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我们,请加入“乐天族”在这里,读懂医学和健康!核心提示年的河南最美护士都是谁?她们为何称得上“最美”?我们为她们总结了“五层历练”,大家看看容易不容易!
文图‖医药卫生报记者常娟文晓欢
注:部分图片医药卫生报记者杨冬冬
5月12日晚,年河南最美护士揭晓了。她们是——温情之美: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士王旭传承之美:医院神经内科护士长王爱霞抚慰之美:医院普外科主管护师张媛博爱之美:医院小儿心脏外科护士长张金枝创新之美: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士长王琨担当之美:河南医院医院急诊科护士长杨艳莉责任之美: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高杰生命之美:医院胸科护士长田文芳坚守之美:医院重症手足口病病区护士长吴春芳微笑之美:医院外科护士长张艳团队之美:医院新生儿诊疗中心护士(集体)翻看资料,她们来自省、市、医院的儿科、重症监护室、急诊等各个岗位,平均工作年龄10年以上。她们都拥有“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杀得了疾病,翻得了围墙,开得起玩笑,理得了纷争,管得好质量”的“十八般”武艺。“河南最美护士”评选活动颁奖典礼现场这一晚,她们就是最美护士中的代表。可你知道,为什么她们“最美”吗?第一层历练没有金刚钻,谁敢揽瓷器活“职场菜鸟”逆袭成为护理“王队”没有生过孩子,却在熟练照料新生儿方面完美逆袭,被病区孩子亲切地称为“王妈妈”,被同事敬称“王队”,王旭咋做到的?练习静脉穿刺,她一遍遍感知血管;为了让患儿更舒服些,她找来模型娃娃,一遍遍练习换尿片;为了让孩子能吃得更好,她反复练习怎样托身体,想办法训练孩子的吮吸力……练习造就技艺炉火纯青,在河南省人民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多个日日夜夜,多个体重低于1克的极低体重儿、多个早产儿,在她的护理下获得新生。只有练习不行,王旭还赴上海进修。学成归来后,她与护士长共同制定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及各项护理规范与流程,包括早产儿及极低体重儿护理操作及流程、新生儿危重症转运急救护理措施与流程等。该制度在科室内广泛应用,并在全省推广。年4月,在参与抢救、护理一名胎龄25周、体重仅有克的“袖珍男婴”中,王旭创新使用“三明治”导管固定法,使新生儿发展性照护、“鸟巢”式护理、高频呼吸机使用等一系列新业务、新技术成功开展,大大提升了急危重症早产儿的救治水平。如此一步步逆袭,她从职场菜鸟变成了患儿的“王妈妈”,被同事尊敬为“王队”。最年轻护士长如何力挽狂澜干的好好的护士长忽然“不辞而别”,科室近80名护理人员一下子失去了领头人。27岁的她临危受命,如何带领90后占一半的护理人员,打理科室,力挽狂澜?高杰是医院最年轻的护士长,坚守在最能体现技术能力的重症医学科。年纪轻轻承担大任,她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工作上。每天早上7医院,晚上8点才回家,日均工作12个小时。对高杰来说,节假日根本不存在,而且婚期一拖再拖,生孩子都拖到了32岁。怀孕时她仍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直到羊水破裂才住进产房。作为护士长,白天,高杰在监护区把好安全关,解决疑难问题,抓学习、抓带教、抓管理;晚上下班前,她还要一一检查患者的各种管路固定是否稳妥、约束带是否到位、病情是否平稳。对于重症患者中的“重点”,她还会逐个检查患者的每项指标、各种监护参数,听诊呼吸音、触诊腹部、观察体位是否有利于康复等……年3月,医院重症监护室住进一位肾移植患者。该患者公斤,4名护士才能搬动,高杰精选一组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守护。翻身、拍背、吸痰,行口腔护理、灌肠、肢体功能锻炼、床上擦浴等不必说,碰到患者大便干结,高杰还为其掏出粪便。长期卧床,患者闹脾气,高杰查资料、做试验,最终制作出床头角度仪,参照操作,将床头抬高到30~45度,使患者保持舒适体位,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舒心地笑了。类似小发明不计胜数,高杰曾荣获郑州市“巾帼建功”标兵、“最受网友喜爱护士”。除了王旭、高杰,10位最美护士大多发表专著、论文。比如,田文芳先后在国家、省级杂志上发表论文十几篇,多项研究成果通过省级鉴定并获奖;编撰出版《肿瘤并发症护理》等两本肿瘤护理专著;参与制定胸外科疾病护理常规、食管癌综合治疗病情观察规范等。王锟创建了新生儿PICC 灾难来袭她们总是主动请缨年,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肆虐,吴春芳几乎“消失了”。不回家住,很少给家人打电话,接家人电话时,也是匆匆忙忙几句话,称外出学习忙。与此同时,“消失”的还有田文芳。田文芳将年幼的孩子托付给丈夫,告别父母,来到安阳县瓦店乡,一待就是20多天。张金枝、杨艳莉也是,接打电话都很少、连着几天不回家。尽管她们医院,但家人的担心却是相通的,她们到底去哪儿了?医院同事才知道,她们都在抗击非典一线。吴春芳主动请战,到发热门诊工作。由于怕家人担心,她谎称外出学习;在安阳县瓦店乡20多天时间里,田文芳冒着生命危险到一线,测量体温检查隔离人群人次;张金枝当年也是主动请缨,要求进入非典病区工作,被医院任命为代理非典病区护士长。为了隔离的需要,她们穿三层密不透风的隔离衣,戴口罩、头套、护目镜,只要一穿上衣服,就会全身湿透,一天下来几乎虚脱。但是,她们一个个儿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不过,没过多久,似乎商量好似的,她们又集体“离家远行”。年汶川地震后,漯河市做出了援建灾区的决定。吴春芳随援建队伍到绵阳市睢水镇参加救援。在这支近人的队伍中,吴春芳是仅有的两名女性之一。几乎同一时刻,作为党员的田文芳也踊跃报名,成为安阳市卫生局汶川地震救护队中的一员。当年,正在监护室上班的杨艳莉,一阵眩晕,得知是地震时,她第一个跑到使用呼吸机的患者跟前,确保患者安全,第二日就请缨参加洛阳市抗震救护队前往成都转运伤病员。仅粗略统计,在灾区的35天里,吴春芳共经历余震20多次,其中有5次震级达3级以上。田文芳和杨艳莉在灾区也经历了重重磨难。杨艳莉的担当还体现在一起又一起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面前:新安矿难、手足口病、中硅高科毒气泄漏、郭寨油罐车爆炸……每次她都临危赴难,坚守一线,救护伤病员!编辑‖胡晓军医护的精神家园你我的健康加油站医护名家的成长密码成长之路的酸甜苦辣医护生涯的广阔视窗医护情感的交流平台医药卫生报新闻中心出品ID:乐天族(letianzu)赞赏
人赞赏
治好白癜风多少钱白癜风治疗医院