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大家在阅读文章前,请花两分钟看看视频吧
一份公益,一份感动
男,27岁,发现左颈部包块两月余。
颈内外动脉分叉处富血供肿物
最后诊断:
颈动脉体瘤
女,53岁,下肢无力,感觉异常,步态不稳。
影像特点:矢状位T2WI(A图)和矢状位T1WI(B图)显示在胸椎后背部椎管内硬膜外占位,呈短T1长T2异常信号,其内信号欠均质。T1WI压脂序列(C图)上述病变呈低信号。注入对比剂后,轴位T1WI压脂序列(D图)呈明显不均质强化。
病理结果:
椎管内硬膜外血管脂肪瘤
椎管内血管脂肪瘤是一种少见,良性,非浸润性肿瘤,占椎管内所有肿瘤的1%,椎管内硬膜外肿瘤的2%~3%。椎管内血管脂肪瘤包含成熟脂肪成分和增生血管,和这些肿瘤被认为是介于血管瘤与脂肪瘤之间的肿瘤体。
此案例是一种浸润性血管脂肪瘤亚型,非常罕见。病变常累及四肢,可浸润到周围组织,如骨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和纤维组织。椎管浸润性血管脂肪瘤最常见于胸椎腹部的位置。
临床表现:
患者表现为背痛,进展性步态不稳,下肢感觉异常,轻瘫。
诊断要点:
椎管内硬膜外病变,欠均质,T1WI呈高信号,T2WI呈混杂信号,以高信号为主;
压脂序列对病变诊断很关键;
注入对比剂后呈不均质强化。
鉴别诊断:
脂肪增生症,注入对比剂后不强化;
转移瘤,无脂肪成分,常浸润骨组织和软组织;
淋巴瘤,无脂肪信号,呈均质强化,常见骨组织和软组织浸润;
神经源性肿瘤,常常边界清楚,极少仅位于后背部椎管内硬膜外。
治疗:手术切除。
青年女性,肢体畸形。
最后诊断:
干骺端发育异常(Pyle病)
Pyle氏病又称家族性干骺端形成障碍,对称性长骨扩展症。本病于年由Pyle氏最先报导,至今仍为所有骨骼发育不良疾病中最少见的一种。
别名:
①颅骨一千骺端发育异常综合征;②骨骺发育不全综合征;③骨性狮面病;④家族性骨骼发育不良;⑤家族性骨干骺端发育昇常;⑥Bakwin-Kida综合征
概要:
一种少见的骨发育不良病。年Pye报道本病,主要特征为四肢长骨畸形、骨骺区变宽及颅骨畸形。男女均可罹及,婴幼儿早期发病,有家族性,是一种少见的骨发育不良病。
病因病理:
病因不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也曾有显性遗传的报道。由于继发的骨海绵质不能吸收及改造,导致骨骺外翻。长骨干骺端呈“锥形瓶”样,骨密度降低。镜下颅骨骨质致密。无破骨细胞。哈弗氏管扩大,板障消失。
眼部特征:两眼分离过远,眼球震颤,眼球突出,视乳头水肿,视神经萎缩,视神经管狭窄
全身特征
1.长骨干骺末端呈八字形或长颈羝样外翻,颅骨表现为颅底部明显增厚及密度增高的骨性狮面状外观,副鼻窦及乳突无气室腔形成
2.头大,面肌麻痹,鼻梁宽而平,听力减退,出牙迟缓。
3.进行性头痛,呕吐,应激性增高,表情呆滞,运动发育迟缓
治疗:对症处理,必要时神经外科减压,预后差
男性,65岁,右胸痛、呼吸困难3天,咳嗽、深呼吸及改变体位后明显,休息不缓解。
CT平扫:右肺上叶胸膜下、右肺下叶胸膜下渗出性病变,右肺中叶斜裂下磨玻璃密度影,右肺中叶小结节高密度影;肺动脉稍增宽,右肺门较左肺门增大。
肺动脉CTA:左右肺动脉干及右肺动脉各级分支内巨大充盈缺损,分叶状,呈子弹头样突向近端肺动脉,几乎占据整个管腔并向下延伸至亚段肺动脉,管壁欠光整;矢状位示肺动脉残腔呈新月状;右肺中叶外侧段楔形高密度渗出,考虑肺梗死。
心动超声:主肺动脉右侧壁可见30mm×17mm团块样回声,边界欠规整,有蒂附着于右侧壁,随心动周期摆动,舒张期光团状回声部分通过肺动脉瓣口进入右室流出道、伸展变长,收缩期回到主肺动脉内形态复原。肺动脉高压(收缩压51mmHg)。心动超声的结果显然不支持血栓。
术后病理:
「肺动脉」多形性平滑肌肉瘤
肺动脉肉瘤(PulmonaryArteryS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