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动脉导管早闭孕期要远离消炎灵

时间:2017-2-6 10:30:19 来源:肺动脉高压

盐酸苄达明(消炎灵)为非固醇类抗炎药物,可用于咽喉炎症所致的疼痛,是一种临床非处方药物。然而,该类药物还可促进胎儿动脉导管的提前收缩与早闭。来自波兰的Krzeszowski博士等人报道3例晚期妊娠孕妇因咽痛自行服用消炎灵导致胎儿动脉导管提前收缩与早闭的病例,文章发表在JUltrasoundMed.年第3期。

病例1

孕妇27岁,G1P0,孕31周5天因早产收入院。患者有消炎灵服药史。超声发现宫颈长18mm,同时伴有羊水过多。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右室扩张并室壁增厚,且右室心功能不全。心胸比0.34,三尖瓣全收期返流,返流峰速3m/s(图1A)。胎儿大脑中动脉、脐动脉及静脉导管血流频谱及搏动指数正常。动脉导管内血流加快,收缩期与舒张期峰值流速分别为2.6m/s及0.85m/s,搏动指数1.03,故考虑动脉导管提前收缩(图1B)。

图1A胎儿四腔心切面示三尖瓣全收缩期重度返流

图1B频谱多普勒示动脉导管内收缩期与舒张期血流速度加快,搏动指数降低

因胎心监护异常,遂紧急实施剖宫产术,娩出一男婴,体重g,生后1分钟及5分钟的Apgar评分9分及10分。生后超声心动图示右室肥厚及三尖瓣返流。19天后,患儿心功能恢复正常。

病例2

孕妇29岁,33周5天时常规检查疑及羊水过少及胎儿心动过速,1周前患者曾服用消炎灵治疗咽喉炎症。超声示胎儿窦性心律,心率次/分,心胸比0.33;右室肥厚并轻度扩张,收缩幅度降低;三尖瓣全收缩期返流,返流束达右房顶,返流峰速3.5m/s;二尖瓣全收缩期返流,返流峰速2.5m/s(图2)。

图2二尖瓣重度全收缩期返流频谱,返流峰值速度2.5m/s

二维超声可见动脉导管变窄、扭曲,频谱多普勒示动脉导管血流加速(收缩期流速及舒张期流速2.2m/s与0.4m/s),搏动指数降低(PI=1.8),考虑动脉导管过早收缩。遂每天随访胎儿超声心动图,2周后发现动脉导管流速下降,搏动指数增加(PI=2.4),提示导管收缩现象消失,导管血流加快(1.76m/s),三尖瓣返流峰速2.0m/s,二尖瓣返流消失。38周时分娩一男婴,体重g,1分钟Apgar评分为10分。

病例3

孕妇26岁,G1PO,34周1天因早产及咽炎入院,患者有消炎灵服药史(共3片)。超声见胎儿静脉导管血流频谱正常,心房收缩期正向a-波可见。胎儿超声心动图示右室收缩功能正常,动脉导管S形扭曲,心胸比0.33,三尖瓣及肺动脉收缩早期返流(图3)。

频谱多普勒示动脉导管血流加速(收缩期与舒张期速度2.2m/s及0.35m/s),搏动指数降低(PI=1.89)。停止服用消炎灵数天后,超声心动图示动脉导管流速正常,三尖瓣及肺动脉返流消失。39周时孕妇自然分娩一男婴,体重g,生后1分钟的Apgar评分10分。

图3肺动脉瓣膜频谱多普勒,显示舒张早期返流,峰值速度2.0m/s

作者指出,以上3个病例表明,孕妇在晚孕期服用消炎灵可引起动脉导管提前收缩或早闭,从而使得右室搏出减少,卵圆孔至左心血流增加,导致左室输出量增加,左室及二尖瓣环扩张,最终乳头肌功能不全。

胎儿动脉导管收缩与早闭的典型表现包括右室肥厚、右心扩张、三尖瓣及肺动脉瓣返流及功能性的肺动脉闭锁;超声诊断标准包括左右心室扩大、三尖瓣膜返流、右室缩短分数或射血力量下降、动脉导管呈「沙漏样」且搏动指数PI1.9。

有文献报道,孕27周之前很少发生动脉导管收缩,但随着孕周增加,尤其是孕31周以后,发生导管收缩的风险随之增加,其严重程度除了与孕周有关外,还与药物的使用剂量及时间长短有关。停药后,此病理过程可逆转(停药24~48小时后,动脉导管收缩的表现即可消失)。作者指出,消炎灵的一次服用量足以引起动脉导管收缩(如病例3)。

作者最后指出,尽管盐酸苄达明(消炎灵)普遍用于咽喉炎等疾病,但基于上述3病例,作者强烈建议晚孕期禁用本药或其它非类固醇镇痛剂。至于出现动脉导管收缩后胎儿的分娩时机问题,则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编辑:高瑞秋

点击超声时间菜单栏,更多精彩









































北京医院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北京公立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mosjm.com/yzyy/5636.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