.7.
心衰标志物+心梗标志物:B型促尿钠pg/ml,肌酸激酶同工酶、肌红蛋白、肌钙蛋白I未见明显异常。
连续3次血培养(需氧、厌氧):戈登链球菌。
甲功八项: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2.29pmol/L↓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0.94nmol/L↓,余未见明显异常。
肝炎十项:乙肝病毒表面抗体(HBsAb1).08mIU/ml↑、乙肝病毒e抗体(HBeAb1)0.43s/co↑,余未见明显异常。
肾肝功、肌酶谱、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谱、肿瘤标志物、输血前检查、结核感染T细胞干扰素、尿常规、多次大便常规+寄生虫、结核抗体、结核菌素试验、血液疟原虫、呼吸道病原体等未见明显异常。
心电图:1、窦性心律2、T波改变。
脑脊液检查:(-04-24)腰穿测初压mmH2O。脑脊液常规+生化:透明无色、白细
胞39×10^6/L↑、多核细胞33.0%、单核细胞67.0%、蛋白质0.30g/L、糖2.86mmol/L(同期指尖血糖8.3mmol/L)、氯.5mmol/L。脑脊液三种染色:未查见细菌、未查见抗酸杆菌、未查见新型隐球菌。脑脊液细胞学检查:脑脊液细胞学查见大量单核及分叶核。脑脊细菌培养:阴性。
脑电图:未见明显异常。
颅脑MRI平扫+增强扫描:左侧半卵圆中心、左侧颞叶、右侧枕叶异常信号影,寄生虫感染?其它待排,建议CT检查。
头颅螺旋CT增强成像:左侧半卵圆中心、左侧颞叶、右侧枕叶异常强化灶,考虑寄生虫感染可能;鼻中隔偏曲,双侧下鼻甲肥大。
头颈部CT血管造影:头颈部血管CTA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左侧半卵圆中心、左侧颞叶、右侧枕叶异常强化灶;鼻中隔偏曲,双侧下鼻甲肥大。
头颅CTV:未见明显异常。
MRI磁敏感成像:脑内多发异常信号,结合临床检查及增强扫描,考虑感染性病变(寄生虫感染)可能,不除外其它。
胸部CT:肺螺旋CT扫未见明显异常;肝内多发囊肿可能。
腹部CT:肝脏多发囊肿可能,上下腹部CT平扫其余未见明显异常。
双侧胫腓骨正侧位片:双侧胫腓骨骨质结构未见明显异常,其周围软组织无明显异常密度影显示,相邻骨关节未见异常发现。
经胸心脏彩超:1、左房增大;2、二尖瓣轻度狭窄,前、后瓣赘生物不除外,中度反流;3、三尖瓣轻度反流,反流压差增高,考虑有肺动脉高压。
腹部彩超:1、肝囊肿;2、胆囊充盈欠佳,胆囊息肉;3、左肾结石;4、胰、脾、右肾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未见异常。
诊疗经过:
入院后予以营养支持、维持电解质平衡、扩容、退热、脱水降低颅内压、对症等治疗,患者精神状态、头痛较前好转,仍反复发热,以夜间发热为主,体温波动在37-39℃。-4-25加用阿苯达唑片(0.4gbid*10d),-4-26加用盐酸万古霉(mgq12h),患者未再发热,头痛、四肢疼痛好转。
住院治疗第12天,患者出现言语含混、左侧上下肢无力(4级)。
住院治疗第22天,患者出现意识障碍、左侧上下肢无力加重(0级)。
讨论目的:1、诊断思路2、给出最可能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各单位代表抽签后依次发言:(未医院的PPT)
医院病例揭晓及讲座PPT,未能收集到,深表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