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MedSci
患者男,23岁,急性发作性呼吸困难1天(年6月),不伴咳嗽、发热、感染症状、端坐呼吸、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胸痛或心悸。
3年前患者诊断为血管炎,伴鼻窦炎肉芽肿、上肢缺血、肾损害等表现。肾活检显示局灶性坏死性肾小球肾炎;血液样本测试显示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和抗PR3抗体。
高剂量的泼尼松龙和环磷酰胺进行初始治疗后,患者的疾病在临床上和免疫学上均得到缓解;此后咪唑硫嘌呤持续治疗2年。当患者急诊就诊时,每日口服强的松5mg。
查体:窦性心动过速(次/分)。余无异常。
辅助检查:白细胞计数升高(16?×?/L),主要是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11mg/L)和红细胞沉降率(38mm/h)轻度升高。电解质、肾功能、肝功能、胸片均正常。
CT肺动脉造影:大量心包积液邻接严重狭窄的左肺动脉,无管腔内可见肺动脉病变或外在压缩的原因。肺实质正常。床边超声心动图:大量心包积液(最宽度达2cm)。除了二尖瓣流入约50%的呼吸变化,没有填塞特征。肺动脉主干的峰值速度(连续波多普勒3m/s)有流量加速。
心脏磁共振成像:明显的血管壁增厚,导致远端主肺动脉和右近端肺动脉交界处狭窄,以及更严重的左肺动脉近端狭窄。
在没有动脉内阻塞和外压的情况下存在心包积液,伴心外膜突出。右和左肺动脉的血流加速,峰值速度分别为3.5米/秒和2.8米/秒。
据此患者初步诊断为:以肺动脉受损为主要表现的复发性肉芽肿性血管炎。
尿沉渣分析显示颗粒、红细胞和蛋白管型;血液测试表明ANCA阳性和抗PR3抗体阳性;证明了该诊断。颈动脉和肾动脉的双重超声没有发现额外的大血管受累的证据。
开始静脉注射甲基强的松龙和一个剂量的利妥昔单抗进行治疗。病人的呼吸困难明显改善,治疗1周后出院,每日服用强的松50mg,1个月后重复一个剂量的利妥昔单抗。
2个月后复查心脏MRI,先前的肺动脉狭窄几乎完全缓解,在分叉处可见最小的残余血管壁增厚,以及一个小的残余心包积液。
最近的一次随访中(年12月),患者的强的松剂量已改为每日5mg,他没有残留症状。
本例患者以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临床上面对呼吸困难需要进行广泛的鉴别诊断,包括大气道受累、肺实质病变、肺动脉高压、心肌炎导致心力衰竭等。而本案例可以提醒大家不要忽视了呼吸困难时肺动脉狭窄的可能,尤其是CT显示肺实质正常的时候。对于这类患者,可以通过MRI进行排除诊断。
对于不明原因的近端肺动脉狭窄、壁增厚的患者因考虑到潜在的小血管炎的可能,正如本例患者。此外还应及时评估和识别多器官是否有受累,包括包括肺动脉狭窄的终末器官受累。在这种情况下的治疗,应立即启动有针对性的免疫抑制治疗。
点击“阅读原文”白癜风好了应该要注意什么白癜风的治疗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