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年12月第17卷第12期
01胎儿娩出后羊水栓塞发病者的典型临床表现是产后出血。本文通过作者成功抢救3例羊水栓塞患者的体会,对照产后出血的临床症状,结合产妇外周血涂片,提出了羊水栓塞识别要点。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年至年分娩总数例,并发产后出血者50例占4.1%。其中胎盘因素(胎盘粘连、残留、前置及巨大胎盘)28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7例,宫缩乏力5例,剖宫产子宫切口裂伤2例,宫颈裂伤、阴道壁血肿各2例,不全子宫破裂1例,羊水栓塞3例。将上述50例设为观察组。以年8月至年10月分娩的无产后出血者例为对照组,其中阴道分娩78例,剖宫产22例。两组孕期为周,年龄22~35岁,产妇均身体健康,排除妊娠合并内科疾病和传染病者。
1.2方法
于胎盘娩出后20分钟内,抽取产妇的肘静脉或足静脉血液5ml,置试管内(不加抗凝剂)离心r/min10分钟,分别取上清液和底部沉淀物,各制2张片,姬瑞式染色,待片干后镜检找羊水成形物,如发现鳞状上皮细胞、毳毛、粘液等为外周血涂片阳性,否则为阴性。
对产后出血组的产妇,进行早期症状的临床差异比较,突出了羊水栓塞的临床特点(见表1)。
02
2结果
2.1两组外周血涂片结果
产后出血组中阴道分娩36例,其中血液涂片阳性1例;剖宫产14例,其中血液涂片阳性2例,此3例血涂片找到上皮细胞、毳毛、粘液等羊水成形物。无产后出血组阴道分娩78例,剖宫产22例,血液涂片均阴性。
2.2产后出血组中羊水栓塞的识别
50例产妇的共同表现为产后出血,对其早期临床表现进行比较,羊水栓塞有其特点(见表1)。
03
3讨论
临床上各种原因导致的产后出血,唯羊水栓塞者最严重、最急骤、最难控制。如何从产后出血的早期症状中识别出羊水栓塞极为重要。
3.1顽固性宫缩乏力
羊水栓塞所致的产后顽固性宫缩乏力发生时间早,约在胎儿及附属物排出数分钟内,甚至即刻发生,对大剂量缩宫素无反应(有人提出产后用缩宫素60IU无效时应高度怀疑羊水栓塞),物理刺激子宫、结扎子宫动脉不能奏效,子宫成胶袋样,收缩乏力大出血。
3.2过敏性休克
本组3例羊水栓塞者在失血~ml时,均出现了严重休克,血压6.0/8.0Pa,心率/min,烦躁不安,类似过敏性休克。出血量与休克程度不一致是羊水栓塞具有的又一临床特点,也是与其它类型产后出血的根本区别年3月Locsmith根据大量病例研究,提出羊水栓塞的病理生理学和血液学改变非常相似于脓毒性休克和过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因此,早期应用大剂量皮质激素抗过敏治疗至关重要。我们在抢救3例羊水栓塞患者时,发现在顽固性宫缩乏力、休克的同时,予以大剂量皮质激素治疗则完全控制了病情的恶化,并遏制了DIC的发展。
3.3心肺功能障碍
产后羊水栓塞患者均可出现轻重不等的心肺功能障碍。本组2例剖宫产并发羊水栓塞者,休克同时,均出现胸闷、烦躁、呼吸困难症状,历时23分钟。经加压吸氧、抗过敏、抗休克治疗即刻缓解。3例产后24小时内均闻及肺底湿罗音。1例未切除子宫(宫腔填塞纱布),产后3天拍胸片,尚显示肺动脉高压征象,肺底湿罗音第5天消失。另2例及时切除子宫,双下肺湿罗音持续30余小时消失,有1例频发房早,偶发室早,持续3天左右。产后出血并心肺功能障碍是羊水栓塞与其它类型产后出血区别的又一显著特征。
3.4子宫出血有明显的高凝阶段
本组3例羊水栓塞患者,在顽固性宫缩乏力、子宫出血的同时,发现子宫出血即刻凝固现象,静脉输液针头频频堵塞,试管法凝血时间在23分钟左右。此时除血浆纤维蛋白含量略低外,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3P试验尚能在正常范围。羊水栓塞的高凝期持续时间短,及时给予适当剂量的肝素,阻断凝血过程,防止血小板凝血因子的消耗非常必要。
3.5外周血涂片能发现羊水成形物
本组3例羊水栓塞患者的外周静脉血涂片均发现羊水成形物。而其余47例其它原因所致产后出血者和例无产后出血的产妇外周血均未发现羊水成形物。外周血涂片与查找羊水成形物,是一种简单可靠的辅助诊断方法,对产后出血与羊水栓塞的鉴别有重要临床价值。
内容编辑:陈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