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圈外人
一说起手术室
就有点紧张兮兮
说不害怕都是假le
更别说让你真正躺在手术台上
那还不得吓得脚趾姆儿都要扣紧
掰都掰不开
莫怕
今天
就跟着小编一起去
介入手术室
看看心内科团队的
一台半岁幼儿
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
监制:杜潇统筹:李进剪辑:医院/医院医院出品近日,医院心血管内科为一名半岁患儿实施了先心手术(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据了解,该手术目前在川西区域是最小年纪的先心手术。
患儿档案彩超检查报告1月12日,一名年仅6月的疑似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幼女紧急入院,心血管内科陈元国主治医师接待了他们。
入院后,陈元国发现患儿心脏杂音非常明显,后经心脏彩超检查,提示患儿存在先天性心脏病,心脏较同龄儿明显扩大,且出现了肺动脉增粗和肺动脉高压,有左心室超负荷表现,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必须尽快手术。
制定方案讨论手术方案经过询问家属,陈元国了解到,女医院求医,都建议尽快给孩子手术,但目前川内能做半岁幼医院寥寥无几,所以迟迟没有进行手术。考虑到孩子年龄小,手术风险较高,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性也更高。“无论是在雅安范围内,还是全省范围内,甚至是全国范围内,患儿年龄越小,进行先心手术的风险越高。”陈元国介绍,经过完善术前的评估,患儿符合介入手术指征。因孩子的情况十分复杂,科主任张海波及主治医师陈元国联系儿科、麻醉科、超声科等科室进行多学科讨论,最终医护团队决定对这名女孩实施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在征得患儿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手术正式实施。手术当日陈元国及张海波正在手术中1月13日,手术正式开始,由陈元国主刀,张海波协助。
与以往不同的是,该患儿年龄太小,刚满6个月,体重仅有7kg。介入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心脏破裂,心脏健索断裂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患儿直接死亡。术前,陈元国通知介入室准备好所有可能用到的材料及药物,同时为检查手术效果还协调了超声科主治医师刘艳午在介入室等待。
成功安装封堵器术中,大家因担心孩子术中受凉感冒,手术室空调全程均保持在26℃。
因介入治疗存在一定的辐射,医护人员全程需穿上十几公斤的铅衣(重防护服),还要全神贯注手术,一场手术下来早已是精疲力尽。同时为了保护患儿,医生还尽量减少射线剂量,尽最大可能缩短射线暴露时间。
陈元国不敢放过任何细节,任何动作都比平时更加仔细。张海波在进行血管穿刺时,因为孩子的血管比成人细小很多,穿刺使用的导丝、导管都选用的最细的材料,陈元国在安放封堵器时也格外得细致。
术中心脏彩超检查
手术过程中,医护团队克服了患儿血管条件差、患儿动脉导管缺口封堵不易操作等难题,最终顺利将封堵器安放到位,术中超声科刘艳午即时进行检查心脏彩超,没有发现肺动脉、主动脉狭窄等并发症,心脏确认无杂音,封堵成功。经历2个小时,手术顺利完成,术中女孩出血不超过5ml。当手术结束的时,脱下十几公斤重的铅衣后,陈元国已是汗流浃背。顺利下台手术成功告知家属术后,陈元国还亲自将孩子护送到儿科病房,并向家属交代注意事项。14日,陈元国与心内科护士长雷敏到儿科查房,患儿术后无并发症、未感冒,恢复情况较好,陈元国这才放下心来。术后查房在整个救治过程中,心内科、儿科、麻醉科、超声科等多个科室密切合作。
年6月起,心血管内科常规开展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介入治疗,成效显著。雅安及周边地区先心患儿“不出远门”,就能有一流的医疗能力,解决疾患问题。
医护团队心血管内科:张海波(主任医师)陈元国(主治医师)雷敏(副主任护师)丁一宴(主管护师)张玉梅(主管护师)儿科:邹永蓉(主任医师)邬萍(主任医师)李逍(医师)麻醉科:曾东(副主任医师)冉鑫(医师)超声科:刘艳午(主治医师)介入室护士:苟全霞(副主任护师)陈琳(主管护师)廖群(主管护师)科普时间最后
请动动你的手指姆儿
转给需要的人
来源:医院心血管内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