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是一个特殊的需氧器官,每分钟约有—毫升血液供应脑。每侧颈内动脉每分钟通过约毫升血液。当颈动脉狭窄超过50%时,脑供血将受到严重影响。目前研究发现,近1/3的脑卒中与颈动脉狭窄有关。
01颈动脉狭窄为何与脑卒中密切相关?颈动脉狭窄可以导致脑部组织无法获得足够的血液,产生脑缺血症状。另外,颈动脉斑块如果生长不均匀,可碎裂而产生碎屑。这些碎屑脱落后随血流飘入脑中,可阻塞末梢血管,造成一小块脑组织缺血甚至坏死。细小的碎屑阻塞的血管较细,因而造成的脑组织缺血面积很小,甚至可以无症状。当然多数表现为短时间的头晕、行动困难、视物模糊等。
如果碎屑阻塞的血管较粗,则形成的脑部坏死组织面积较大,可导致真正的脑梗,出现卒中的各种症状,如头晕、昏厥、无力、摔倒、偏瘫、失语、偏盲、平衡障碍、认知障碍、大小便失禁、行动障碍等,严重者遗留后遗症甚至有生命危险。
少数病人颈动脉狭窄处可并发血栓形成,突然阻塞血流,或者血栓脱落阻塞远端脑部血流,造成急性脑梗,引起脑卒中。
研究表明,颈动脉狭窄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导致脑卒中:
一是减少血流。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存在,颈动脉管腔严重狭窄导致大脑不能获得足够的血供。
二是粥样斑块破裂。破裂的斑块碎片可以堵塞大脑的血管,导致脑血管的管腔闭塞,发生脑卒中。
三是血栓形成。颈动脉粥样斑块破裂导致动脉内面不光滑,机体出现修复损伤的反应,血小板会在局部聚集,颈动脉或脑血管内形成血栓,使血流变慢或是完全闭塞,导致卒中发生。
如果发现有颈动脉斑块或颈动脉狭窄,医院请医生进行风险(危险度)评估和初步诊断。
02颈动脉狭窄有哪些临床表现?大多数颈动脉狭窄可无明确的临床症状,临床表现主要与栓子或斑块脱落导致远端功能区障碍有关,和狭窄程度无直接关系,但狭窄程度越重,血栓脱落机会越多。溃疡性斑块同样容易导致临床症状。常见的临床症状如下:
慢性脑缺血:可表现为耳鸣、眩晕、头昏、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嗜睡、多梦等症状,单侧肢体麻木、无力,语言障碍,也有患者表现为精神状态异常、情绪异常等。
眼部缺血症状:表现为黑矇、视物模糊、视力下降、偏盲、复视等。
根据症状的持续时间把颈动脉狭窄引起的脑缺血分成以下四种类型:(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指突然发生的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症状持续时间多不超过24小时,发作后不遗留神经系统功能缺损。(2)可逆性神经功能缺损(RIND):类似脑卒中的神经功能障碍较轻,多在3周内完全恢复。(3)进展性卒中:指脑卒中症状逐渐发展、恶化。(4)完全性卒中:突然出现卒中症状,快速进展恶化,症状持续存在。TIA和RIND为可逆性,经积极治疗后预后较好。因此,当患者出现TIA和RIND医院就诊,以避免进展成不可逆性脑卒中。
03颈动脉狭窄如何预防及治疗?根据国外研究报道,无症状的严重颈动脉狭窄(70%)者1年内脑卒中的危险达2%~5%,伴有溃疡斑块者每年卒中率达7.5%。伴有脑卒中发作的颈动脉狭窄者,1年内卒中复发率达59%,在欧美约35%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是由颈动脉狭窄引起的。
1.因为本病最主要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大动脉炎,外伤和放射性损伤等,所以积极治疗和预防原发病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2.凡颈动脉有缺血症状且狭窄程度大于50%的患者,或无明显症状但狭窄程度大于70%的患者,以及经常性发作的患者(说明颈动脉存在有不稳定的斑块),都适合采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另外,它对“三高”患者来说也较为合适,尤其对那些斑块较多的糖尿病患者最为合适。
此外,相对于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来说,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有不少优势:一是手术区域暴露,神经外科大夫在显微镜下精细操作,可将手术处理得干净利落;二是性价比高,手术费用仅为做支架的一半左右,术后再狭窄率低。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若要施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须慎重择医,因为手术疗效、远期通畅率与手术操作及术中处理关系密切,需要医生具有高超的手术技巧和丰富的手术经验。
医院神经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