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医新闻我院与中日医院联合开展关注肺

时间:2018-8-27 21:11:22 来源:肺动脉高压

5月5日是第六个世界肺动脉高压日。我院移植中心、胸外科、医院肺栓塞与肺血管疾病诊治专家团队,举行了“世界肺动脉高压日”系列活动。

当日上午开展了“多学科查房”及“多学科会诊”。多学科讨论(MDT)模式是当下新兴的诊疗模式,在综合各学科意见的基础上为患者制定出个体化的最佳诊疗方案。而肺动脉高压是一类复杂的疾病,死亡率高,恰需要呼吸内科、影像科、心功能科、核医学科、胸外科、移植科等多领域的共同努力,才能使患者得到理想预后。医院的翟振国教授、刘敏主任、陶新曹主任,以及我院的郑明峰、叶书高、刘峰、周敏、吴波、卞涛、庄少侠、吴艳等专家们放弃了休息,通过一上午的查房、会诊、讨论,11名来自大江南北的各类肺动脉高压患者得到了妥善的处置或满意的释疑。

在下午举行的“肺动脉高压论坛”上,各位专家纷纷就肺动脉高压的诊疗,就各自领域的进展进行了讲解。医院翟振国教授阐述了肺动脉高压在我国的诊治现状和患者管理。在我国,很多地区的医务人员仍然对此疾病没有正确的认识,很多患者没有得到规范的诊治,肺动脉高压的诊疗之路仍然任重道远。此外,翟教授特地指出,除了医疗行为外,人文关怀在肺动脉高压的管理中也起到关键因素,对于终末期或是经济情况差的患者,医生的关怀,医生对于社会的呼吁,能给患者以慰藉和信心。刘敏主任解读了肺血管疾病的影像诊断,分析了各类肺栓塞、肺血管炎、肺动脉肉瘤的影像学特点。陶新曹主任讲解了右心导管和肺动脉造影在肺动脉高压中的应用,而这两项技术也是我院目前正积极寻求开展的。我院的陈静瑜教授展示了中国肺动脉高压患者肺移植手术治疗现状,指出符合适应征的终末期肺动脉高压患者,早期评估、早期移植,能取得理想疗效。聂晓伟研究员讲解了肺动脉高压发病机理的研究进展,指出BMPR2基因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展望了未来新药研制的可能方向。

短短的一天的系列活动结束了,但我们的前行之路还在继续。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能再次唤起医务人员及全社会对肺动脉高压疾病的重视与爱心,让患者感受到温暖,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医院-医院医联体能造福更多终末期呼吸、血管疾病患者。

此次系列活动医院与北京医院两地开展,我院陈静瑜教授5月2日至4日在北京医院参加了多学科会诊与讲课。

欢迎







































北京治疗白癜风一般多少钱啊
北京治白癜风什么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mosjm.com/yzyy/10702.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