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宝友们,很高兴又和大家见面了!本期金宝给大家带来的心血管疾病是——室间隔缺损(VSD)。室间隔缺损是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可单独存在,亦可合并其他心血管畸形,在我国几乎占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一半。绝大多数是单个缺损,偶尔多个。0.5~3cm直径大小,较小的缺损边缘为纤维环,较大者多为肌组织。发绀型先心病能存活者约半数伴室间隔缺损。在最近一项例先心病的调查分析中,单纯室间隔缺损的发病率占23.1%,居第二位。今天金宝将从室间隔缺损的简介、室间隔缺损的影响因素、室间隔缺损的分类、临床表现以及室间隔缺损的诊断方法、诊断鉴别及并发症,室间隔缺损的治疗、护理等9方面给大家做出简单介绍,希望亲爱的宝友们通过阅读本篇内容能够正确了解认识室间隔缺损,科学合理的认识室间隔缺损,预防室间隔缺损。也请大家为了身边朋友的心血管健康,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而转发。
一
室间隔缺损的简介
室间隔缺损指室间隔在胚胎时期发育不全,形成异常交通,在心室水平产生左向右分流。室间隔缺损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约占先心病的20%,可单独存在,也可与其它畸形并存。缺损常在0.5~3cm,位于膜部者则较大,肌部者则较小,后者又称Roger病。缺损若<0.5cm则分流量较小,多无临床症状。缺损小者心脏大小可正常,缺损大者左心室较右心室增大明显。正常的心脏结构有左右两个心房,还有左右两个心室。正常人在两个心房中间存在完整的房间隔,两个心室中间有比较完整的室间隔。室间隔缺损是在左右心室中间的室间隔上面存在缺损。形成机制是在胚胎发育的过程当中,室间隔膜部和肌部在融合发育的过程当中,出现了缺损。在出生以后,会发生两心室中间的血流分流,造成一系列临床症状。在心脏外科,把这类先天性出生缺陷叫做室间隔缺损。因为室间隔缺损会导致诸如心脏杂音,或者左向右分流造成的生长发育迟缓,或者反复肺部感染等症状,在先心病外科门诊就诊的病人当中,占到相当大的比例。二
室间隔缺损的影响因素
1、遗传因素(20%):有先天性心室间隔缺损家族遗传史。兄弟姐妹同时患病、父母与子女同时患病的情况颇不少见了,而且其疾病性质甚为近似。若母亲所生的第一胎患病,第二胎患病的可能性为2%左右;若连续两胎皆为心室间隔缺损病者,再生的患儿可能增至10%。若母亲患有该病,第二代患病的危险性为10%。2、妊娠期疾病因素(18%):孕妇患有糖尿病而未经治疗和控制病情者,可致胎儿先天性心室间隔缺损的危险性大幅增高,如果妊娠早期病情控制稳定,则危险性下降。3、理化因素(15%):孕妇在妊娠早期接触致畸药物,如锂、苯妥英钠或类固醇等,都可导致胎儿患病率增高。妊娠早期受到放射性物质如X射线、同位素等过量照射。病毒感染。妇女在怀孕最初3个月,特别是怀孕3周-8周,如遭到病毒感染,胎儿易发生该病。4、其它因素(15%)如受孕期间,父母双方吸烟嗜酒都会诱发先天性室间隔缺损。三
室间隔缺损的分类
根据缺损的位置,可分为五种类型:1.室上嵴上缺损位于右心室流出道、室上嵴上方和主、肺动脉瓣之下,少数病例合并主、肺动脉瓣关闭不全。2.室上嵴下缺损位于室间隔膜部,此型最多见,占60%~70%。3.隔瓣后缺损位于右心室流入道,三尖瓣隔瓣后方,约占20%。4.肌部缺损位于心尖部,为肌小梁缺损,收缩期室间隔心肌收缩使缺损变小,所以左向右分流量小。5.共同心室室间隔膜部及肌部均未发育,或为多个缺损,较少见。根据其解剖位置可分为以下几种:1.流出道缺损:位于室上嵴以上肺动脉瓣下方的缺损;2.流入道缺损:位于肌隔的后部,三尖瓣隔叶的下方,靠近心尖区;3.膜部缺损:位于主动脉瓣及室上嵴下方,系最常见类型;4.左室右房通道缺损:因三尖瓣的位置较二尖瓣低,所以左室有小部分与右房相邻,该部缺损就形成左室右房通道。根据缺损大小分为以下几种:1.小型缺损:缺损直径0_5cm;2.中型缺损:直径介于0.5~lcm;3.大型缺损:直径1.0cm。四
室间隔缺损的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决定于缺损大小和心室间压差,小型缺损可无症状,一般活动不受限,生长发育不受影响。仅体检听到胸骨左缘第三、四肋间响亮的全收缩期杂音,常伴震颤,肺动脉第二音正常或稍增强。缺损大者,肺循环血流量明显增多,回流入左心房室,使左心负荷增加,左心房室增大,长期肺循环血流量增多导致肺动脉压增加,右心室收缩期负荷也增加,右心室可增大,最终进入阻塞性肺动脉高压期,可出现双向或右至左分流。患儿多生育迟缓,体重不增加,有消瘦、喂养困难、活动后乏力、气短、多汗、易患反复呼吸道感染,易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等。有时因扩张的肺动脉压迫喉返神经,引起声音嘶哑。体检心界扩大,搏动,胸骨左缘第三、四肋间可闻及Ⅲ―Ⅳ粗糙的全收缩期杂音,向四周广泛传导,可扪及收缩期震颤。若分流量大时,心尖部可有功能性舒张期杂音,肺动脉瓣第二音亢进及分裂。大型缺损伴有明显肺动脉高压时,右室压力显著升高,逆转为右向左分流,出现青紫,并逐渐加重,此时心脏杂音较轻而肺动脉第二音显著亢进。继发漏斗部肥厚时,则肺动脉第二音降低。室间隔缺损易并发支气管炎、充血性心力衰竭、肺水肿及感染性心内膜炎。20%―50%的末端部和肌部小梁部缺损有自然闭合的可能。一般发生于5岁以下,尤其是1岁内。肺动脉下或双动脉下的漏洞隔缺损很少能闭合,且易发生主动脉脱垂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于第二主动脉瓣区听到高音调舒张期杂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