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连挂号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93/
心医史话
Chapter8黛玉“心病”(下)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上回说到,林妹妹应当是一位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然而前人所说房间隔/室间隔缺损的诊断恐不成立。
房缺或室缺主要表现为右心衰竭,而非左心衰竭。临床表现虽有劳累性呼吸困难,但不会有端坐呼吸、夜间阵发呼吸困难、急性肺水肿等左心衰竭的症状,晚期才会出现右心衰竭,即双下肢水肿,颈静脉充盈甚至怒张的体征。如此一来,大损林妹妹美女形象。然而右心衰竭的相关症状,在文中却无任何蛛丝马迹,实属怪哉。
故经过整理资料,分析推理,可知黛玉很早就有左心衰竭,根据现代医学的知识,可以得出结论,林妹妹所患不是房缺或者室缺,而是动脉导管未闭。
动脉导管,是连接左肺动脉与主动脉弓之间的管道。在胎儿时期,因为肺呈萎陷状态,肺血管的阻力较高,由右心室排至肺动脉的血液,绝大多数通过动脉导管转入主动脉。
出生后,肺随着呼吸而膨胀,相当于撑起的气球,肺循环中的血管阻力大大下降,右心室排出的血液因此能够进入肺。当肺循环开始正常运作,血液中的氧气含量增加,动脉导管便会收缩,呈“生理”上的闭合。由于这种生理闭合,以及肺膨胀后导管的相对位置发生了改变,导管中的纤维增生,逐渐形成“组织学”上的闭合,完全闭死成为动脉韧带。这一过程,一般在出生后1年内完成。若到1周岁导管仍开放,那么以后就很难自行闭合了,这就是先天性心脏病的一种——“动脉导管未闭”。红楼第三回中,黛玉初进贾府时说道:“我自来是如此,从会吃饮食时便吃药,到今日未断”,点明了发病时间,“会吃饮食时”,一般就是1岁左右。
动脉导管未闭,产生主动脉向肺动脉的、左心系统向右心系统的血液分流,肺动脉同时接受右心室排出的和经动脉导管分流来的血液,从肺静脉回至左心室的血量随之增加,导致左心室负荷加重,左心室扩大、肥厚以至功能衰竭。所以动脉导管未闭的心衰自左心衰竭而起,会一步步从劳累性呼吸困难,发展到夜间阵发呼吸困难、端坐呼吸,进而到急性肺水肿,丝丝入扣,正合林妹妹的病情。
至于后期,因肺动脉高压,不断加重右心室负担,出现左、右心室合并肥大,晚期也会出现右心衰竭。美女形象将会因右心衰的各种体征,如水肿、颈静脉怒张、杵状指等而遭到毁灭性破坏。然而这一切都来不及发生,因为黛玉遭到严重心理打击,诱发心衰急性加重;同时,黛玉有意自戕:第八十九回,《人亡物在公子填词,蛇影杯弓颦卿绝粒》,“黛玉立定主意,自此已后,有意糟踏身子”,“被也不盖,衣也不添”,趁紫鹃不在就蹬被窝,茶饭不进,更不吃药。一个心衰的病人,哪里经得起这样的折腾,可怜颦儿,勉强坚持到宝玉与宝钗成婚之时,便香消玉殒,随花而逝。
最终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高压,慢性心力衰竭(D期),心功能Ⅳ级
参考文献:
《林黛玉究竟得的什么病:四大名著医话》同心出版社《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我们给黛玉看了场病(不是肺结核)》孔令秋[注:已拥有图片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